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晶聚氨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目前国内外液晶聚氨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着重介绍液晶聚氨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展望了液晶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液晶聚氨酯材料的分类,分析了主链型液晶聚氨酯与侧链型液晶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及其结构与性能。综述了液晶聚氨酯材料在液晶显示、光致诱导、形状记忆、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简介液晶高分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液晶聚氨酯的发展、结构类型、合成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液晶聚氨酯液晶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液晶聚氨酯的制备和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对主链型和侧链型液晶聚氨酯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含液晶基元聚氨酯对普通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元  高建宾  陶永杰 《粘接》2003,24(4):10-12
合成了一类既含有刚性液晶基元又含有柔性链段的主链型含液晶基元聚氨酯(LCPU),以端羟基四氢呋喃-环氧乙烷共聚醚为基体材料,多异氰酸酯N-100为固化剂,探讨这类含液晶基元聚氨酯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含液晶基元聚氨酯随着柔性链段长度的变化和在聚氨酯弹性体中加入比例的变化。表现出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与未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相比,改性后聚氨酯弹性体共混物垃伸强座量大提高71%倍.断裂伸长率最大提高8.7倍.  相似文献   

6.
利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是提高环氧树脂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目前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着重综述了特殊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分别介绍了液晶聚氨酯、含氟聚氨酯、高度支化聚氨酯、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含硅氧烷聚氨酯、高弹性聚氨酯和刚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取得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热致性液晶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两种含聚酯液晶基元的液晶聚氨酯,研究了反应时间、不同原料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IR)、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手段确认其结构,正交偏光场观察证实,该液晶聚氨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  相似文献   

8.
新型液晶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联苯二酚,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乙二醇,N,N'-二(ω-羟乙基)均苯四甲酰二亚胺(BHDI)为单体,加成反应合成了1种同时含有联苯基和亚胺基的新型液晶聚氨酯(LCPBI),通过IR,DSC、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将该液晶聚氨酯与环氧树脂(E-51)共混制备了液晶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电镜分析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LCPBI,可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2.5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热分解温度提高15~20℃。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超分子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利用氢键相互作用、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离子相互作用等分子间非共价键的键合作用而制得超分子聚氨酯,并介绍了超分子聚氨酯主要在液晶材料、涂层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热致性液晶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广明  邵凤  黎前跃 《辽宁化工》2008,37(4):220-223
首先制备液晶基元,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4-丁二醇为原料,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了液晶基元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对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在对羟基苯甲酸甲醑为15.5 g,1,4-丁二醇为4.4 mL,钛酸四正丁酯为2.5 mL,反应温度为160℃时,反应进行的较完全,分出甲醇的量接近理论值4 mL.对所得的液晶基元的DSC及POM分析表明,该液晶基元没有液晶性.然后,将液晶基元与对苯二甲酰氯反应制得对苯二甲酰氯苯甲酸丁二醇酯(PHTO),将对苯二甲酰氯苯甲酸丁二醇酯(PHTO)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反应制得液晶聚氨酯.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对产物的熔点和清亮点、液晶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酯产物在202℃(熔点)和261℃(清亮点)之间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