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监测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vaccine-23,PPV-23)后特异性功能性抗体的水平。方法选择沪籍60岁以上健康及结核病痊愈老年人接种PPV-23疫苗,采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多型调理吞噬杀菌试验(multi-specificity opsonophagocyitosis killing assay,MOPA)分别对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6个月的13种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肺炎球菌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人群接种后1个月、6个月的13种血清型OPA抗体水平(GMT)及抗体增长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部分老年人接种PPV-23后1个月、6个月13种血清型的OPA抗体GMT均显著高于接种前(P<0.05),接种后6个月结核病痊愈者的1、3型与接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种后1个月与6个月的6A、6B、7F、18C、19F、23F型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1个月13种血清型OPA抗体水平≥2倍增长率均≥60%(除结核病痊愈者1型为37.5%外),且两组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结核病痊愈者1、3型外,两组人群各型别OPA抗体水平≥4倍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6个月13种血清型OPA抗体水平≥2倍增长率在45%以上,且除1型外,两组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型、18C型外,两组人群OPA抗体水平≥4倍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和结核病痊愈老年人接种PPV-23后可产生针对13种血清型的特异性功能性抗体,且可维持6个月,但结核病痊愈者接种PPV-23后1、3型的OPA抗体水平和持久性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速率比浊法测定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多糖含量,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IMMAGE 800),用氢氧化钠解吸附处理样品,测定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多糖含量,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精密性、准确性、专属性及溶液稳定性验证。结果该方法在本研究条件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浓度在0. 5~3. 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85 0;各型多糖含量重复检测的相对标准差(RSD)均低于10%,中间精密性检测的RSD均低于15%;各型多糖含量检测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2、8、9N、10A、11A、12F、15B、17F、20、22F、33F型肺炎球菌精制多糖在曲线浓度范围内不影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的检测,且19A与19F之间、6A与6B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稀释后4 h以内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稳定。结论速率比浊法测定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结果准确,精密性好,可作为该疫苗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的结合多糖抗原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免疫化学系统(IMMAGE 800),选择非竞争性浊度模式,样品或标准品20μl,血清20μl,反应缓冲液200μl,增益系数为4,反应时间为2.5 min;样品离心沉淀后用缓冲溶液复溶,经Na OH解吸附法处理样品和标准品。对方法进行线性、重复性、准确性、专属性、适用性验证,并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样品中的各型多糖抗原含量。结果在设定的条件下,各型多糖抗原浓度在1~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各型多糖抗原含量重复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8%;13型多糖结合抗原含量的回收率在70%~130%之间;6A与19A型特异性血清与其他12型多糖抗原有交叉反应,但与阳性对照的比值均较低(5%),其他12种特异性血清特异性良好,无交叉反应;除1、3型抗原外,其余型别的游离多糖抗原基本不干扰结合抗原的检测结果。结论建立的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的结合多糖抗原含量重复性、准确性良好,1、3型结合抗原不适用于直接离心沉淀获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对其中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的抗荚膜多糖抗体Ig G含量和调理吞噬滴度进行定值。方法用23价肺炎荚膜多糖疫苗免疫20名健康成人,采集免疫后血浆,进行混合、去纤维蛋白原、过滤、分装、冻干,制备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在WHO细菌性呼吸道病原参考实验室(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UAB)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Lanzho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LIBP)实验室,采用WHO推荐的Pn PS ELISA法,以国际标准血清89SF为标准,对其中13价PCV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 G含量定值;以临时定值的09CS为标准,检测12份WHO校正血清、16份LIBP质控血清和89SF,对定值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同时以调理吞噬杀菌试验(opsonophagocytic killing assay,OPA)测定针对13个血清型的调理吞噬滴度。结果制备了5 000支(0.5 ml/支)冻干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残留水分含量2.3%。确定了09CS中13价PCV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 G含量的临时定值;以09CS为标准检测的12份WHO校正血清和16份LIBP质控血清的13价PCV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结果,与以89SF为标准检测的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1.00,P0.05);以09CS为标准检测的89SF的13价PCV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的新值与其原定值比较,各血清型的误差百分率的绝对值均20%。确立了09CS中13价PCV血清型调理吞噬滴度。