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液力缓速器作为重要的车辆辅助制动装置,其对整车制动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根据液力缓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制定液力缓速器对整车制动稳定性影响评价指标,选取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和加装缓速器之后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β曲线)作为定性分析指标,分析液力缓速器对整车制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通过调节液力缓速器制动力矩可以达到车辆制动中β曲线逼近I曲线,更充分利用液力缓速器的缓速制动力矩,降低行车制动的负担,且尽量降低缓速器的使用对行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对整车制动性能影响的研究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此类设计研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2016,(2):121-128
液力缓速器是矿用自卸车重要的辅助制动机构,对整车制动力分配及制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DFD30T矿用自卸车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MESim搭建了缓速器制动整体模型,并在不同工况下对缓速器进行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液力缓速系统的制动性能。通过缓速器制动与行车制动的匹配性研究及联合制动仿真分析,可以看出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对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整车制动性能及行驶的安全性等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液力缓速器在下长坡时的持续制动能力,介绍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上的安装与匹配;构建一种液力缓速器试验平台,进行缓速器制动特性试验和缓速器持续制动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时,需适当加大整车散热能力,才能保证液力缓速器稳定的持续制动性能,对液力缓速器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广泛采用雷诺时均法模拟液力缓速器时容易忽略湍流涡旋、扩散等细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涡模拟法并同时使用SIMPLEC算法和滑移网格模型,对全充液工况液力缓速器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确定了涡旋、回流出现的位置,得到了内流场速度和压力的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制动力矩值。得到的制动力矩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使用大涡模拟法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性能预测是准确有效的,其可以为液力缓速器内流场的设计研究和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力传动系统方案的评价需采用多目标评价模型,传统的模糊评价方法在确定模糊判断矩阵时都需评价者在评语集标尺上打模糊分,为避免主观依赖性,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直接通过对各方案评价指标的一致无量纲化处理构造模糊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关于上层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结合专家咨询表计算各指标权重,确定各方案的模糊层次法总评价值,进而对越野车动力传动系统备选方案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射机枪高速自动机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主元分析法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组合权值,并通过灰色评估原理进行组合评估的方法。确定高速自动机指标体系后利用主元分析法对某8种型号高速自动机各指标属性值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并确定客观权重,采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并进行组合权重计算,最后结合灰色评估矩阵得到各型号高速自动机性能评估结果。避免了传统灰评估主观性太强的弊端。评估结果与实际使用表现相符,为高速自动机性能评估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借助整车转毂试验台架评价液力缓速器持续制动性能的方法,对整车合理匹配液力缓速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车辆受力的数学模型,液力缓速器的辅助制动、行驶阻力以及行车制动的子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组建了重型车辆制动性能的仿真模型,其仿真包括重型车辆在平路和下长坡时分别利用液力缓速器以及液力缓速器与发动机联合作用下车辆从运行到停止的制动距离,制动速度和制动时间的变化,从而证明了重型车辆在液力缓速器与发动机联合作用下的制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8):1283-1288
重型车辆在崎岖山路或下长坡行驶时,可以通过控制液力缓速器实现恒力矩制动特性达到稳定行驶的目的。针对液力缓速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高制动力现象,提出一套液压控制系统,实现缓速器恒力矩制动性能。这套控制系统通过考虑缓速器充液率、排油阀开度和内腔油压,采用液力计算法解决液力缓速器建模的液力损失问题。并基于整车制动仿真和微分先行增量式PID(DFIPID)控制策略仿真,建立液力缓速器液压控制联合仿真的模型,得到在较高充液率情况下,排油阀开度和内腔油压的变化规律,最终实现恒力矩制动性能的控制。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在较高充液率的前提下,需要调节排油阀的开度来保证液力缓速器较高强度的恒力矩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某企业生产的液力缓速器产品为参考样机,建立了流场计算三维几何模型,基于CFD平台对缓速器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由数值计算结果可知,循环圆流道内出现壁面脱离现象,弦面内产生不利于产生恒定制动转矩的涡旋。为提高缓速器的制动性能,对叶片倾角进行敏感度分析并提出不同优化方案,通过束流理论计算和流场数值模拟确定了最佳倾角值。通过对优化前后不同转速下制动力矩的对比,表明优化后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工程机械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机械从设计、装配到使用有一个实现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了多种与机械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这些评价指标,有利于决策者把握重点,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结合工程机械特点,建立影响机械质量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结构,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提出了隶属度和权重系数的分配方法,通过对某型工程机械的质量评价,对评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定量化综合评价起重机主梁维修方式的计算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的综合评判矩阵,定量分析评价因素层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一种正负指标的隶属函数构建方法,建立了规范的隶属矩阵,有效消除了将定性因素定量表示时产生的影响,进而采用评价因素的权重集与隶属矩阵逻辑相乘的方式,计算出每种维修方式的综合评价值,以反映每种维修方式对主梁的适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牛清娜  杨立洁  宋辉 《广西机械》2013,(12):246-248
