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冷冲压轴承钢球在硬磨工序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微观检验等方法,对钢球内部存在的偏心式贯穿性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原材料有缩孔缺陷,钢球在硬磨时由于应力集中沿缩孔缺陷处开裂。此缺陷为连铸钢材料缩孔残余。给钢厂提出了改进建议,并给出了此类钢球制造过程中的处理建议,以避免此类开裂的产生,保证成品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轴承套圈毛坯在冲孔过程中发生开裂.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方法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套圈毛坯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内部有严重夹杂和缩孔残余,属冶金缺陷.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了裂纹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轴承在运行159 min时出现异常,拆解后检查发现1粒滚珠表面存在裂纹,内圈、外圈等处未见明显异常。通过对滚珠外观进行观察,对裂纹断口进行宏微观观察、能谱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硬度等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了失效性质,并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故障滚珠失效性质为疲劳开裂;原材料铸造孔洞缺陷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被拉长、压扁而保存下来,并以微裂纹形式存在于钢材内部成为疲劳源,最终导致了疲劳失效,该孔洞缺陷是在电渣熔炼过程中形成且后续未被切除干净的残余缩孔。  相似文献   

4.
大型支承辊锻坯端面裂纹状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质为YB-50的大型支承辊锻坯在锻后热处理后机加工前发现其冒口端辊颈端面有两条裂纹状缺陷,尺寸较大的一条纵向长度达2 500 mm。对该大型支承辊锻坯进行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裂纹状缺陷金相特征、裂纹状缺陷宏观和微观断口分析。根据裂纹状缺陷金相特征、裂纹状缺陷宏观和微观断口分析判定,裂纹状缺陷属缩孔残余或二次缩孔。  相似文献   

5.
φ200 mm×865 mm支重轮轴在淬火过程中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低倍组织及超声波探伤等方法对支重轮轴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中存在严重的非金属夹杂物和带状组织缺陷,低倍组织和超声波探伤发现白点缺陷。原材料中的白点缺陷是导致轮轴淬火时开裂的直接原因,严重的非金属夹杂物和带状组织加剧其淬火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4130圆筒锻件大端面边缘区域存在大量缺陷,经超声波检测发现缺陷属于外圆面浅表层缺陷,极易在精加工过程中暴露在成品表面,危害性极大。为了分析缺陷原因,利用低倍检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4130圆筒锻件的缺陷进行相关检测,缺陷形貌及分布特点、解剖的裂纹特征属于典型的钢锭冶金皮下夹杂物、气泡。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38CrMoAlA离合器齿轮在工厂试车后,磁粉检测发现靠近齿轮端面的杆部有3条磁痕缺陷。通过对齿轮上的磁痕缺陷进行外观检查、电镜观察、金相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断口观察,并抽取了1件新品齿轮进行了故障模拟再现,确定了磁痕缺陷的性质及产生原因,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结果表明:磁痕显示的原因与该位置存在裂纹有关;由于离合器齿轮在机加磨削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在试车工作应力的诱发下,导致了一次性裂纹的产生。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低温退火工艺可解决该故障问题,对于以后齿轮故障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磁粉探伤工序发现轴承外圈端面存在大量的短磁痕,采用低倍检查、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磁痕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及确认。结果表明:磁痕处存在孔洞缺陷,经检测同批次原材料棒料试样,发现了孔洞缺陷;该孔洞不同于过烧所致的孔洞,依据孔洞形貌特点,应为原材料显微孔隙。因此原材料显微孔隙导致了磁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汽车座椅滑轨内轨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出现开裂,为找出开裂原因,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相显微检验等方法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原材料表层存在沿铁素体晶界分布的氧化网络,这使得材料表层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并且在开裂部位组织存在明显形变特征。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原材料的缺陷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是导致滑轨内轨开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某公司生产的电站转子在精加工过程中发现其大法兰端面及外圆出现裂纹,为此,采用低倍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外露裂纹缺陷是注锭时表面附带夹渣的水口冷瘤掉入钢锭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分析、宏观检验、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等方法对螺杆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表面的条痕和高频感应工艺的集肤效应是导致螺杆开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低铬白口铸铁材料的缩松、气孔、夹渣及热裂等铸造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改进铸造工艺参数、净化铁水、控制原材料等措施,基本解决了低铬白口铸铁的铸造缺陷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材料为30CrMnSiA的撞针体零件在交付之后发现部分零件外表面存在裂纹,与其同批次的原材料表面亦在热处理工序之后发现疑似裂纹痕迹。通过对撞针体进行断口宏观及微观观察、能谱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和显微硬度测试,并与其原材料进行对比检查分析,最终确定了撞针体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在热处理工序之前撞针体原材料已经存在初始折叠缺陷,该初始折叠缺陷是导致撞针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在原材料进行热处理之前增加无损检测工序,及时排除初始缺陷(折叠)隐患。  相似文献   