结论 LIBP成功制备了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完成了对其中的13价PCV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 G含量的准确定值,并确定了调理吞噬滴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14型肺炎球菌多糖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及初步应用。方法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经3次亚克隆筛选单抗细胞株,并制备腹水。对筛选的单抗进行ELISA效价、特异性、亚型、中和效价、浊度法特异性等鉴定。采用制备的单抗腹水检测市售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14型肺炎球菌多糖含量,计算回收率;并与丹麦血清研究所(State Serum Institute,SSI)14型肺炎球菌多糖兔多抗血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两者之间的变异系数(CV)。结果共获得7株14型肺炎球菌多糖单抗细胞株:PP-14-101~107,效价分别为105、104、104、104、105、105、105;7株单抗与23价肺炎疫苗中包含的除14型以外的其他所有血清型的多糖均不发生交叉反应;PP-14-101、104、105、106这4株单抗具有免疫浊度趋势,另3株单抗无浊度信号;PP-14-101和PP-14-104株单抗与6A、33F型肺炎球菌多糖具有一定的交叉反应,而PP-14-105和PP-14-106株单抗与23型多糖均无交叉反应;PP-14-101、PP-14-104株单抗为Ig M亚型,PP-14-105、PP-14-106株单抗为Ig G1亚型,PP-14-106比PP-14-105株单抗稀释倍数高,反应性更强,因此选择PP-14-106株单抗为目标单抗;PP-14-106株单抗腹水对14型肺炎球菌的中和效价远高于1∶17 496,中和效价较高;采用PP-14-106株单抗腹水检测市售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回收率为90.2%~120.0%,该单抗与SSI血清检测上述疫苗成品14型肺炎球菌多糖含量的CV值在2.5%~11.9%之间。结论成功获得1株效价高、具有杀菌活性、特异性好的单抗,该单抗具有免疫浊度趋势,能准确测定肺炎球菌疫苗中的多糖含量,可替代SSI血清用于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中14型肺炎球菌多糖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中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含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对色谱柱类型、流动相组成的优化建立检测肺炎球菌多糖-CRM197蛋白结合疫苗中DMAP残留量的HPLC法,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度、重复性和重现性验证,并确定检出限、定量限及线性范围。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3种不同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多糖-CRM197蛋白结合疫苗及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化硼(1-cyano-4-dimethylamino 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CDAP)活化肺炎球菌多糖中间产物中DMAP残留量。结果 优化后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epax HP-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5 m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20 m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至3.0)∶乙腈=87∶13(V/V);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35℃。该方法不受供试品机制和前处理溶剂的干扰,专属性好;检出限和定量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3种方法分析10个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Pn Ps)样品的分子大小及分子量,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epharose CL-4B凝胶排阻层析(SEC)技术检测1型、2型、4型、8型、9N型、12F型、14型、18C型、19A型和23F型Pn Ps各2~3批次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配系数(KD)和样品组分特征;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refractive index,HPSEC-RI)法建立Pullulan标准品分子量标准曲线,计算各Pn Ps样品的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w);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refractive index,HPSEC-MALLS/RI)检测各Pn Ps样品的Mw、数均分子量(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n)、多分散水平(Mw/Mn)及均方根旋转半径(root mean square ratio of gyration,Rg);对HPSEC-RI法和HPSEC-MALLS/RI法检测Pullulan分子量标准品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EC技术不同化学方法检测的同批次Pn Ps样品的KD值十分接近,且主峰形态也比较近似,个别批次Pn Ps不同化学方法获得的峰形有差别。经HPSEC-RI检测Pullulan分子量标准品获得的回归方程为y=-0.278 x+10.13,r2=0.998,各Pn Ps样品的分子量为1.812×105~1.246×106。HPSEC-MALLS/RI联用技术检测的各批Pn Ps样品的Mw分布于9.898×105~1.471×105,Rg为84.9~25.4 nm,同一血清型不同批次样品Rg间的大小关系与其Mw间的大小关系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结合多种方法检测多糖样品的分子大小和分子量,可更客观、全面地了解Pn Ps分子的各种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复壮肺炎链球菌19F型(Sreptococcus pneumoniae serotype 19F,简称PN19F)菌种的方法,并优化其荚膜多糖的纯化工艺。方法配制PN19F菌种用液体扩增培养基和固体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荚膜较厚的单菌落,比较复壮前后PN19F菌种的发酵培养情况、纯化后多糖收获量及多糖质量;将发酵液裂解后分别酸沉淀8、24和48 h,并经100 KD超滤纯化,再分别用乙醇法和冻干法制备精制多糖,比较其多糖收获量、组分检定结果、抗原活性、核磁共振图谱。结果两种培养基复壮前后的PN19F菌种,发酵收获菌液A600值及培养时间变化不大。纯化后多糖收获量分别为0. 2和0. 6 g/L,即复壮后多糖收率提高了195%。酸沉淀8、24 h后纯化的多糖质量合格,且24 h较8 h多糖收率高约38%,酸沉淀时间达48 h时,产率无明显变化,但多糖质量不合格。乙醇法和冻干法制备的精制多糖各项指标均合格,且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制备的两种培养基复壮的PN19F菌种,可明显提高荚膜多糖产量。PN19F菌种的酸沉淀时间不超过24 h,乙醇法和冻干法均可用于精制多糖制备。  相似文献   

9.
