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群  李佳轩  吴鹏  杜春国 《聚酯工业》2013,26(3):13-15,58
介绍了目前PET纤维着色技术的主要方法,常规成纤着色法和纺前原液着色法。常规成纤着色包括: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载体染色、偶氮染料染色、改性染色法。纺前原液着色包括:原液全量着色法、原液母体着色法、溶剂载体纺前原液着色法。  相似文献   

2.
《合成纤维工业》2017,(6):12-16
选用UV-1577作为抗紫外老化剂,与特性黏数为0.98 d L/g的高黏聚酯(PET)切片共混,采用共混添加的方法得到抗紫外老化PET功能母粒,再与高黏PET切片进行共混纺丝,通过低速纺丝、多倍拉伸制备了抗紫外老化高强PET纤维。结果表明:UV-1577对高黏PET的共混和纺丝过程不会造成影响,随着UV-1577的加入,高黏PET非牛顿指数降低;当UV-1577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体系熔融温度从248℃上升到252℃,终止结晶温度从178℃上升到200℃;经过300 h人工氙灯加速老化,添加UV-1577改性高强PET纤维的端羧基指数变化程度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其中UV-1577质量分数5.0%的高强PET纤维强度保持率达到95.6%。  相似文献   

3.
用Brabenderr转矩流变仪测试和表征R-666钛白粉和R-FC5钛白粉的加工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当钛白粉的含量为60%时,Hunsman的R-FC5钛白粉具有更低的最高扭矩、平衡扭矩和平衡时间,加工性能更好;但是随着钛白粉母粒中钛白粉含量的增高,国产R-666钛白粉和Hunsman的R-FC5的加工性能差异减小,钛白粉含量增加到80%时,国产钛白粉R-666具有更低的最大扭矩,且更早达到平衡,更适合制备高浓度白母粒。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先以石墨烯粉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挤出制备石墨烯母粒,再以石墨烯母粒和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备石墨烯改性PET纤维,研究了石墨烯粉体在石墨烯母粒中的过滤性,以及石墨烯添加量对改性PET纤维的机械性能、取向度以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粉体在母粒中质量分数为5.0%时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石墨烯的引入会降低PET纤维的强度,但随着石墨烯粉体添加量的增加,可以增强改性PET纤维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以提高纤维的整体取向性和抗静电性能,且拉伸倍数的增加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改性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在石墨烯粉体质量分数为1.0%、纤维经3.8倍拉伸时,石墨烯改性PET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6.2%,取向因子为0.92,体积比电阻为3.29×10~7Ω·cm。  相似文献   

