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标签文本分类是一项基础而实用的任务,其目的是为文本分配多个可能的标签。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标签关联模型,以结合标签的信息来学习文本的语义表示,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性能。通过改进标签关联的建模和文本语义表示来推进这一研究方向。一方面,构建的层级图标签表示,除了学习每个标签的局部语义外,还进一步研究多个标签共享的全局语义。另一方面,为了捕捉标签和文本内容间的联系并加以利用,使用标签文本注意机制来引导文本特征的学习过程。在三个多标签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本语义匹配指基于给定的文本判别文本之间的语义关系。针对该任务,现有模型的信息编码未考虑利用除汉字字符外的潜在语义信息,且在分类时未考虑标签信息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使用汉字形音义多元知识和标签嵌入的文本语义匹配方法。首先,通过信息编码层对汉字的形音义的多元知识进行编码;其次,通过信息整合层获取融合汉字形音义多元知识的联合表示;然后,经过标签嵌入层利用编码后的分类标签与汉字形音义的联合表示生成信号监督标签;最后,经过标签预测层获取文本层面与标签层面的联合信息表示,进而对文本语义关系进行最终的判别。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模型优于多个基线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层次标签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每个文档需要被正确分类到对应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标签中。然而在标签集中,由于标签包含的语义信息不充分,同时被归类到深层次标签的文档数量过少,深层次标签训练不充分,导致显著的标签训练不平衡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深层次标签辅助分类任务的层次标签文本分类方法(DLAC)。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深层次标签辅助分类器,在标签语义增强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本特征与深层次标签对应的父标签结点(即浅层次标签的丰富特征)来提升深层次标签的分类性能。与11种算法在三个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深层次标签的分类性能,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林呈宇  王雷  薛聪 《计算机应用》2023,43(2):335-342
针对弱监督文本分类任务中存在的类别词表噪声和标签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标签语义增强的弱监督文本分类模型。首先,基于单词上下文语义表示对类别词表去噪,从而构建高度准确的类别词表;然后,构建基于MASK机制的词类别预测任务对预训练模型BERT进行微调,以学习单词与类别的关系;最后,利用引入标签语义的自训练模块来充分利用所有数据信息并减少标签噪声的影响,以实现词级到句子级语义的转换,从而准确预测文本序列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最先进的弱监督文本分类模型LOTClass相比,所提方法在THUCNews、AG News和IMDB公开数据集上,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29、1.41和1.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识别网络文本中的价值观倾向,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标签语义知识实现价值观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策略。首先基于价值观理论体系,构建了价值观知识图谱;然后构建了价值观多标签文本分类数据集;最后提出了融合标签语义知识的价值观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通过两种方式融合价值观标签的语义知识。其一,利用标签语义信息进行文本表示学习,获得每个标签对于文本中不同词的重要程度;其二,利用标签的语义知识,计算标签与文本的语义相似度,并与分类模型结果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价值观多标签分类问题,尤其可以缓解“尾标签”问题,最终在top@1结果上达到62.44%的精确率,在top@3上达到66.92%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6.
