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高盐和腐殖酸的复杂有机废水,经过传统生物处理后,COD、NH3-N、SS和UV254等物质的含量依然很高。分别采用混凝剂Al Cl3、PFS和Ti Cl4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生化单元出水进行混凝处理。结果表明,PFS对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8 g/L,p H=6,PAM=5 mg/L时,COD的去除率为71.94%;Ti Cl4则对NH3-N、SS和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4 g/L,p H=7,PAM=5 mg/L时,去除率分别为66.78%,80.69%和87.66%。  相似文献   

2.
何红根  李晔 《辽宁化工》2008,37(1):58-61
由于垃圾渗滤液COD、NH4-N浓度高,并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通常,单纯的生物处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高COD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沉淀后,调节pH=12,进行氨吹脱,经此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Fed-Batch Reactor(FBR)好氧生物处理,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碳(PAC)和不投加两种情况下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当PAC投加量为2 g/L时,COD去除率达86 %,NH4-N去除率达26 %.  相似文献   

3.
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老龄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生  颜杰  李红  邵旭  王秀丽 《广东化工》2011,38(5):175-177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MAP法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9.5,P∶N∶Mg摩尔比为1.0∶1.0∶1.3,搅拌速度为240 r/min,分两次投加镁盐,在总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NH3-N去除率可以达到94.1%,COD去除率为14.9%。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NH3-N值为97 mg/L,COD值为3086 mg/L,降低了后续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COD_(Cr)为924.2 mg/L,MIEX~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最优投加量为1.725 g∶50.0 m L,COD去除率为56.51%,UV_(254)去除率77.44%。pH为8.72时,MIEX~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COD和UV_(254)的去除率最高。随着电解质的加入,MIEX~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COD和UV_(254)的去除率降低。升高温度有利于MIEX~树脂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COD和UV_(254)的去除。MIEX~树脂可用2 mol/L Na OH溶液再生。机理研究表明:MIEX~树脂可通过阴离子交换和疏水作用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的COD和UV_(254)。  相似文献   

5.
刘艳坡  桑志伟 《辽宁化工》2013,42(2):115-118
以长春市石碑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电絮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PFS混凝预处理渗滤液最佳运行条件时投药量为0.375g/L;搅拌方式为250r/min;pH值为6;沉降时间为120min,COD去除率可达35.02%。生物接触氧化-电絮凝工艺适于处理COD<5000 mg/L的渗滤液,COD去除去除率可达89.91%,平均BOD5去除率可达91.25%,NH4+-N去除率最高可达86.13%,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强酸性H型阳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纤维的再生性能。在纤维投加量12.5 g/L、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30℃、初始p H=9.0、振荡强度200 r/min时,NH_3-N、COD_(Cr)的去除率为93.29%、38.64%,剩余NH_3-N为12.9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垃圾渗滤液中的NH3-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纤维以静态方式再生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Fe Cl3混凝联合H2O2氧化作用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混凝-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比较了先混凝后氧化(方法一)与先氧化后混凝(方法二)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方法一优于方法二,主要是因为方法二中的混凝效果低于方法一。无论是方法一还是方法二,加入氧化剂均不能提高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在原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4 100 mg/L、浊度为147 NTU、UV254为20、色度为2 125度的条件下,采用方法一,H2O2能大大提高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在H2O2的投加量为5~80 m L/L范围内,CODCr、UV254、色度的去除率均呈增加趋势,最高去除率分别达60.84%、62.66%、73.79%。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好氧2个反应器三段SBR工艺,中间通过投加臭氧来氧化部分有机物处理垃圾渗滤液.在COD质量浓度为3 013 mg/L,BOD质量浓度为1298 mg/L,NH4 -N质量浓度为195mg/L,TN质量浓度为272mg/L,厌氧、兼氧及好氧停留时间分别为24、3h和1h,没有中间氧化的情况下,COD、BOD、NH4 -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3%、97.8%、91.3%、92.1%.厌氧出水投加30mg/L臭氧中间氧化的情况下,各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96.7%、97.1%、87.7%、92.8%.在臭氧中间氧化后进入兼氧之前投加20 mg/L粉末活性炭后,各指标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5%、99.3%、94.6%、94.7%.臭氧和粉末炭的同时投加有利于对COD和NH4 -N的去除.粉末活性炭的投加一方面可以吸附部分有机物,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臭氧对后续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浮-混凝-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气浮条件:气水比为45~60mL/L、氧化石蜡皂用量为300mg/L、气浮时间为15min;最佳混凝条件:PAM投加量为9mg/L、PAC投加量为1100mg/L、pH值为5、搅拌强度为200r/min;最佳Fenton氧化条件:pH值为3,Fe2+投加量为0.04mol/L,n(H2O2)/n(Fe2+)为15,反应时间为90min。垃圾渗滤液经过气浮-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COD、NH3-N得到了较好的去除,最终出水COD、NH3-N、TP可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排放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混合液在不同p H时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并探讨了各p H下,氧化还原电位(ORP)与p H、NO-3-N、NO-2-N、NH+4-N、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 mg/L左右、TN为37 mg/L左右、TP为5 mg/L左右,HRT为12 h,污泥质量浓度维持在2 600 mg/L左右,污泥龄为12 d,水温在24~27℃,混合液p H为7.6~8.0时,COD的去除率达99%,NH+4-N去除率达95%,TP去除率为96%,TN去除率达到81%,系统处理效果最佳。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ORP与p H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ORP=987.05-438.72 ln p H(R2=0.963 2)。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p H下,ORP值受系统中多种物料的共同影响,其与NH+4-N去除量、出水NO-3-N、TN去除量正相关,与COD去除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混凝-铁炭微电解-芬顿高级氧化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探究了混凝剂投加量、微电解时间及H_2O_2投加量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在PAC投加量为1 400 mg/L,PAM投加量为800 mg/L,铁炭微电解时间为3 h,H_2O_2的投加量为4 mL/L的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整体去除率在84.7%左右,溶液的色度明显减小,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和总结已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Fenton氧化和化学沉淀组合工艺开展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应用Fenton试剂对渗滤液进行氧化处理。实验表明,在p H为3、氧化时间为150min、Fe SO4·7H2O投加量为0.03 mol·L-1、H2O2/Fe2+投加比例为6∶1时,CODCr的去除率高达90.01%。再对经Fenton试剂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使用Mg Cl2·6H2O和H3PO4,在碱性条件下与渗滤液中的NH3-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六水磷酸铵镁(Mg NH4PO4·6H2O)沉淀物。实验结果表明,在p H为9.5,试剂摩尔投加比n(NH4+)∶n(Mg2+)∶n(PO43-)=1∶1.3∶1.3的条件下,渗滤液中NH 3-N的去除率达到75.7%,CODCr最终去除率为93.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所构成的Fenton试剂,对经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Fenton高级氧化深度处理,重点考察了废水初始pH,FeSO4·7H2O、H2O2及PAM投加量对焦化生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法可使经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色度得到进一步有效去除。对于中等浓度的焦化生化废水,较适宜的Fenton氧化工艺条件:废水初始pH为8~10,FeSO4·7H2O投加量为500 mg/L,H2O2投加量为3.5 mL/L,PAM投加量为4.0 mg/L。在此条件下,COD、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9%、97.3%和84.6%。  相似文献   