5.
将含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母粒添加到常规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中,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在研究TiO2对高黏PET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工业化试验,试验中针对性地调整纺丝工艺,制得了不同TiO2含量的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并对其结构和...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聚酯纤维原液着色的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采用色母粒法和色浆法生产;色母粒法加入方式有色母粒与切片混合法和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法;色浆法是将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溶剂等混合,以液态色浆形式添加生产原液着色纤维的方法,主要在聚合和纺丝过程中添加;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应用在服装、家用、产业用、装饰面料等领域;与常规聚酯纤维染色法相比,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产品颜色均匀、色牢度好等优点;研究高品质色母粒的制备和添加技术以及开发分散性能好的色浆是未来原液着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体直纺计量泵前注射添加功能母粒和色母粒,解决了在高黏度和高压下母粒熔体与PET熔体混合均匀难度大的问题,实现PET熔体与母粒熔体高效分散、匀化。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钛白粉、荧光增白剂及用量对PET白色母粒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白粉中铁含量影响PET母粒的白度;不同荧光增白剂对PET母粒的增白效果不同,KSN增白效果较OB和OB-1更好;荧光增白剂KSN含量越高,增白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在纺制普通涤纶FDY的基础上,采用共混纺丝的方法将结晶过的母粒加入到PET中,纺制出带色、并具有耐高温、抗日晒、色牢度性能强的纤维。对干燥工艺、纺丝温度、上油、侧吹风、组件砂配比、卷绕等工艺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要综述了具有阻燃、抗紫外、导电、抗菌及远红外功能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功能母粒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功能母粒的制备过程、功能助剂改性方法、设计构筑及功能性评价。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PET功能母粒的改性高效性、热稳定性、共混相容性及成纤可纺性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11.
PET/纳米TiO2抗紫外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金红石型TiO2添加至聚合反应体系中进行原位聚合,得到PET/纳米TiO2复合材料,通过透射 电镜(T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研究了纳米TiO2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将复合材料纺制成纤维, 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抗紫外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金红石型TiO2在基体中分散较均匀,TiO2质量分数为 1%时,基本呈纳米尺寸分散;PET/纳米TiO2纤维中含1%TiO2时,断裂强度较纯PET纤维下降6%左右,断 裂伸长率、结晶度也有所下降。织物对UVA,UVB波段的紫外线具有优异的屏蔽效果,抗紫外因子(UPF 值)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钛白粉表面改性处理可实现钛白粉表面由亲水性改变为亲油疏水性,最终得到了一种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中分散稳定的钛白粉。采用单一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改性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方式等因素对改性钛白粉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将表面处理后的钛白粉加工成PET母粒,对母粒进行过滤压力值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蠕动泵滴加的方式,加入质量分数为3%钛白粉的硬脂酸,反应时间20 min,最终可以得到分散性较好的钛白粉,且质量分数为3%硬脂酸改性钛白粉对PET基材的老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云母、氧化铝、氧化锌制成纳米复合粉体,以聚酯(PET)为载体制成凉感母粒,将凉感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熔纺,开发含有无机纳米粉体的凉感纤维。对凉感母粒的制备、凉爽型聚酯切片的干燥、纺丝、后拉伸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专用于制备抗菌合成纤维的抗菌塑料母粒,采用含银共容组合物与高熔融指数的高分子树脂捏合,然后再与载体树脂共混,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切粒。采用本母粒与PET树脂混合,制备了抗菌性能良好的涤纶纤维。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筛、分散剂、偶联剂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备分子筛改性PET纤维,讨论了分子筛的处理和加入方法等对改性PET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粒法纺丝比直接法纺丝好;对于分子筛与分散剂的混合,熔融法好于溶液法。当纤维中分子筛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PET纤维上染率提高2.45倍,加入适量的偶联剂后,其断裂强度较PET纤维提高约4%,上染率达到79.09%,分子筛在PET基体中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16.
以无卤阻燃剂为改性剂、大有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切片为基体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母粒,并将其与半消光PET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得到阻燃PET预取向丝(POY),再经加弹得到阻燃PET拉伸变形丝(DTY),探究了加工工艺对阻燃母粒制备的影响,评价了阻燃母粒的物性指标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阻燃母粒添加量对纤维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母粒的较佳制备工艺为阻燃剂质量分数40%、熔体温度265℃、螺杆转速200 r/min、切粒机转速35 Hz;阻燃剂在PET基体中均匀分散,加入后不影响PET切片的特性黏数和熔点等物性指标,且提高了PET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6%~12%时,制备的阻燃PET POY的力学性能与常规PET POY接近;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阻燃PET DTY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达31.8%。  相似文献   

17.
《合成纤维工业》2017,(5):33-37
将质量分数为35%的十八烷吸附到凹凸棒土中制得复合相变材料,然后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按质量比1∶9共混制得共混母粒,将共混母粒与PET按质量比1∶1纺制成以PET为皮层,共混母粒为芯层的皮芯复合相变纤维,对皮芯复合相变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以分散相的形式均匀分布在连续相PET中;复合相变纤维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均比PET纤维的小,复合相变纤维具有较好的调节温度性能,其熔融温度为25~30℃,结晶温度为0~15℃,经5次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其相变温度不变;复合相变纤维在250℃以后开始分解,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其断裂强度为2.73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3.15%,能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合成纤维》2016,(3):9-11
以普通聚酯(PET)切片为基本原料,添加防蚊母粒进行共混纺丝,研究防蚊母粒在PET切片中的分散性、热稳定性以及纺丝工艺对防蚊PET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防蚊母粒含量的增加,防蚊PET纤维的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防蚊母粒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与PET的相容性很好。使用该防蚊母粒可以制备出性能较好的PET全拉伸丝,很好地满足了下游防蚊蚊帐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选择体积含量为70%的三氟乙酸(TFA)与30%二氯甲烷(DCM)作为混合溶剂,采用溶液法可制得用于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PET/多壁碳纳米管(MWCT)混合母粒。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MWCT在母粒内分散良好。将PET/MWCT母粒与纯PET切片熔融纺丝,制备出了力学性能明显增强的纤维。在实验的最佳纺丝条件下,MWCT质量含量为0.04%时,纤维断裂强度可达到5.25cN/dtex、初始模量达到119.7cN/dtex,分别比相同条件下的纯PET纤维提高21.0%和37.6%。  相似文献   

20.
将纳米组装高分子(PEEM)作为载体,使碳纳米管(CNT)及金属氧化物在其中充分分散,分别制成CNT母粒和导电剂,再与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制备导电PET纤维。探讨了CNT母粒含量、导电剂含量、导电剂/CNT母粒配比、纤维的导电性能以及导电纤维的耐洗涤性、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CNT质量分数为0.18%、导电剂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导电PET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3.86×108 Ω·cm,且力学性能较纯PET下降不大。通过浸泡水洗,其体积比电阻基本不变,说明其具有优良、比较稳定的导电性和耐洗涤性。对纤维导电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