朱旭东  熊贇 《计算机工程》2022,48(4):173-178+190
图像多标签分类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图像识别、检测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现有图像多标签分类方法无法有效利用标签相关性信息以及标签语义与图像特征的对应关系,导致分类能力较差。提出一种图像多标签分类的新算法,通过利用标签共现信息和标签先验知识构建图模型,使用多尺度注意力学习图像特征中目标,并利用标签引导注意力融合标签语义特征和图像特征信息,从而将标签相关性和标签语义信息融入到模型学习中。在此基础上,基于图注意力机制构建动态图模型,并对标签信息图模型进行动态更新学习,以充分融合图像信息和标签信息。在图像多标签分类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最优算法MLGCN,该算法在VOC-2007数据集及COCO-2012数据集上的mAP值分别提高了0.6、1.2个百分点,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方向,它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是从文本内容中获取信息,并且按照一定的标签体系或标准将文本内容进行自动分类标记。相比于单一标签文本分类而言,多标签文本分类具有一条数据属于多个标签的特点,使得更难从文本信息中获得多类别的数据特征。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又是其中的一个特别的类别,它将文本中的信息对应划分到不同的类别标签体系中,各个类别标签体系又具有互相依赖的层级关系。因此,如何利用其内部标签体系中的层级关系更准确地将文本分类到对应的标签中,也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卷积网络信息融合的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BERT模型对文本信息进行词嵌入,接着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增强文本信息的语义特征,然后利用不同卷积核对文本数据特征进行抽取。通过使用阈值控制树形结构建立上下位的节点间关系,更有效地利用了文本的多方位语义信息实现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任务。在公开数据集Kanshan-Cup和CI企业信息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宏准确率、宏召回率与微F1值3种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主流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在挖掘标签的关联信息和提取文本与标签之间的判别信息过程中存在不足,由此提出一种基于标签组合的预训练模型与多粒度融合注意力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通过标签组合的预训练模型训练得到具有标签关联性的文本编码器,使用门控融合策略融合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词向量得到词嵌入表示,送入预训练编码器中生成基于标签语义的文本表征。通过自注意力和多层空洞卷积增强的标签注意力分别得到全局信息和细粒度语义信息,自适应融合后输入到多层感知机进行多标签预测。在特定威胁识别数据集和两个通用多标签文本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能够有效捕捉标签与文本之间的关联信息,并在F1值、汉明损失和召回率上均取得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多标签文本分类旨在从若干标签中选取最相关的标签子集来标记一个样本点.传统的研究倾向于探讨标签间关系而忽略标签语义,造成信息提取不完整,因此如何利用标签元数据有效提取样本中的关键信息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从现有数据集中生成标签语义元数据的方法,利用注意力模型对样本中混杂的语义进行筛选和清洗,生成标签的语义信息,解决了标签语义获取困难的问题.其次提出combined-attention模型用以提取样本中的关键信息,此模型将标签语义和标签关系结合起来共同提取样本中的信息,并且其内部设置了自适应融合单元,将以上两种关键信息根据其在分类结果中的关键程度自适应分配权重,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分类能力.3个英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优于最先进的基线方法,在分类精度上最高提升了5.68%,在真实的中文法律数据集上也实现了优异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肖琳  陈博理  黄鑫  刘华锋  景丽萍  于剑 《软件学报》2020,31(4):1079-1089
自大数据蓬勃发展以来,多标签分类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如文本分类、图像识别、视频注释、多媒体信息检索等.传统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将标签视为没有语义信息的符号,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文本的标签是具有特定语义的,标签的语义信息和文档的内容信息是有对应关系的,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语义注意力的多标签文本分类(LAbel Semantic Attention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简称LASA)方法,依赖于文档的文本和对应的标签,在文档和标签之间共享单词表示.对于文档嵌入,使用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简称Bi-LSTM)获取每个单词的隐表示,通过使用标签语义注意力机制获得文档中每个单词的权重,从而考虑到每个单词对当前标签的重要性.另外,标签在语义空间里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使用标签的语义信息同时也考虑了标签的相关性.在标准多标签文本分类的数据集上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捕获重要的单词,并且其性能优于当前先进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11.
