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旭 《广东建材》2008,(3):116-120
岭南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建筑文化,受到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在岭南建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不断深化。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在西方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并存的萌芽时期,在把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岭南建筑风格的融合发展的兴盛时期和在建国以后至今融合了西方先进建筑文化使岭南建筑成为更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岭南建筑的系统成形及鼎盛时期岭南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充分肯定了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述建筑现代化发展趋势与建筑民族化基础关系,说明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由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建筑观念形成的冲击和影响,并可能形成影响世界建筑理念的建筑的非物质性和暂息性新理论,同时探究民族建筑在新世纪的存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璇 《山东建材》2014,(4):54-56
绿色建筑的起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引发了对绿色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源于美国的绿色建筑理念也在此期间逐渐形成和推广。绿色建筑概念的出发点是对高效利用能源的思考及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体验。发展至今,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被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接纳与认可,形成从建筑生命周期出发,协同整体化设计准则和系统。  相似文献   

4.
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区域周边的影响是直接和明显的。长期以来,徽州建筑、岭南建筑、桂北建筑等对桂林建筑地域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通过借鉴、融合、提升,桂林建筑地域性由此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哈尔滨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中西文化对哈尔滨建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形成原因,指出该建筑风格的建筑不仅是哈尔滨历史的重要见证,而且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建筑产业集群现象,研究建筑产业集群类型和模式。按照产业特点不同将建筑产业集群分为建筑施工集群、建筑设计集群、建筑装饰集群和建筑部品集群四种类型,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探讨。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将建筑产业集群分为市场自发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并对二者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建筑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装配式建筑相关指标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成本估算指标,接着对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进行了对比,最后给出了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路径,包括设计标准化,形成相关标准;生产工厂化,形成产业链;加强技能化、机械化,提高安装效率.  相似文献   

8.
动态建筑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三种关系正是源于动态建筑的复杂多变的形态特征,而动态建筑的特殊形态又与动态建筑的建构手法密切相关。自动构思手法建构的动态建筑形态,通过对大脑深层精神自动性的挖掘,将潜意识进行建筑化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流畅性"和"超现实性"的建筑形态。由于动态建筑的尺度、体量和环境中建筑的尺度、体量存在差异,所以自动构思手法建构的建筑形态对外部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生产力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制度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品牌生成的理论依据;分析总结了建筑企业品牌的特征,以及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对建筑企业品牌形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形成机制的角度来解释和阐述建筑企业品牌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苏州现代建筑创作中需要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充分考虑,运用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对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进行提取和象征性处理,形成一定的形式法则和认知。在建筑创作中将这些符号和元素进行简单的几何处理,形成新建筑各个构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新建筑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的关系,以建筑设计为基准点,分析了景观建筑学的概念和手法引入,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使建筑呈现了丰富的景观,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景观共生。  相似文献   

12.
北林园林学院建筑类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专业成立伊始,即以开设建筑类课程,强调园林学和建筑学的融合。经过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建筑类课程已经成为风景园林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为进一步的风景园林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风景园林和建筑学的发展,建筑类课程开始改革,探索适应新的学科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得以充实。建筑专业教师逐步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对建筑学的理解和教学思想,在未来建立建筑学本科专业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建筑的消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建筑界出现了与追求建筑标志性外观相反的建筑理念——那就是让建筑消隐。消隐不只是消失,而是让建筑与环境结合,强调建筑的体验而非单纯的外观欣赏。通过消隐建筑的形体,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得以凸显,建筑的体验也变得更加完整丰富。消隐建筑的手法主要有形态消隐和材料消隐。  相似文献   

14.
刘生福 《山西建筑》2002,28(4):5-5,12
分析了汾酒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气候条件,对驰名中外的汾酒建筑风貌从地理,历史,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汾酒建筑集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仿古建筑,近现代建筑于一体,既千差万别,又千篇一律。它融合着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想与技术,记载着汾酒事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项琳斐 《华中建筑》2007,25(2):132-135
简要回顾了印度莫卧儿时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莫卧儿建筑装饰风格特征,并论述其形成原因.作者认为,莫卧儿建筑是伊斯兰建筑与印度传统建筑以装饰为媒个巧妙融合的产物,精美华丽、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是莫卧儿建筑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6.
李兴旺 《新建筑》2005,(5):45-47
通过处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海口火车站工程设计创作,分析岭南建筑形式与地域气候的内在联系,揭示建筑形式与气候条件的地域性和技术条件的历史性的内在关系。指出现代建筑设计既应继承传统建筑的本质内涵,又要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全新建筑形式;同时,火车站设计应体现地标建筑的可识别性和交通建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鲁民 《新建筑》2006,(5):54-58
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本体的吸纳西方建筑技术、纹样和造型特征的途径;一种是基于西方建筑观念,以西方建筑为本体的吸纳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的途径。这两种途径,从文化学立场看,均显示出中国传统的把建筑视为塑造人们起居格局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工具的观念具有深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在俄罗斯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报考高等建筑院校,入学考试除了公共课如数学,俄文外,还有与建筑专业相关的严格的业务考试如绘画,制图,构图等,此文从儿童建筑启蒙教育,中学建筑艺术教育以及建筑院校的高考补习,辅导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建筑学学前教育,特别是儿童建筑启蒙教育寓教于乐,儿童在绘画,游戏,折纸中感悟建筑,这种建筑教育方式拓笔者所知可称为世界唯一的俄罗斯建筑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娥 《华中建筑》2007,25(2):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其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系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论述建筑与构造之间的关系,阐述用建造的逻辑概念去理解建筑和构造建筑的观点,提出以建筑设计引导建筑构造教学,用建筑构造完善建筑设计教学的互动式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