按Schneerson方法提取了2批多糖抗原,每批包括a、b、c、d、e、f6个血清型,并测定了抗原的固总、蛋白、核酸、磷、核糖、葡萄糖及氨基己糖。并用纸层析作进一步鉴定,用反向血凝方法测定血清学特性。结果表明,HK658(c)主要成分为氨基葡萄糖,HK646(f)为氨基半乳糖,HK644(d)为氨基己糖,HK645(a)为氨基己糖及葡萄糖,HK179(b)、HK641(e)主要为核糖,HK641并含有氨基己糖。6个血清型多糖均是型特异抗原,与相应型的IgG致敏血球能产生凝集,且最高滴度可达1:512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09CS中11个血清型(2、8、9N、10A、11A、12F、15B、17F、20、22F、33F)肺炎球菌(pneumococcus,Pn)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质控检测范围。方法将细胞壁C多糖(CPS)分别与Pn22F、Pn25两个型别多糖混合,制备CPS+Pn22F和CPS+Pn25两种样品吸收液,稀释09CS后,ELISA法检测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13PCV)的13个血清型IgG抗体水平,验证两种吸收液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将09CS作为待测血清(用CPS+Pn25稀释),第二代国际肺炎参考血清007sp为标准血清(用CPS+Pn25稀释),第一代国际参考血清89SF为质控血清(用仅含CPS的吸收液稀释),采用ELISA法连续检测待测血清52次,计算11个血清型抗体浓度平均值(GMC)、标准偏差(SD)和变异系数(CV)、U检验中99%置信区间下的正态分布范围。结果 09CS经两种吸收液吸收后,13个型别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r2=0. 983 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11个血清型有效定值异常率均低于20%,异常率最大的型别为Pn20,异常率为17. 3%;各型的CV为7. 55%~12. 86%,均低于15%;Pn2、Pn8、Pn9N、Pn10A、Pn11A、Pn12F、Pn15B、Pn17F、Pn20、Pn22F、Pn33F血清型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质控检测范围分别为18. 56~31. 45、13. 35~26. 61、11. 90~23. 63、14. 23~25. 74、5. 96~8. 84、3. 70~6. 47、23. 89~37. 50、10. 68~16. 90、15. 97~24. 31、10. 63~17. 61、24. 24~47. 55μg/mL。结论建立了09CS中11个血清型Pn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质控检测范围,可应用于Pn疫苗临床血清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ELISA法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速率比浊法检测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中各型多糖含量,并进行验证及应用。方法对NaOH-柠檬酸解吸附方法进行优化及稳定性考察,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验证及应用。结果 NaOH与柠檬酸的最佳浓度均为0.3 mol/L,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各型多糖与磷酸铝佐剂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吸附,且解吸附后的溶液较稳定,48 h内检测显示多糖含量基本无变化。方法的各项验证结果均符合常规质量控制要求;用不同来源的血清分别检测2个厂家来源的6批次PCV13的各型多糖含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的速率比浊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检测PCV13中各型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戴翠红  付娟  王团结 《生物化工》2024,(1):30-34+39
目的:构建九味熄风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获得良好的各色谱分离峰形,获悉其成分归属与含量,准确客观评估九味熄风颗粒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流速0.5 mL/min,柱温30℃。运用相关软件,以11批次的九味熄风颗粒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指认图谱共有峰药材来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图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建立了九味熄风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并确定17个具有指纹意义的共有峰,可归属到6味药材,其中6个共有峰得到鉴定;各批次九味熄风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标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该法准确快速获悉各批次原药材、中间体的成分变化,为合理调配提供试验数据支撑,最大程度保证成品的成分含量及组成比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病毒原液及成品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取3批乙脑减毒活疫苗病毒原液,分别于20~25、2~8、-18~-22及-38~-42℃储存,间隔一定时间取样,检测病毒滴度;将2~8、-18~-22及-38~-42℃储存的在观察末期符合规定的病毒原液制备成品疫苗,观察其于2~8℃储存的稳定性。结果3批疫苗病毒原液在20~25℃储存16h、2~8℃储存12d、-18~22℃冻存3个月及-38~-42℃冻存6个月,病毒滴度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要求;由2~8℃储存12d、-18~-22℃冻存3个月、-38~-42℃冻存6个月的病毒原液所制备的成品疫苗2~8℃储存24个月,病毒滴度下降缓慢,且热稳定性良好,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的要求。结论乙脑减毒活疫苗病毒原液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稳定性越好;所制备的相应成品疫苗,在观察期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色谱柱Agli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五神汤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60)。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绿原酸为参照峰,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8个色谱峰。聚类分析将结果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坏筛选出了9个引起批次间差异的成分。本文所建立的五神汤指纹图谱方法简单、灵敏,可用于五神汤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连花清瘟胶囊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吹扫捕集对挥发性成分进行自动萃取富集,吹扫时间11 min,吹扫温度40℃,脱附时间2 min,脱附温度19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模式下进行检测,色谱柱DB-624 (60 m×0.32 mm, 1.4μm),进样口温度200℃,分流比为30∶1,柱流量1.5 mL/min,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38℃,保持1.8 min,以10℃/min升温至120℃,再以15℃/min升温至240℃,保持2 min,接口温度280℃,建立连花清瘟胶囊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0版)》对10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连花清瘟胶囊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26个共有峰,通过参考文献以及NIST 11质谱谱库检索推测出全部色谱峰,10批次样品相似度均0.955。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连花清瘟胶囊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舒血宁注射剂是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舒血宁注射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在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基础上利用指纹图谱技术优化舒血宁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舒血宁注射剂中含有黄酮、萜内酯、儿茶素、表儿茶素、葛根素、圣草酚、香叶木素、大麦芽碱、芫花素、芝麻素、β-谷甾醇、绿原酸、莽草酸、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结果显示:6批次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中结构明确的活性成分含量之和均大于总固体量的60%;在2020年版药典测定银杏叶提取物指纹图谱方法基础上,舒血宁注射剂指纹图谱中定位到了6个新化合物,分别是儿茶素、表儿茶素、葛根素、香叶木素、绿原酸及莽草酸。本研究验证了舒血宁注射剂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7.
