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电信号是皮层神经元发放的电信号在电极处叠加的产物,结合肌电信号,可反映生物体所处的睡眠觉醒状态。影响神经元放电的因素均可能影响睡眠觉醒调控。大量证据显示,神经递质经神经环路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调节突触后神经元放电,这是经典睡眠觉醒调控理论的环路基础。除神经突触外,神经元电活动还可受细胞外环境影响,狭窄的细胞外间隙中富含神经活性物质,其中细胞外多种离子浓度变化可直接调节神经元膜电位、动作电位发放及递质释放。单一神经元电活动改变的叠加最终将反映全脑状态的转换。前沿研究提示,细胞外离子组合可调控睡眠觉醒及运动行为。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细胞外离子微环境调控睡眠觉醒的生理机制与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2例睡眠障碍受试者按排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76)和对照组(n=76)。研究组用曲唑酮50 mg/d,治疗8周;对照组用佐匹克隆7.5 mg/d,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6周、8周末分别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病人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比较两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PSQI、PHQ-9、GAD-7总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总睡眠时间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入睡潜伏期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19.73%,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唑酮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能有效地延长总睡眠时间,佐匹克隆能有效地缩短入睡潜伏期。据此,佐匹克隆安全性优于曲唑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4例,单一组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联合组采取阿戈美拉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单一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HAMD评分、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惊恐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 治疗方案也不十分成熟。本文综述了惊恐障碍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大学隐形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及疏导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基是建立在隐形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大学应该通过组织的学习来获取大量的隐形知识,再通过隐形知识在组织内的交流与转移,形成隐形知识共享,使组织内部的隐形知识得到全面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但大学隐形知识共享往往要受到知识本身的特性、教师的价值观点、社会传统文化、个体心理特质和大学组织结构等多方面障碍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采取构筑大学内部知识网、实施完善的激励机制、降低人员知识差异、改变大学内部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推进知识团队学习等策略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自行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三孔式排骨床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主客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睡眠舒适性评价,测试结果满足性能要求。利用人体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三孔式排骨床与普通板床进行科学对比分析,记录两种睡姿下的人体全身压力分布数据,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主观舒适性评价数据。数据显示三孔式排骨床相比较普通板床,最大压力降低19.6%,平均压力下降2.4%,接触面积增大5.3%,总压力增大3.3%,人体纵向压力与接触面积分布曲线比较合理,表现为背部、臀部与脚部等骨突部位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局部压力大幅度降低,腰部与腿部获得了足够的支撑,主观舒适评价级别提高两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孔式排骨床架极大地降低了局部压力,增大了全身接触面积,通过分散局部压力,降低了人体骨骼突点的支撑压迫感,改善了局部肌肉的舒适度,纠正了脊柱排列方式。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三孔式排骨床架的睡眠舒适性,为今后床具设计的舒适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血脑屏障转运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策略探讨与展望#b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维持脑内部稳态和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BBB的特殊结构使大分子和亲水性物质必需由BBB上的物质转运体介导进入脑内。同时,BBB上的外排转运体还能将一些内、外源性物质排出脑内。本文介绍了一些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药物密切相关的一些BBB转运体,诸如ABC转运体、葡萄糖转运体、转铁蛋白受体、胰岛素受体等,综述内容包括它们的功能、分布、与CNS疾病的关系、与CNS药物的关系以及影响它们表达的因素等。阐明这些要素对促进CNS药物经BBB转运入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为探究某些CNS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主要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调控的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便捷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相关研究和治疗,其在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调控、抑郁、焦虑、谵妄、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上都有相关研究证实。临床科室如神经内科、康复科、疼痛科等多学科都广泛运用无创神经调控这一技术,但其在围术期的应用较少,尤其是针对全麻患者术后睡眠功能紊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是术后一个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术后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长明显缩短等,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功能更容易受影响。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涉及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患者整个围术期甚至出院后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自行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三孔式排骨床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主客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睡眠舒适性评价,测试结果满足性能要求。利用人体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三孔式排骨床与普通板床进行科学对比分析,记录两种睡姿下的人体全身压力分布数据,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主观舒适性评价数据。数据显示三孔式排骨床相比较普通板床,最大压力降低19. 6%,平均压力下降2. 4%,接触面积增大5. 3%,总压力增大3. 3%,人体纵向压力与接触面积分布曲线比较合理,表现为背部、臀部与脚部等骨突部位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局部压力大幅度降低,腰部与腿部获得了足够的支撑,主观舒适评价级别提高两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孔式排骨床架极大地降低了局部压力,增大了全身接触面积,通过分散局部压力,降低了人体骨骼突点的支撑压迫感,改善了局部肌肉的舒适度,纠正了脊柱排列方式。