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SEM微观形貌分析等手段,对321不锈钢高压油管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高压油管断裂属于轴向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断裂,粗管段焊接后热处理工艺不良是造成高压油管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B101连续油管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连续油管的抗H2S环境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断口形貌,用能谱仪(EDS)分析了断口元素组成,从环境因素、材料组织、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了断裂机理.结果表明,母材对应力腐蚀不敏感,焊缝是应力腐蚀的薄弱区域.焊缝断裂可分为裂纹孕育期、裂纹发展期、裂纹快速增长期、完全破坏期.应力在72...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号柴油机用304L不锈钢高压油管出现开裂漏油的问题,采用内挤压法对管内表面经780MPa油压、保压125s的内挤压处理后,使其0~50μm非致密层发生强烈塑性形变,晶格严重畸变导致很强的加工硬化效应,使内表层维氏硬度比内层高得多,改善了管材内表层的抗疲劳性能,显著提高了管材抗高压脉动油产生的疲劳载荷的能力,大幅延长了高压油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N80-1油管在进行油层水力压裂增产作业的过程中发生了脆性开裂,取样分别进行断口宏观分析、断口微观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油管脆性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油管内壁存在一条深0.2~0.8 mm的芯棒划伤是导致该油管在压裂过程中发生脆性开裂的主要原因。另外,N80-1油管的冲击韧性值较低亦促进该油管发生脆性开裂。改选用冲击韧性值高的油管进行压裂作业将会降低压裂过程中油管发生脆性开裂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用电镜观察、金相检验等方法,分析开裂漏油的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紧座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原材料存在宏观可见的夹杂物,是导致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紧座疲劳开裂漏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油管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荧光分析法等检测了油管断口形貌和成分,综合分析讨论了油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失效油管材质符合N80钢的标准化学成分,油管断裂属于疲劳断裂,裂纹源为油管内壁上的点蚀坑.  相似文献   

7.
对市场上频繁失效的重型卡车排气管失效样品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手段,检测结果表明排气管法兰端和排气管箍带处焊缝开裂均为异常振动引起的高周疲劳。裂纹从排气管箍带与支架的焊缝处起源并向箍带侧扩展,随后法兰焊缝处也萌生了微裂纹并且扩展至管壁基体。近焊缝区箍带硬度偏低和法兰侧管体近焊缝区晶粒粗大也是造成早期失效重要原因。通过对焊接工艺进行调整和对排气管进行降振处理进行改进,情况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对3种不同成型工艺制得的304不锈钢油管进行了压力脉动实验,在油管失效破裂后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分析和X射线显微镜分析等手段对关键破裂部位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并确定了失效原因.结果 表明,3个样品失效形式均为疲劳断裂,但裂纹源产生原因不同,样品1断裂处存在氧化铝夹杂,断裂源是由夹杂物引...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燃油系统高压燃油泵在经过2次长试后,经荧光检查发现出油口有裂纹。采用宏观观察、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分析等手段,对燃油泵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燃油泵裂纹起源于出油口转角R处,裂纹性质为疲劳开裂;燃油泵受力分析结果显示出油口R角为应力较大区域,该区域构件表面出现链状点蚀,增加了应力集中,促进了疲劳裂纹的萌生。  相似文献   

10.
N80钢级油管接箍纵向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和微观断口分析,对N80钢油管接箍纵向开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接箍的热加工工艺不当,组织中存在带状分布的马氏体,导致其冲击功明显低于标准要求.裂纹起源于接箍外表面上扣大钳的夹痕处,在腐蚀性介质H2S的作用下脆性扩展,最终导致接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连杆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明 《热处理》2002,17(1):46-48
本文通过对断口的宏观、微观分析确定了连杆的失效是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高周疲劳断裂,并通过对连杆材料的金相分析,成份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热处理对连杆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速柴油机曲轴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温度、时间、气压及稀土含量下对42CrMoA钢进行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试验,测定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表面强化层的硬度、厚度,并对比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与其它表面强化工艺处理后的磨损性能和弯曲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5%RE、520℃×2h、1.05kPa气压为该工艺的最佳参数,42CrMoA钢制高速增压柴油机曲轴用该工艺处理后,强度、硬度和厚度等指标均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机损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探伤、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柴油机中破断部件的微观组织及断口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这些部件的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结合柴油机工作原理对柴油机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机损事故主要原因是连杆材料成分、组织与性能不合格导致连杆定位齿上出现裂纹,从而引发短臂处连杆螺栓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在运行6350km后断裂。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表面痕迹分析、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及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断裂曲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轴定位槽底部存在电灼伤,灼伤造成应力集中,在内外载荷的共同作用下首先在应力集中的灼伤部位产生裂纹,最终发生疲劳断裂。灼伤是在精磨后安装定位销之前电极接触所致。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中的关键零组件O型密封圈对发动机的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宏微观观察、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DSC)和热失重(TGA)等试验方法,对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用O型密封圈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同批次使用前后密封圈的断口形貌及热物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550 h装机使用后的密封圈表面损伤主要由3个原因造成:起源于机械损伤引起的密封圈过载开裂;由于压力过大形成挤压开裂,并在油压的循环作用下发生疲劳开裂;由载荷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应力老化开裂。针对相应的损伤模式提出装配时注意密封件方向、改变密封圈安装槽结构、换用全氟醚橡胶密封圈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某油田C1井用的一批127.0 mm×9.19 mrs IEU G105钻杆,当纯钻时间2 367 h、进尺8 769 m时,发生了多起钻杆刺穿和断裂事故.对钻杆的使用工况和受力状态、结构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断口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金相组织和腐蚀产物等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对钻杆材质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钻杆刺穿和断裂属于早期腐蚀疲劳失效;钻杆腐蚀疲劳失效既与钻杆本身的结构和材料质量有关,也与钻杆使用井的结构和环境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活塞发动机承受压缩交变载荷的进气门外弹簧断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弹簧进行断口分析、痕迹分析、金相分析、受力分析以及模拟试验等,确认了该弹簧的失效性质为起源于弹簧外表面的早期疲劳断裂。造成该弹簧早期疲劳断裂的原因为:弹簧在镀镉前电解工序过程中,弹簧外表面与阴极板电极接触放电造成电接触损伤,在弹簧表面形成了电接触损伤凹坑,导致弹簧的疲劳寿命大幅度降低,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从电接触损伤凹坑位置萌生疲劳裂纹并发生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油压波形中包含了大量可作为供油系统故障诊断的特征参数和转速变化的信息。介绍了基于PC/104处理器用油压外卡传感器实现柴油机油压与转速无损检测的技术和方法,对供油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油压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油压波形测试柴油机转速和加速度动力性能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6106型柴油机在载重车上运行4万公里和8万公里后发生排气阀"掉头"和"掉块"事故,本文对失效排气阀的金相组织和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相组织正常,可以排除冶金质量和热处理的问题,发生在颈部的"掉头"事故,是由于机加工精度不高,表面存在"沟槽"引起.发生在盘部的"掉块"事故,是由于21-4N钢高温强度不足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