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能量为目标函数,探讨了液体发射药配方设计的最优化数学模型,使液体发射药配方设计问题转变为以爆温、水含量等为约束条件的极值问题,得出了以HAN—TEAN-水为体系的液体发射药爆温低、火药力高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最优化原理建立了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的配方优化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计算了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最佳能量特性配方组成,并作出了以硝酸三乙醇胺为燃料的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等火药力、等爆温的配方关系图.本文中的配方设计方法和给出的配方关系图对液体发射药的配方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最优化原理建立了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的配方优化设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计算了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最佳能量特性配方组成,并作出了以硝酸三乙醇胺为燃料的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等火药力、等爆温的配方关系图.本文中的配方设计方法和给出的配方关系图对液体发射药的配方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在复合射孔理论模型的研究中,国内外各石油公司及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火药的爆燃机理、岩石的压裂机理和裂缝的生成方面,但对于压裂火药燃烧结束后剩余高能气体及上部压井液体的水击压力对地层的作用研究较少的问题,研究了复合射孔过程中压裂火药爆燃结束后压井液及爆生气体对地层的作用特性,推导了高能气体作用下的压井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了一个火药爆燃结束后井底压力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复合射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井底压力变化、压井液体的水击作用、对地层的脉冲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计算实例分析表明,压井液的水击及爆生气体的脉动作用对复合射孔的作用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三氯化钛为氧化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和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快速制备超细纳米氧化钛。对燃烧法制备氧化钛的燃烧剂用量、煅烧温度进行考察。经XRD,IR,UV,SEM等技术表征,得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钛不经煅烧和洗涤纯度很高。此方法制备氧化钛只需20~30min,样品质量轻。  相似文献   

6.
运载能力是火箭的核心性能指标,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大都采用高性能的双组元推进剂,推进剂的使用及剩余量控制对运载能力和运载效率影响很大,特别是入轨级。针对目前火箭常用的高性能双组元推进剂,利用系统对推进剂混合比偏差的调节能力,研究了3种控制模型(等概率耗尽模型、等质量剩余模型、最优剩余模型)及其对运载能力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模拟打靶及飞行数据对比,发现相较传统的氧燃推进剂等比例剩余控制策略,对于高混合比的氢氧推进剂,氧化剂和燃烧剂在非等比例剩余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推进剂剩余量,提升运载能力,等质量剩余和最优剩余差别较小,在工程上可以采用更简单的等质量剩余控制推进剂剩余量。  相似文献   

7.
首次以离子液体溴盐中间体和质子酸为原料、以双氧水为氧化剂、以二氯化碳为除溴剂、通过化学氧化反应合成8种季铵类离子液体.用核磁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离子色谱、pH计和卡尔费休水份滴定仪分别测量产品中的溴杂质、残留酸和水的含量,用能斯特方程计算无法准确测量的溴离子的浓度.将化学氧化法和离子交换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离子交换法相比,化学氧化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和产品收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燃烧剂,硝酸铜为氧化剂,燃烧法快速合成铜的氧化物.通过改变燃烧剂的用量制备氧化铜、氧化铜与氧化亚铜的复合氧化物和氧化亚铜.对所制样品进行XRD、电镜表征.改变燃烧剂与硝酸铜的摩尔比制备出铜的不同氧化物,其形貌也各不相同.以氧化铜与氧化亚铜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甲基蓝溶液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实验,同时对光催化条件进行考察:pH值、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时间等条件对光催化的影响,得出氧化铜与氧化亚铜的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条件为:pH=7,催化剂用量为0.6 g/L,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硝酸羟胺液体发射药在再生式密闭爆发器中的喷射燃烧实验.实验采用固体火药以不同的点火压力启动再生式活塞并点燃液体发射药,同时获得了燃烧室和贮液室内p-t自线.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发射药在再生式密闭爆发器中10-15MPa点火压力条件下可靠点燃并稳定燃烧,压力梯度和动态活度曲线与固体火药密闭爆发器中的燃烧规律相似,预示了液体发射药应用于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可能性,对液体发射药燃烧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摆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量火药脉冲助推器冲量的实验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摆试验测量火药脉冲助推器冲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对火药脉冲助推器的冲量测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燃爆压裂火药爆燃加载速率快、措施安全与裂缝规模难以平衡的问题,基于对成熟火箭推进剂配方的深入考察,借助密闭爆发器、燃速测试仪、落锤仪、摩擦感度仪和差热分析仪等实验设备,筛选优化了延迟长脉冲燃爆压裂火药配方,测试并得到了其从低压到高压的燃速图版,评价了其爆燃加载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燃爆压裂火药,该延迟长脉冲火药燃速更低、持压时间更长,且具有较强的耐撞击、摩擦和高温性能,适用于深层、超高压地层油气井.在20℃下测试,延迟长脉冲火药在7 MPa下爆燃加载持压时间78.1ms,为传统燃爆火药的2.12倍;45~70MPa超高压环境下燃速36.4~39.5mm/s,低于传统燃爆火药燃速一半,可有效提高燃爆压裂火药最大装药量、扩大裂缝延伸长度和破裂规模.  相似文献   

