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14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麻疹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2017年浦东新区14岁以下儿童麻疹确诊病例,以年龄、性别、户籍、居住地相匹配的无麻疹患病史的儿童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人口学、暴露史、麻疹免疫史等信息。结果共调查对象122例,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公共场所出入史、医院暴露史和离沪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麻疹免疫史、母亲麻疹免疫史是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公共场所出入史和医院暴露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麻疹免疫史是保护因素。结论麻疹防控应确保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控制院内感染,加强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麻疹防控宣教,提高人群麻疹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卵巢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卵巢癌发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与对照组进行卵巢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查询。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潮年龄、足月妊娠史、哺乳史、服用避孕药史及一级亲属肿瘤史等因素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结论卵巢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百色市麻疹疫情长期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实现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麻疹发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系统(MSS),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百色市1996—2013年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降至最低水平(0/10万)。2008年后的发病高峰后移2~3个月,发病年龄仍以1~14岁为主,但2013年发生的暴发疫情病例中<1岁组和>15岁组的发病占比增加,出现发病年龄双向位移的趋势。8月龄~14岁患者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3032例,占61.59%。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近年采取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是有效的。应进一步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95%,提高监测质量和早期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以及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海市松江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为控制相应疾病,完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松江区15个镇/街道中随机抽取泗泾镇和新浜镇2个镇作为监测现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被抽中的泗泾镇及新浜镇的本市和外来户籍人群中随机抽取8月龄~40岁共9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作为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依据知情同意的原则,共抽取360人静脉血各3 ml,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同时开展含麻疹成份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调查。结果 360名监测对象中,不同户籍、男女构成及各年龄组的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94%、86.39%和93.6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1 152.23 m IU/ml及375.36和157.23 IU/ml。本市及外来户籍人群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免疫史及抗体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及腮腺炎和风疹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海现行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免疫程序有效、合理,既有助于消除麻疹,又有利于控制腮腺炎、风疹发病;拟对成年人群的不同对象开展MMR的补充免疫活动,以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上海市宝山区健康人群的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控制相应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4家社区作为监测现场,在本市和外来户籍人群中随机抽取12个年龄组共363人作为监测对象,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 363名监测对象中,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84.08%、71.63%和67.49%,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469.21 m IU/mL、27.73 IU/mL和152.28 U/mL。本市及外来户籍人群的麻疹类疫苗免疫史及抗体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及腮腺炎、风疹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及龄儿童抗体水平最低,接种疫苗后几年内麻疹抗体水平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成年人抗体水平下降之后复升。腮腺炎和风疹抗体均以成年人抗体水平较高。结论目前本区人群中对相应疾病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应进一步加强成人麻腮风疫苗的接种工作,尤其重视对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有助于减少麻疹的两个高发人群,利于控制腮腺炎、风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65年开始较大规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特别是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冷链系统的完善,麻疹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婴儿在8月龄以前由于胎传抗体存在,很少发生麻疹。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麻疹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我县去年共发生麻疹32例,其中6例为8月龄以下婴儿,占总发病数的18.75%,其中男4例,女2例,6月龄以下2例,6~8月龄4例,2例为流动人口,4例为我县常住人口。发病以冬末春初季节为主。6例均有发热,一般在38~40℃,热程3~6d5例,6~8d1例,皮疹在发热3~4d后出现,一般持续3d;有呼吸道卡他症状者4例;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流行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确诊病例的发病率、免疫史及年龄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代表株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和Mega 11分析优势流行株及其变异情况。结果 2009—2022年吉林省共报告麻疹病例6 560例,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为0剂次及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50.17%和27.58%。0~24月龄组占总病例数的47.29%,≥15岁组占总病例数的37.41%。报告发病率受免疫策略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近3年内达到<1/100万的消除水平。吉林省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仍为H1a基因亚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有2条大型传播链持续共同流行,其中1条传播链于2015年被阻断。结论 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年龄呈双向位移分布,集中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人群。应继续提高基础接种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时阻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15岁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发病情况,为制定成人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定量ELISA法检测本区及外来15岁以上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与微量细胞中和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1998~2007年本区和外来16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区和外来15岁以上人群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6.83%和98.21%,麻疹抗体GMT平均水平分别为1217.86和1553.73IU/ml,本区各年龄组抗体GMT水平15~19岁组最低,40岁以上组最高;外来各年龄组间抗体GM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9岁组和30~39岁组麻疹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本区人群;ELISA法与微量细胞中和法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15岁以上人群中仅有83.5%达到麻疹抗体保护性水平;近10年来,本区与外来16岁以上人群中麻疹发病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区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外来人群。结论为消除麻疹,有必要制定成人麻疹免疫策略,其中本区成人麻疹防制策略较外来成人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的变化,评估该人群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诊断为白血病的191名患儿,年龄18岁及以下,至少接受1次完整放化疗治疗,并曾接种过1剂以上麻疹类疫苗或患过麻疹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无麻疹疫苗接种史,年龄相差1岁内,同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91名患儿,作为无免疫史对照组,选取2016年上海市1~19岁健康人群监测对象36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静脉血3 m L,分离血清,应用定量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5%、74.3%和80.1%,明显高于无免疫史对照组(χ~2分别为52.76、30.76和26.49,P均0.0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34和5.12,P均0.05),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结论放疗或化疗对于白血病患儿抗体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建议此类特殊人群在专家评估后进行疫苗再接种,从而提高相关传染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1个年龄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243名。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并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麻疹抗体水平。结果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13%(202/243),抗体水平中位数为939.23 IU/L。男性与女性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以及本市人口与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免疫史者与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免疫史者抗体水平高于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以8~11月龄最低,分别为37.50%、14.29%;均以0~7月龄、1~4岁、5~9岁、35~39岁组最高,为100%,其中15~19、20~24、25~29和30~34岁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市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市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均以0~7月龄最低,分别为72.51、96.07 IU/L;最高的年龄组本市人口为8~11月龄(3 940.12 IU/L),流动人口为30~34岁组(3 661.33 IU/L),其中25~29、30~34、35~39岁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高于本市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4岁组本市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中位数高于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市和流动人口共调查≤14岁儿童93名,81.72%的人曾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1、2、3剂次及以上疫苗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在92.61%~1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本市儿童不同免疫剂次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常住人口中,1~9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1岁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探索本市15岁以上年龄组免疫策略,以降低该人群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ed on thermosets are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used for many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non-recyclability of these materials has led to the necessity to develop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and industrial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1].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thermoplastic pre-pregs unidirectionally reinforced with Twarn® and their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钟志光  陈强  张海峰  方永康  张震坤 《化学试剂》2007,29(4):223-225,234
采用DUO-ICP-AES同时测定精对苯二甲酸中钴、铬、铁、锰、钼、镍、钛,并对仪器的分析线选择、背景校正、入射功率、雾化器压力、辅助气流量、冷却气流量、蠕动泵转速的影响及共存元素的干扰、硝酸铯灰化助剂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方法的检测限:钴0.0097 mg/L;铬0.0021 mg/L;铁0.0078 mg/L;锰0.0012 mg/L;钼0.0027 mg/L;镍0.016 mg/L;钛0.0027 mg/L,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93.0%~99.5%和0.37%~3.2%。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进出口精对苯二甲酸的日常检验。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s for preparing polyfunctional organometallics has made a broad range of such reagents available for various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cross-couplings. An overview of the most general preparation methods will be presented. Applications to practical cross-coupling procedures will be covered,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al group compatibility and the reaction sc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