14.
以加入聚合硫酸铁(PFS)的硅藻土制备成复配絮凝剂,用于高污染物含量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复配絮凝剂投加量为7 g/L、PFS的质量分数为80%、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对渗滤液中COD和SS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35.0%和65.52%,且受pH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5.
某硅钢厂排放高浊度高浓度乳化液废水(COD 37 g/L、p H=6.5~8.5),调试现场拟采用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与混合投加(PAC+聚丙烯酰胺(PAM))两种絮凝方法对乳化液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为PAC投加量3500 mg/L、PAM投加量15 mg/L、p H值7.5左右,此时乳化液废水COD降至654 mg/L,COD去除率高达98.3%;该乳化液废水的破乳条件为PAC投加量≥2250mg/L、p H≥7.0;对比单独投加PAC与混合投加(PAC+PAM)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尽管COD去除率变化不大,但由于PAM助凝效果明显,故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混合投加(PAC+PAM)。  相似文献   

16.
对"混凝+活性炭吸附"联用工艺处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相关工艺参数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选用聚合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当PFS投加量为0.5 g/L、聚丙烯酰胺助凝剂投加量10 mg/L、废水初始p H为8.69时,COD去除率达到29.0%;选用柱状活性炭为吸附剂,当活性炭投加量60 g/L、废水初始p H为7.40、吸附时间120 min时,COD去除率为70.1%,出水COD小于80 mg/L;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煤化工高含盐废水COD。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含盐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其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条件为PAC投加量为1 050 mg/L,PAM投加量为0.8 mg/L,PAM的投加时间在距离PAC投加之后7 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原水COD由4 876 mg/L降至2 436 mg/L,COD去除率达50.04%。  相似文献   

18.
周鸣  许景明  耿丹丹 《广州化工》2014,(10):80-82,91
利用混凝-Fenton法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首先以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处理,然后对混凝后渗滤液进行Fenton氧化。考察混凝剂用量,起始pH值,H2O2/FeSO4·7H2O投加比,Fenton试剂投药量和搅拌速度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法的最佳投药量为1 L渗滤液投加1.5 g PAC和5 mg PAM;Fenton法的最佳条件为:起始pH值为3,H2O2/FeSO4·7H2O投加比为8∶1,Fenton试剂投药量为135 g/L,搅拌速度为150 r/min;各因素对Fenton试验影响大小为:起始pH值Fenton试剂投药量搅拌速度。在最佳条件下,混凝-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可达91.4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PFS)混凝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回灌出水的混凝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混凝条件为:原水pH=5,投加PFS 180mg/L,200 r/min搅拌2 min后投加助凝剂PAM 5 mg/L,100 r/min搅拌15 min,20r/min搅拌10 min后沉淀20 min.在此条件下,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TOC、BOD、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69.25% 、62.44% 、73.5% 、71.82%和58.33%.PFS混凝预处理可有效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运行负荷,为垃圾渗滤液回灌出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Ti/Co-Fe-Cu为阴极,Ti/Ir O_2-Ru O_2为阳极组成无隔膜电解体系,来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考察了该电解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并系统研究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搅拌速度及电解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体系在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同时,也能实现对NO-3-N的无害化去除。室温电解最优工艺条件:电流密度10 m A/cm2、极板间距9 mm、搅拌速度450 r/min以及通电时间3 h,原水COD、NH+4-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83%和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