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6):1080-1082
在江汉钟市油田原油最佳电脱盐工艺条件下,研究了电脱盐前、后表面活性剂SH03对含盐、含水、总氯、有机氯、原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H03对电脱前原油的总氯、有机氯和原油的部分物性如酸值、硫含量、氮含量和部分金属含量等几乎没有影响,表面活性剂含量≤500μg/g时,对低温脱水、高温电脱盐及电脱后原油的总氯含量和有机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本文采用模拟地层水配制了不同浓度的表活剂溶液,研究了用模拟地层水配制的表活剂溶液与原油的界面性能,以及表活剂的表面张力、溶解能力、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剩余石油储量中大部分为高温高盐、低渗透、稠油等难以开采的苛刻油藏。传统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等表面活性剂由于活性低、耐盐性差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本文综述了驱油用新型表面活性剂,如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我国油田原油采出率,实现原油生产的稳产,使用高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势在必行,化学驱作为一种提高油田原油采出率的重要手段,近二十年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点分析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近年来的发展,为下一阶段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辽河油田某区块原油进行了组分、结构和原油酸值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碱,盐,极性分子等添加剂对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6501降低界面张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盐,极性分子等添加剂的加入,可以与表面活性剂间形成正协同效应,能够进一步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低渗储层孔隙喉道细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入压力高,启动压力大,采收率差的特点。使用表面活性剂驱成为降低注水压力、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对1#驱油剂,2#驱油剂进行了优选,优选了0.3%的1#驱油剂与0.2%的2#驱油剂;并采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长6储层的岩心对优选后的驱油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2%的2#驱油剂对华庆长6储层岩心的采收率、水相渗透率的改善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李宁  王海成  李建忠 《广东化工》2012,39(2):98-99,127
介绍了国内外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程,作用机理,研究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给出今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冰冰 《应用化工》2012,41(6):971-974
评价了脂肪酸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AF的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利用岩心驱替实验对其提高采收率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地层水的矿化度为5 119.63 mg/L时,AF浓度为0.2%~1.2%,其界面张力均能达到超低值;NaCl浓度为0.4%~2%,AF有效浓度为0.3%~0.6%时,体系的界面张力均能达到10-3mN/m数量级。AF具有较好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在浓度为0.5%时,形成的O/W乳状液的稳定性最强,液滴粒径最小。岩心驱替实验表明,AF表面活性剂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化学复合驱油技术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驱替相的粘度来提高原油采收率。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是其驱油特性的主要参数。对六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单剂界面活性、复合体系界面活性评价、复合体系增粘性评价,并利用三层非均质模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并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能力。30 min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并快速拉断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最高;30 min内界面张力达到10-2并快速拉断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较高;30 min内能刚刚达到超低界面张力,但2 h内界面张力不再变化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率最低。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数量级、界面张力降低速度、油滴断开时间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庆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09/6,开采剩余储量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意义重大,而三元复合驱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6年前,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全部由美国进口,高昂的成本严重制约了三元复合驱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驱可以有效地提高洗油效率,减少毛细管阻力,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界面张力仪评价了4种表面活性剂(甜菜碱活性剂、羧酸盐活性剂、石油磺酸盐SS活性剂、DVS活性剂)界面张力稳定性幵优选出了2种(界面张力达到了10~(-3) mN/m)。基于优选的2种表面活性剂迚行了其乳化性能的评价,以达到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舒政  丁思家  韩利娟  王蓓  李碧超 《应用化工》2012,41(6):1032-1036
在83℃下测定了3种表面活性剂DL-S、HL-Y/NNR、GZ-16的油水界面张力、乳化能力以及改变油藏岩石润湿性的能力。利用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的这3种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1 000 mg/L时,DL-S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数量级,HL-Y/NNR表现出较为优越的乳化性能,GZ-16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在驱油实验中,具有最好乳化性能的HL-Y/NNR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最大为12.91%,其次为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DL-S,相较而言,改变润湿性的能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2,35(5):46-47
2012年4月11日在江阴召开的中国石化2012年三次采油助剂框架协议采购协调会传出消息,河南油田的32口油井加注了南化公司生产的SH6型表面活性剂后,单井日产量提升了49%,河南油田随即与南化签订了年内供货3650t的大订单。  相似文献   

14.
曹国庆  周娟  卢永斌  张华 《陕西化工》2013,(11):2045-2047
通过对氟碳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研究,确定了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最佳的驱油体系QY-1:0.1%氟碳表面活性剂+1600mg/L聚硅酮+1.0%碱浓度。进行了室内静态驱油实验和岩心动态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驱油剂QY-1可以显著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复配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驱油体系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α-烯烃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和复配型等4种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度性质进行评价,重点对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驱油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当碱的质量分数为0.3%~0.9%、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1%~0.3%时,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3mN/m数量级,且具有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质量分数低和范围宽等特点。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较单一类型表面活性剂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好,采收率增加1.46%(体积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复配表面活性剂超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所研究的甜菜碱乳状液运用了宏观脱水率和微观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并通过粘度计测定了乳状液的粘度,对A(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和B(烷基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两个系列甜菜碱的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两个系列甜菜碱的乳化性能都随长烷基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先逐渐增强,当A系列长烷基链碳原子数达到14,B系列长烷基链碳原子数达到16,乳化性最好,继续增加长烷基链碳原子数,乳化性能减弱。AB两个系列的甜菜碱都随着浓度的增加乳化性能逐渐增强。随着甜菜碱长烷基链碳原子数的增加,B系列乳化性能好于A系列  相似文献   

17.
针对脂肪醇醚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的局限性,综述了脂肪醇醚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所开发的种类,重点介绍了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和羧酸盐型等改性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合成方法及产物性能,同时对含有醚为联结基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文柯 《广东化工》2013,40(4):164-166,169
文章在综述表面活性剂驱油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并针对当前常用驱油活性剂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机理。最后,作者认为表面活性剂驱的发展趋势包括:(1)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2)开发在高温、高盐、低渗透等苛刻条件下的新型表面活性剂。(3)研制出经济实惠的表面活性剂和驱油体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晓华  姜岩  岳希权  张贤明 《化工进展》2016,35(7):2033-2040
第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生产中成熟而稳定的应用。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等优势,在近些年呈现出热点研究态势,部分成果业已得到应用。本文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纯化、应用3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驱油机理方面,主要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残油以及润湿性反转3种作用,保障开采后期的油藏采收率。在纯化方面,单一方法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这些方法均具有一定局限性;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联用,既可以降低纯化成本又可以提高产率,成为未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化学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后定向注入油藏进行驱油;此外,近年来也开发出利用高效营养剂激活本源微生物,诱导其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继而富集、驱油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一种廉价高效、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其在能源、化工原料以及国防战略物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能源采收率技术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石油的开采以及油田的开发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都是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的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是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利用物理、化学、热量以及生物等先进的技术来改变岩石和流体密度,强化开采剩余石油储量的方法,以表面活性剂进行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具有提高采收率效果好、适用范I羽广、发展潜力火等特点,本文以如何有效的开采水驱去后剩余油为出发点,最终确定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