主客观评价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三孔式排骨床架的睡眠舒适性,为今后床具设计的舒适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高效数控加工实现的途径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现阶段企业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方面的实际出发,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从产品的生产管理、设计研发与制造模式、工艺的信息化建设、数控加工工艺与程序的编制及管理、数控人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高效数控加工实现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切割球囊(CBA) 和切割球囊联合血管内放射(IBT) 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 R) 的可行性, 并比较两组的疗效。方法 对41 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47 处病变随机分成3 组, 对照组12 例14 处病变,仅以普通球囊扩张治疗;CBA 组14 例15 处病变,主要以切割球囊治疗;CBA +IBT 组15 例18 处病变, 以切割球囊联合血管内放射治疗为主。随访6~8 mon, 观察终点为观察期间出现心绞痛(AP) 伴随同以往相似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MI)、目标血管病变处的血运重建(TLR)、非目标血管病变处的血运重建等(N TLR)。如无以上情况, 则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对比3 组的参照血管直径(RVD)、最小管腔直径(MLD)、即刻所得(AG)、后期丢失(LL)、丢失指数(LI) 等参数, 并观察其再再狭窄(RRS) 的情况。结果 3 组的AP、MI、TLR、N TLR的发生率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BA组和CBA +IBT 组的LL、LI、RRS 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CBA 组的AG 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BA 和IBT 均能有效的防治IRS, CBA 的疗效似更优于CBA +IB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17)或者文拉法辛缓释剂(n=71)治疗8周,疗效判定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评分减分率及HAMA评分来评定。对所有患者及169例正常对照组接受5-HT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5-HTT各基因型(SS、LS、LL)及等位基因(S、L)在GAD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T各基因型患者基线时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2,P=0.949)。所有患者中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8,P=0.47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0,P=0.81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5,P=0.036),LL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值显著高于SS和LS基因型。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GAD发病的易感性之间可能无直接关系。5-HTT基因多态性和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不相关,但LL基因型的GAD患者接受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SS和LS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评价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血塞通片 为对照, 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 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血塞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 总有效率为82. 1 %, 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 2 %, 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的各种症 状, 对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6. 6 %, 在治疗1 周 后, 对中医证候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 组(P<0. 01), 随着疗程的延长组间差异逐渐缩小, 治疗4 周后, 对中医症状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血塞通滴丸的起效 时间缩短, 起效迅速, 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 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粪常 规, 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结论: 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安全、 有效、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利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中慢代谢型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入排标准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患者,临床药师根据基因类型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用药建议。对于快代谢型患者,建议继续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对于中慢代谢型患者,建议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出院12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对比接受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组和未接受临床药师建议维持原方案使用氯吡格雷组,两组之间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在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00例患者中,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快代谢型患者83例,占41.50%;中代谢型患者74例,占37.00%;慢代谢型患者43例,占21.50%。临床药师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用药建议,200例患者中有124例患者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总体采纳率为62.00%。其中,快代谢型患者临床药师意见均被采纳,而中慢代谢型患者临床药师意见采纳率仅为35.04%。12个月之后对117例中慢代谢型患者进行随访,失访23例,最终随访的接受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组(n=32)与维持原方案使用氯吡格雷组(n=62),两组之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可以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对于中慢代谢型患者,替换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未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对机械制造过程中设备维修检测策略进行了论述,其内容包括:建立与设备技术特性相适应的监测诊断体系统;提高监测维修人员业务素质;建设与单位设备、财力相适应的维修检测环境和硬件平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检测与诊断技术。对先进表面工程、先进加工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在机床再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为机械制造企业建立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设备监测维修体制和设备再制造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