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我国城市地铁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不熟练,缺乏大量的工程建设经验,近年大量的地铁隧道施工中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收集2003—2011年我国地铁隧道施工事故数据资料,考虑事故的发生时间、事故类型、出现位置及死亡人数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特征,并从每年度的事故次数及死亡人数研究了事故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我国地铁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有针对性提出了控制和减低事故发生的对策与建议,研究工作将为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实施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并为我国地铁建设事故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文章通过对2005?2016年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进行分类统计,从事故类型、发展趋势、地域分布特征及与建筑从业人数、投资关系等方面对事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近12年来我国较大及以上建设工程施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波动都很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五类主要事故类型中,触电及起重伤害事故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低发生率,高处坠落事故一直占据一半以上的大比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地域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以及西南地区;我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与事故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总量越大、经济增长越活跃、基础建设需求越大,对应地区的建设工程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与事故起数也越大;建筑从业人数和事故发生起数存在正相关性,而建筑投资与事故发生起数呈相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2004—2018年间71例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案例研究,发现地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微小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因子与风险主体状态及风险响应机制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这些耦合作用使得风险系统所积蓄的风险能量突破安全阈值,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上述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以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耦合机理为研究对象,基于PSR-IAHP模型,分析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发生的致因因子(P)、风险主体所处的状态(S)、风险管理响应(R)三者间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理,构建了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耦合体系并进行了权重分析和计算。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以坍塌事故发生次数为特征指标,以风险耦合体系的11个指标为因素序列,以灰色关联度计算为基础,提出风险耦合度模型并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影响地铁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3个子系统及各因素序列间确实存在耦合作用,且多为“强耦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坍塌风险断层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具有高发性和危害性的事故之一,为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对隧道施工进行塌方风险因素评价,给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因素,从工程地质、自然条件、勘察设计、施工技术、管理这5个方面,构建隧道施工塌方风险3级1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新疆地区某隧道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影响该隧道施工塌方的主要4个风险因素为:爆破扰动、围岩条件、偏压情况和超前地质预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
蒋向阳 《四川建材》2015,(2):171-172
在西南地区常遇到岩堆体这种特殊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带来困难。分析了岩堆体形成机理和工程特征,探讨了岩堆体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及其对应的工程措施。为隧道施工中岩堆体诱发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隧道的大量修建,隧道施工造成地表建筑物损坏事故日益增多,如何确定其变形控制标准与损坏等级划分,评估隧道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损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表变形引起的建筑物损坏实例统计分析,提出了建筑物倾斜损坏等级与裂缝损坏等级的比值,用于判断建筑物损坏类型,并对其沉降变形反应特征控制参数与损坏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建筑物损坏变形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隧道施工引起邻近建筑物影响评估方法,为确定隧道施工地表控制参数及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事故快报为依据,对2008年~2011年共48个月的全国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指出高处坠落、坍塌和物体打击仍然是各种类型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中发生率最高的。这三类事故的累计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部事故的78.74%和78.40%,是建筑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监控对象。对上述三种主要事故类型的时间分布和事故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曹文文  袁波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2):116-117,123
使用LS-DYNA程序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爆破施工对其上方的输油管道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文中对各种材料采用了适当的本构关系(及状态方程)和适当的网格类型,并考虑了炸药卷环向不耦合的影响。通过对两种爆破施工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和比较,为爆破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本文从隧道施工的特点入手,介绍了隧道施工常见的事故类型,简要分析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重点阐述了对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福江 《建筑安全》2008,23(9):34-36
根据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各类事故的统计结果,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事故从事故类型来看,隧道坍塌为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总数占了公路建设事故的一半以上。所以,如何做到隧道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是所有工程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隧道施工的各个工序入手,逐项对隧道的安全支护技术做了分析,对隧道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时,需进行风险指标选取及相应评估取值,目前对曲线型隧道内各类型交通事故的风险评估还处于空白。本文对撞击隧道壁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所需的风险指标和相应评估取值进行了研究,得出风险指标应为车辆行驶速度、隧道平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三项。其中曲线型隧道内车速对严重事故的影响要大于轻微事故,车速越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也就越大,但是危险性与车速并不成线性关系。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而降低,曲线半径低于400 m的路段其交通事故率要比曲线半径大于1 000 m的路段至少高一倍。当路面附着系数Fp35时,交通事故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铁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控制塌方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塌方风险进行研究,而风险评价为风险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塌方事故的特点,对塌方事故进行危险源辨识,将塌方的致险因子归纳成“人-机-环境系统”,人子系统、机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子系统及指标之间的联系数,根据各个子系统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结合权重及评价分值,最终评价出子系统、系统的风险等级,为建设单位避免地铁隧道施工塌方风险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闫亚杰  雷宏刚 《山西建筑》2005,31(19):12-14
在回顾20世纪钢结构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钢结构事故的类型,并从设计、制作、安装三个阶段,分析了钢结构事故的原因,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以供设计、施工、使用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的风险评估不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联系,事实上,风险事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如何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联系,对工程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研究风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对冻结法施工中一些常见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例如冻结壁薄弱和冻结管断裂等事件之间的联系,建立冻结法施工风险事件关联表。采用关联度及关联概率对工程实例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施工总体风险进行关联性评估。结果表明,该工程的风险等级为四级,需要进行风险控制,其中开挖施工的风险最大,冻结管施工的风险最小,风险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比较一致。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的特点,对高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类地铁建设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的工程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负面后果。为提升我国的地铁建设安全、揭示地铁建设事故发生的特征与规律,基于统计学的视角,对我国2001—2020年期间发生的336起事故,从时间、地域、事故类型、事故工程性质、事故严重程度等维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地铁建设事故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且事故分布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事故类型以坍塌为主但逐渐多元化;不同于海因里希法则的事故三角形,我国地铁建设事故总体呈沙漏型分布。最后围绕上述统计发现,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启示,如在事故高发时段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确定重点防控的事故类型、根据事故类型风险等级进行精细化的预案管理,以及构建全国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库以加强事故的检测与预防等。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的高速发展致使沿线城市房建工程事故易发。为了探究区域事故规律,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10~2019年间1795 起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政府官网等途径采集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房建工程事故案例,运用柱状图、折线图和数据地图等对事故案例进行统计;结合事故数量与伤亡人数,分析事故等级类型、时间和空间分布等统计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地区房建工程事故具有一定的区域发生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控建议。对长江经济带地区房建工程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全国 《山西建筑》2007,33(23):213-214
从建筑材料、人的因素、管理问题三方面对造成质量事故的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及分类,阐述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所需的资料,并总结了事故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促进一些城市地铁的建设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国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通过文献查阅、施工单位访问、网络搜索、专家访问等方式,对我国内地 2003~2017 年近 15 年间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 322 起事故,按照不同事故类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地理环境、历年天气等因素,揭示数据反映出的事故规律;比较不同省市死亡人数占伤亡人数比重,分析其与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分析当前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并结合福州某工区的地铁施工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