12.
复合射孔施工中,高能气体与压井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井底压力和压裂效果,准确设计压井液高度及深入研究运动机理是复合射孔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目前复合射孔理论研究中,对上部压井液运动研究较少的问题,介绍了复合射孔过程中压井液从火药点火到压裂完成的运动特性,推导了高能气体作用下的压井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分别对复合射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井底压力变化、压井液体上移、损耗能量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从而拓展了复合射孔井底压力效果的判断方法.计算实例分析表明,压井液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层间储有液体的双层圆柱壳水弹性振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研究计算了双层圆柱壳刚度阵、质量阵及其水弹性动力特性,给出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和任意动载荷下的动位移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普通内弹道理论基础之上,分析研究了大剂量钝感发射药的燃烧规律,建立了对应的燃烧速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双35mm高炮系统的内弹道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内弹道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简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因此,可以用于钝感火药的理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分析,本文还给出了引进的双35高炮内弹道设计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15.
热声转换和脉动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介绍热声转换机理及其在燃烧中的应用(即自激脉动燃烧),并对脉动燃烧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进行了综述。实践证明,气流脉动不但能够提高传热系数,而且能提高氧化剂与燃烧剂的混合速率,大大增加燃烧强度,有利于降低燃煤时的烟尘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应用热声转换技术制造的脉动燃烧装置,结构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硝酸羟胺液体发射药在再生式密闭爆发器中的喷射燃烧实验.实验采用固体火药以不同的点火压力启动再生式活塞并点燃液体发射药,同时获得了燃烧室和贮液室内 p—t 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发射药在再生式密闭爆发器中10~15MPa点火压力条件下可靠点燃并稳定燃烧,压力梯度和动态活度曲线与固体火药密闭爆发器中的燃烧规律相似,预示了液体发射药应用于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可能性,对液体发射药燃烧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垫带式输送机设计原理及基本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完善水垫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对其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润滑理论对水垫带式输送机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推导出水垫带式输送机的水垫雷诺方程.以水垫雷诺方程为基础,系统地分析水垫压力、水泵压力、工作液体流量和阻力、盘槽啧嘴布置等水垫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参数,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原则和方法.研究表明:水垫带式输送机的承载能力是由动压效应、挤压效应、加质作用3部分组成;由于挤压效应的存在,输送机在间断和不均匀给料的工况下仍可正常工作;最佳的啧嘴布置方案是采用不等排距、不等孔距、不等流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外层药弧厚与药片弧厚之比、内外层火药燃速比、发射药外层火药力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某型迫击炮对片状变燃速发射药试样进行了实际弹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参数进行有效预估;在兼顾膛压和初速的...  相似文献   

19.
火药燃烧平衡组成计算中的最优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最小自由能法,探讨了火药燃烧平衡组成计算中的最优化数学模型.火药燃烧平衡组成问题转为带约束条件的极值问题.得出火药燃烧最优平衡组成.  相似文献   

20.
以生活污水厂的生物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式反应装置,通过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建立处理过程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动力学模型.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及氧化剂含量等条件对生物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0~440℃、反应压力为29 MPa、停留时间为300 s、氧化剂过氧比为300%的反应条件下,生物污泥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通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的出水COD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在26 MPa时,反应活化能为89.3 k J/mol、指前因子为2.84,该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偏差在±6%范围内,说明所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反应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