多标签图像分类是多标签数据分类问题中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多标签图像分类方法只学习图像的视觉表示特征,忽略了图像标签之间的相关信息以及标签语义与图像特征的对应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头图注意力网络与图模型的多标签图像分类模型(ML-M-GAT).该模型利用标签共现关系与标签属性信息构建图模型,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学习标签的注意力权重,并利用标签权重将标签语义特征与图像特征进行融合,从而将标签相关性与标签语义信息融入到多标签图像分类模型中.为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公开数据集VOC-2007和COCO-2014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ML-M-GAT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平均均值精度(mAP)分别为94%和82.2%,均优于CNN-RNN、ResNet101、MLIR、MIC-FLC模型,比ResNet101模型分别提高了4.2%和3.9%.因此,本文所提的ML-M-GAT模型能够利用图像标签信息提高多标签图像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由于遥感图像包含物体类别多样,单个语义类别标签无法全面地描述图像内容,而多标签图像分类任务更加具有挑战性.通过探索深度图卷积网络(GCN),解决了多标签遥感图像分类缺乏对标签语义信息相关性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卷积的多标签遥感图像分类网络,它包含图像特征学习模块、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分类器学习模块和图像特征差异化模块三个部分.在公开多标签遥感数据集Planet和UCM上与相关模型进行对比,在多标签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上可以得到了较好的分类结果.该方法使用图卷积等模块将多标签图像分类方法应用到遥感领域,提高了模型分类能力,缩短了模型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多标签分类算法是以二值标签预测为基础的,而二值标签由于仅能指示数据是否具有相关类别,所含语义信息较少,无法充分表示标签语义信息。为充分挖掘标签空间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稀疏表示的多标签分类算法(MLNS)。该算法结合非负矩阵分解与稀疏表示技术,将数据的二值标签转化为实值标签,从而丰富标签语义信息并提升分类效果。首先,对标签空间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标签潜在语义空间,并将标签潜在语义空间与原始特征空间结合以形成新的特征空间;然后,对此特征空间进行稀疏编码来获得样本间的全局相似关系;最后,利用该相似关系重构二值标签向量,从而实现二值标签与实值标签的转化。在5个标准多标签数据集和5个评价指标上将所提算法与MLBGM、ML2、LIFT和MLRWKNN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LNS在多标签分类中优于对比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在50%的案例中排名第一,在76%的案例中排名前二,在全部的案例中排名前三。  相似文献   

14.
情感分类对推荐系统、自动问答、阅读理解等下游应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情感分类任务直接依赖于上下文,包括全局和局部信息,而现有的神经网络模型无法同时捕获上下文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文中针对单标记和多标记情感分类任务,提出一种循环卷积注意力模型(LSTM-CNN-ATT,LCA)。该模型利用注意力机制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局部信息提取能力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全局信息提取能力,包括词嵌入层、上下文表示层、卷积层和注意力层。对于多标记情感分类任务,在注意力层上附加主题信息,进一步指导多标记情感倾向的精确提取。在两个单标记数据集上的F1指标达到82.1%,与前沿单标记模型相当;在两个多标记数据集上,小数据集实验结果接近基准模型,大数据集上的F1指标达到78.38%,超过前沿模型,表明LCA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主要关注文档表示,而丢失了大量标签相关的语义信息,导致分类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签推理和注意力融合的分类方法,挖掘文档中与标签相关的特征以及相似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学习标签信息进行标签推理,同时采用注意力机制自学习地融合文档表示和标签表示,最终完成多标签分类任务。在AAPD和RCV1-V2数据集上进行实例验证,该方法的F1值分别达到了0.732和0.887,与其他最新方法相比其准确度均有提升,实验结果证明了标签推理和注意力融合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标签文本分类在司法领域也催生出诸多应用.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存在多个要素标签,标签之间往往具有相互依赖性或相关性,准确识别这些标签需要多标签分类方法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融合标签关系的法律文本多标签分类方法.方法构建标签的共现矩阵,利用图卷积网络捕捉标签之间的依赖关系,并结合标签注意力机制,计算法律文本和标签每个词的相关程度,得到特定标签的法律文本语义表示.最后,融合标签图构建的依赖关系和特定标签的法律文本语义表示,对文本进行综合表示,实现文本的多标签分类.在法律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获得较好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A great many of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cross-modal retrieval, among which subspace learning based ones dominate the landscape. Concerning whether using the semantic label information or not, subspace learning based approach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paradigms, unsupervised and supervised. However, for multi-label cross-modal retrieval, supervised approaches just simply exploit multi-label information towards a discriminative subspac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ultiple labels shared by multi-modalities, which often leads to an unsatisfactory retrieval performance.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general framework, which jointly incorporates semantic correlations into subspace learning for multi-label cross-modal retrieval. By introducing the HSIC-based regularization term, the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among multiple labels can be not only leveraged but also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modality similarity from each modality is well preserved. Besides, based on the semantic-consistency projection, the semantic gap between the low-level feature space of each modality and the shared high-level semantic space can be balanced by a mid-level consistent one, where multi-label cross-modal retrieval can be performed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an effective iterative algorithm is designed, along with its convergence analysis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real-world datasets have shown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over several existing cross-modal subspace learn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