14.
国内某钢厂38CrMoAl钢在调质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对裂纹处进行取样,通过化学成分、宏观检测、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探索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该钢裂纹性质为淬火裂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始材料圆坯存在冶金缺陷(缩松、点状偏析等),而调质过程中在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促进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45钢外套螺母装配时发现表面存在笔直的纵向裂纹。经后续排查,同批交付的1 069件螺母中有116件存在相似的表面缺陷。通过对外套螺母进行裂纹和断口的宏微观观察、能谱成分分析以及金相组织检查,并结合生产工艺检查的结果,最终确定了外套螺母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外套螺母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表面存在折叠缺陷,热处理淬火时在淬火应力的作用下,裂纹由折叠缺陷起始并向厚度方向扩展;建议增加无损检测工序并严格工艺纪律管理,对此类故障进行避免和防范。  相似文献   

16.
周大禹  聂勇  左畅  蔡军 《无损检测》2010,(9):713-718
采用不同射线透照工艺,对带人工模拟缺陷(裂纹和未熔合)的异种金属焊缝试块进行了射线检验,得到了各缺陷的检验结果,并与解剖测量的缺陷尺寸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检出/漏检数据,获得检验概率函数;通过信号响应数据,获得检验概率函数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异种金属焊缝中缺陷的射线检验可靠性,分析了影响射线检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给出了缺陷的检出概率和检测概率曲线。  相似文献   

17.
某汽车雨刮器臂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出现断裂,发现断裂位置存在缩孔和气孔缺陷。借助铸造CAE软件对产品现有模具设计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通过多次对模具方案的修改并模拟,得到最佳方案,并在模具上实施。经雨刮器臂疲劳测试验证,未再发生断裂,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低压轴前支点轴承试车故检时发现内圈剥落。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故障轴承进行失效分析,找到剥落原因。首先检测原材料化学成分,然后针对加工过程中与产生剥落有关的锻造、热处理和磨加工工序,分别对剥落内圈内部缺陷,硬度和淬回火组织,滚道表面形貌与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得出轴承剥落原因为锻造缺陷引起的疲劳剥落。通过增加锻件水浸超声检测的过程控制,可防止缺陷产品流出。  相似文献   

19.
陈兆勇 《轧钢》2020,37(6):100-104
针对客户反馈的SAE6150工具钢表面花斑形貌问题,对其宏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产生花斑形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原料盘条表面存在不平整的微凹坑,平面和凹坑面在光的反射作用下呈现明暗不同的视觉色差,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花斑形貌。微凹坑产生的原因是盘条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残留氧化铁皮轧制压入而造成的;另外,盘条拉拔前的鳞皂化处理致使大量皂化液进入凹坑凝固后形成塞积物,盘条拉拔后凹坑难以去除而形成黑白相间的花斑形貌。为此,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热轧盘条表面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20.
装载机累计运行1700 h后,柴油发动机曲轴发生断裂失效。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金相检查、断口宏观和微观分析等方法,探究曲轴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曲轴的失效模式为高周疲劳断裂失效,裂纹源在曲轴第6连杆颈轴颈内部深度约6 mm区域;轴颈内部未完全闭合的缩孔缺陷和呈带状聚集分布的大颗粒(Ti,Nb,V)(N,C)非金属夹杂物是曲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曲轴在服役应力的作用下,缩孔缺陷作为裂纹源在(Ti,Nb,V)(N,C)非金属夹杂物偏聚带发生裂纹扩展长大,形成轴颈内部裂缝,并持续疲劳扩展,最终发生疲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