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1 000 MW机组锅炉,低负荷下的管壁超温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深度调峰背景下,为解决其低负荷稳燃时的管壁超温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燃烧器拉杆和磨煤机组合方式对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影响,摸索出了低负荷运行时屏式过热器控制超温的思路,即低负荷运行时,采取关小两侧燃烧器区域风门开度、开大中间燃烧器区域风门开度的调整方法对燃烧器区域拉杆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500 MW负荷、AEF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下,屏式过热器管壁最高点温度由616.3℃降低至600.5℃,大大提高了管材的安全裕量,保证了低负荷下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对某200MW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管壁温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屏式过热器炉内炉外壁温差,屏过管子沿炉膛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锅炉负荷变化,浓淡燃烧器浓淡比改变,配风方式改变对管壁炉内炉外壁温的影响,试验结果可供判断和解决同类型锅炉超温问题参考。图13表1参4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1台660 Mw超超临界Ⅱ型锅炉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在5种负荷工况下的传热情况进行了模拟,并结合锅炉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对两类屏式过热器的利用系数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炉膛火焰辐射及烟气对管屏的不均匀冲刷导致了管屏壁面传热不均匀;锅炉负荷变化对屏式过热器利用系数的影响很大,在5种负荷工况下,两类屏式过热器的利用系数均随着锅炉负荷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东方百万千瓦机组锅炉管壁超温的问题,以东方超超临界百万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1 000 MW和500 MW负荷的运行试验,研究了管壁温度分布规律及燃烧器拉杆位置和燃尽风配风方式对管壁温度分布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燃烧器(燃尽风)拉杆采取U型配风方式时,将会导致中间区域受热面管壁温度高,管壁温度呈现出"倒U型"的分布规律;开大中间区域燃烧器(燃尽风)拉杆位置,有助于缓解管壁超温。根据该研究成果,解决了某机组高温再热器管壁超温导致再热蒸汽不足的问题,额定负荷下,再热蒸汽温度由优化前的603.4℃提高至优化后的616.9℃;同时,解决了另一机组低负荷下屏式过热器管壁超温的问题,500 MW负荷、AEF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下,屏式过热器管壁最高点温度值由616.3℃降低至600.5℃,大大提高了管材的安全裕量。  相似文献   

5.
卢友艳 《锅炉技术》2004,35(5):29-32
指出大中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屏式过热器的必要性 ,概述了屏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 ,提出了设计质量流速的合理范围以及壁温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总结了屏式过热器在结构设计中的防磨、热膨胀、穿墙密封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中指出了大中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屏式过热器的必要性,概述了屏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提出了设计质量流速的合理范围以及壁温计算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屏式过热器在结构设计中防磨、热膨胀、穿墙密封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电站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壁温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型电站锅炉中,随着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屏式和辐射式过热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直流锅炉和低倍率强制循环锅炉的问世,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管壁温度十分接近其安全极限。为此,作者针对过热器和再热器提出了一种由炉外壁温推算炉内壁温的新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锅炉运行数据,对景德镇4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超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其超温的原因主要是:①炉膛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差;②锅炉运行参数严重偏离设计参数;③锅炉转向室的吸热比设计值高.同时,提出将部分过热屏改造成水冷屏的改进措施,经实际运行表明:改造后低温屏的温度有所降低,该方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主开发并通过检验的热力计算方法和热偏差理论,对不同负荷、不同再热器进口抽汽量下锅炉热力性能变化、受热面工作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研究了在抽汽供热条件下锅炉受热面的工质和管壁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锅炉的过热器安全,但屏式再热器不安全;屏式再热器出口段的壁温超出其设计值且材料长期运行后的性能下降,导致有超温爆管的危险.建议通过增加再热器中间混合集箱或提高屏式再热器材料性能等措施,以保证经抽汽供热改造后的锅炉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0.
前言锅炉炉内管壁温度的测量,是锅炉工业试验和运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光辉指示指引下,我国锅炉技术正在飞跃前进,新的设计如屏式过热器、墙式过热器、直流锅  相似文献   

11.
吴海波  张缦  孙运凯  吕清刚 《动力工程》2012,32(8):586-590,611
根据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现场测试数据并结合以往CFB锅炉传热系数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屏式受热面烟气侧的传热模型,包括辐射传热模型和对流传热半经验公式.利用该模型对某300MWCFB锅炉在94%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炉膛内屏式受热面的传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屏式受热面管间节距、炉膛温度、工质温度、壁面黑度及烟气速度等因素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速度、炉膛温度和壁面黑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大,所建立的传热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主要因素对CFB锅炉屏式受热面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管式换热法的原理及其优点,基于流动与换热准则关联式,分析比较了套管换热装置的换热特性、阻力特性;利用传热单元数ε-NTU法研究探讨了套管顺、逆两种形式的换热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管式换热法的经济性。研究表明,管式换热法适宜长距离水源条件,应用范围广;套管装置换热Re数高,对流换热系数大50%,但流动阻力为普通换热方式的2~3倍;管式换热形式分为逆流与顺流两种,其中逆流较顺流可减少20%的套管换热面积或长度;另外,套管换热装置比普通换热方式需增加60%的换热管耗材量。  相似文献   

13.
带插入件管状换热器的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对托入件换热器进行计算,包括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和结构尺寸的计算,并对运算过程中所涉及的大量图表、资料实行公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压力倾斜光管水动力及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试验台上对外径38.1 mm,壁厚7.2 mm,倾斜角度26.21°的光管进行了水动力及传热特性试验研究,以确定是否会发生壁温飞升、传热恶化及汽水分层等现象,并对该类型螺旋管圈水冷壁在实炉运行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以验证在试验台上得到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以及低负荷工况,倾斜光管壁温正常,未超过金属的许用温度;但是在拟临界点附近,管壁对工质的对流传热系数减小,发生传热恶化现象;如果管壁热负荷较高,管壁温度将发生飞升,可能会引起爆管.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传热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以往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研究成果,建立了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并对辐射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某CFB锅炉在100%负荷条件下的炉膛传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影响该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受热面结构尺寸、床层温度Tb、工质温度Tf、工质侧传热系数af以及壁面黑度εw等.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出以上因素对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有机热载体供热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人们对其安全性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国内针对有机热载体供热系统的研究不足,相关的设计标准也不够齐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结合项目实践和与国外一些公司合作的经验,对液相有机热载体供热系统设计提出若干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rmoelectric-generator with linear phenomenological heat-transfer la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element thermoelectric-generators, assuming heat-transfer irreversibilities which obey the linear phenomenological heat-transfer law Q ∝ (ΔT−1),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by combining finite-time thermodynamics with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power, efficiency and working electrical-current are described by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冷器现状,提出了新型中冷器板芯模型,并进行了蒸汽凝结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中冷器板芯能有效提高传热能力,为进一步研究中冷器新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流换热系数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流换热系数是求解伴有表面对流换热的热传导问题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新方法。此方法是以传热学中非稳态导热求解法中的数学分析法-集总参数分析法为基础设计的,特定环境下的对流换热系数测定方法。本文全面分析了各因素对流换热系数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此方法简便可靠,在一般条件下,误差不超过1.6%。  相似文献   

20.
The thermoeconomics of endoreversible heat engines has been studied based on the linear phenomenological heat-transfer law [i.e., the heat flux Q ∝ Δ(1/T), where T is the absolute temperature]. Analytical formulae for profit, the maximum prof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efficiency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