郑娅  邱滔  吕新宇  冯旭伟 《精细化工》2015,32(4):399-402,442
以4,5-二碘邻苯二甲腈和全氟碘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4,5-二全氟己基邻苯二甲腈,再合成2,3,9,10,16,17,23,24-八全氟己基钴酞菁[Co Pc(C6F13)8]。前驱体结构经1HNMR、19FNMR、IR及MS表征确认,目标产物经HRMS、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确认。将其应用于氟两相体系催化乙苯氧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氧化性能,结果显示:以全氟辛烷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0.03 mmol,反应温度120℃,分子氧为氧源,反应6 h,在该条件下乙苯的转化率为41.8%,苯乙酮的选择性为85.3%。氟碳相可以回收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以4,5-二碘邻苯二甲腈和全氟碘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4,5-二全氟己基邻苯二甲腈,再合成2,3,9,10,16,17,23,24-八全氟己基钴酞菁(CoPc(C6F13)8)。前驱体结构经1HNMR、19FNMR、IR及MS表征确认,目标产物经HRMS、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确认。将其应用于氟两相体系催化乙苯氧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氧化性能,结果显示:以全氟辛烷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0.03 mmol,反应温度120 ℃,分子氧为氧源,反应6 h,在该条件下乙苯的转化率为41.8%,苯乙酮的选择性为85.3 %。氟碳相可以回收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取3批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分别置2~8℃及37℃存放,于不同时间点(37℃第1、2、3、4、12、24、48周;2~8℃第3、6、12、18、24、30、36个月)取样,上XK16/100 Sepharose CL-4B层析柱后,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4种多糖分子大小(KD值)及多糖回收率。另取3批疫苗,置2~8℃存放,分别于第12、18、24、30个月取样,进行疫苗全面检定;取同批疫苗进行酸(调p H值至5.0和4.0)、碱(调p H值至10.0和12.0)处理后置2~8℃,于不同时间点取样,上XK16/100 Sepharose CL-4B层析柱后,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多糖KD值及回收率。结果于2~8℃存放36个月、37℃存放24周的疫苗的多糖KD值及回收率,以及2~8℃存放30个月的疫苗的鉴别试验、外观、水分、多糖含量、分子大小及回收率、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热源试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企业内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制造和检定规程》(草案)要求。疫苗调p H值至5.0及10.0后置2~8℃存放48 h,多糖KD值及回收率均符合本企业内部《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制造检定规程》(草案)要求。结论冻干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于2~8℃存放30个月,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一种可复苏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菌种的无动物源性物料的固体培养基。方法 首先选取19F血清型Spn对无动物源材料的9种配方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再对其他23个疫苗血清型Spn进行培养测试验证。通过对传代15代的培养物进行菌种检定与荚膜多糖抗原基因序列分析,判断筛选的配方培养基对各型菌种传代稳定性的影响。用此培养基复苏的菌种按生产程序进行发酵培养,分析培养情况及荚膜多糖抗原产量及质量,确定筛选培养基的生产适用性。结果 在筛选的配方固体培养基上,各型Spn培养11~15h时活菌数量较高,15代终末代次的菌种检定、抗原基因序列与对照(羊血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种)相比无差异。用其复苏的菌种发酵培养后,菌体生长与荚膜多糖产量略有提高,且荚膜多糖相关检定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20版)标准。结论 筛选的无动物源性固体培养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取代血液来源培养基用于Spn疫苗生产菌种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