机械设备的维修策略主要有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形成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机械设备维修策略的选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机械设备的最优维修方式,最后通过实例证明,模糊层析分析法能有效的解决机械设备维修策略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群组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电梯控制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控制柜的整体性能,建立了电梯控制柜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群组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评判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各技术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电梯控制柜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电梯控制柜的评估,验证了该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振动压路机性能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振动压路机性能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对液力缓速器在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常见布置方式进行总结,并结合液力缓速器相对于变速机构前置、中置与后置型,针对结构特点、制动特性、拆装维护性等方面进行不同布置方式优缺点的分析比较。基于某型双循环圆液力缓速器,研究了液力缓速器前置与后置型对制动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后置型液力缓速器具有良好的制动特性,前置型液力缓速器低挡位输出制动转矩优于后置型,其整车低速制动特性也优于后置工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飞机液压泵故障难以准确预测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的飞机液压泵故障预测方法。根据液压泵的工作机理及形成机制,分析液压泵在运行过程中的几种常见故障形式,得到液压泵常见故障模式和故障因素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故障预测中的各项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液压泵的故障进行预测。以某型飞机液压泵为具体研究对象,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飞机液压泵故障预测的效能,对其他航空设备的故障预测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机床造型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工业设计基本原理,建立机床造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机床造型质量评价因素集以及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向量。然后通过单因素模糊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各机床造型质量的等级。引入评价尺度集,进一步细致划分造型质量等级。以4台数控机床为评价实例,说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用于机床造型质量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Several incoming orders must be considered and evaluated in terms of many different conflicting criteria for acceptance/rejection in a make-to-order manufacturing system, leading to a large set of subjective or ambiguous data. Hence,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decision quality.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 structure composed of two phases is proposed to manage incoming orders. At the first phase, the new arriving orders a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ir due dates and material arrival times. At the second phase, a novel hybrid methodology consisting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erforma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is presented for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of the first phase accepted orders based on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capacity. In this study the rating of each alternative regarding different criteria (throughout the TOPSIS technique) is described by means of linguistic variables. Furthermore we apply fuzzy AHP methodology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evaluation criteria. At the e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20.
The quality and delivery performance of a typical company depends largely on the capability of its supplier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for a company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existing supplier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supplier evaluation is rather complex when a group of decision makers responsible for these suppliers are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Evaluating decisions requiring the elicitation of vague and imprecise linguistic information expressed in fuzzy terms. For this purpose, a hybrid fuzzy group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is proposed, integrating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nd the fuzzy preference-ranking-organization-method-for-enrichment-of-evaluation (PROMETHEE)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PROMETHEE GDSS) method. F-AH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multiple criteria while F-PROMETHEE GDSS is applied for the final ranking of suppliers from a group decision viewpoint. The approach advances the supplier evaluation context in two aspects. First, it treats each decision maker uniquely in terms of the preference function and threshold levels. Second, it provides rapi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ms through video conferencing. The hybrid approach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uppliers of a dairy compa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