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光纤陀螺仪、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姿态测量短节、供电短节、泥浆脉冲发生器、地面仪器等关键设备的设计与研制,开发出了一套适合海上作业特点和需求的随钻陀螺测斜系统。室内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随钻陀螺测斜系统在大排量钻井环境下能够正常完成井下仪器测斜功能,实时连续提供井筒轨迹数据,测量精度满足异常磁环境下井筒防碰绕障作业要求,地面系统能够完成正常解码,井下仪器结构抗振、耐高温,对钻井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
基于超声波的近钻头无线随钻测斜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近钻头测斜,同时提高特殊工艺井、定向井及水平井等高精度井施工中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和计算精度,对利用超声波作为无线信号传递的编码方案做了简要介绍,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的近钻头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来实现近钻头部分井斜角数据的传递是切实可行的。在室内利用超声波最大可达到1 000 b/s的数据传输速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实现近钻头部分其他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多深度探测评价钻井液侵入和识别地层岩性的需要,开发了具有电阻率、伽马等多参数测量功能的随钻一体化测井仪平台。基于相移电阻率、衰减电阻率、总量伽马和成像伽马等测量方法,采用六发两收的八线圈系设计方案,挂接了伽马探管、加速度计和磁通门等传感器,同时采用了由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模块化电路设计方案,并定义了总线通讯协议,建立起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开发了测井仪平台的固件程序,不仅能够测量相移电阻率和衰减电阻率数据,还能够测量伽马数据和地层方位信息;开发了平台测试软件,能够对仪器进行标定测试及下井前的启动设置,实现仪器控制指令的下发,测量数据的上传,并对电阻率、伽马、井斜角和工具面等数据进行监测和图形化处理。研制的随钻一体化测井仪平台可以为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井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测井数据,为地层评价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钻井的井深不断增加及近海油田的开发,钻井费用也随着急剧上升,这就促使西方国家积极地去研究、探索更安全和更经济的钻井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外随钻随测技术的发展近况,主要介绍四种不同的传榆方法—泥浆脉冲传输系统、有线传输系统、声波传输系统、电磁传输系统以及几种随钻随测仪器的系统原理和结构。对已形成产品的泥浆脉冲系统,作较详细的介绍。文章最后指出,随钻随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外已引起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随钻测量仪数据采集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随钻测量仪器在井下进行数据采集的真实情况,更准确地调试数据采集的关键部分A/D转换板,设计了随钻测量仪器井下数据采集测试系统。选择与实际应用相配的M68HC08系列单片机设计数据采集控制器,对A/D板输入端的多路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单片机与A/D转换器之间以SP!接口串行通讯,所采集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接口送入计算机,在C语言编写的测试软件下恢复成模拟电压信号。还可以Excel格式保存打印输出数据报表,实现了跨数据库保存数据、多组数据比较组合,使调试工作更加简便、高效。  相似文献   

6.
《录井工程》2013,(3):5-5
日前,渤海钻探公司测试工程作业部喜传捷报:2013年度首口随钻测试井冀东油田NP 36-P 3001井成功获取随钻测试数据,并创造了下井深度6000m的测试随钻施工新纪录,受到甲方一致好评。近年来,随着国外海上勘探开发活动的不断发展,环空压力随钻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随钻测试技术随之得到迅速发展。环空压力随钻测量系统应用于控压钻井和深井欠平衡钻井,为其提供准确的井底压力、温度等测量数据,通过了解井下压力、温度变化,掌握钻井液中岩屑携带情况以及钻头水功率的大小,准确地求取井底的负压值,提高井底负压控制精度和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钻探技术的发展,钻探的深井、高压井越来越普遍。如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井、台盆区块和塔中、顺南区块的深井,大多存在盐层复杂、目的层裂缝发育,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发生井漏、溢流等井下复杂的特点。PWD随钻测压工具实时监测井底压力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井下异常,对防止井下安全事故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主流的PWD随钻测压工具的耐压能力为138~150 MPa,而部分深井、高压井的压力已经高达190 MPa,常规的压力测量根本无法进行。文章介绍一种间接测量压力方法:将PWD随钻测压工具下入钻具中下部(以不超过仪器耐压能力为限),通过测量和计算,间接测量井底的压力值,并对实测数据分析,验证这种随钻测量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石油机械》2016,(6):1-6
全姿态随钻陀螺测斜技术克服了传统MWD/无线随钻陀螺测斜仪(GWD)技术的局限性,可有效减少井眼轨迹控制的不确定性,降低钻井施工风险,非常适合于大斜度套管开窗井导斜器定向、丛式井或加密井防碰绕障、救援井及提高向东或向西的大斜度井测量精度。介绍了传统MWD/GWD技术的缺陷和全姿态GWD的结构、性能和测量要点。美国得克萨斯州Lake Worth某油田的3口水平井应用结果表明,全姿态GWD数据与连续陀螺测斜仪数据吻合,全姿态GWD数据可信度高。建议加大随钻陀螺测斜技术的研发力度,以提升我国的定向钻井技术水平,为复杂井定向施工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渤海油田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升油田管理效率,实现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在油田随钻管理中,设立随钻核心区、设立随钻目标、建立联动机制、设立实施标准,创立了"研究作业一体化"、"钻井建造一体化"、"实施调整一体化"、"在建生产一体化"为特点的多专业一体化管理体制,采用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的管理模式实施开发建设管理,经渤海湾多油田开发实践取得成功,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适合海上油田随钻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油田开发项目的管理水平、建设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钻地质建模一体化综合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湾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河流相储层的地质特点,在开发方案钻井实施过程中,应用精细地质建模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新钻开发井资料,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应用地质统计学和随机模拟方法,开展对储层井震关系、沉积模式、沉积微相、砂体连通状况的综合研究,及时准确地调整和完善地质模型,建立储层地质预测模型,从而为随钻阶段井位优化、射孔方案优化提供了可靠的静态模型.通过开发井实钻表明,随钻地质建模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射孔方案优化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上油田大斜度井日益增多,而大斜度井固井质量评价对井控安全、完井射孔、后期老井开窗侧钻等关系重大.随钻声波测井工具不受井斜限制、操作简单,可获得高质量的声波数据资料.本项目将随钻声波测井技术与完井刮管作业相结合,在刮管作业的同时进行固井质量评价,并在渤海油田某区块成功运用,获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随钻声波测井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随钻声波测井仪井下电路系统。通过长距离高速传输、系统控制处理程序远程升级、井下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解决了随钻工作环境带来的问题。另外,在井下电路集成STC算法,可以提供实时地层慢度。实验及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系统能够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钻测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钻测井是一种新型的测井技术,它能够在钻开地层的同时实时测量地层信息。本文介绍了斯伦贝谢公司最新的随钻测井技术,并通过对其新 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在重点探井文古2井进行随钻测井的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钻测试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1):40-40
  相似文献   

15.
16.
随钻测试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5):60-60
Pathfinder能源服务公司的钻井地层测试(DFT)项目组能在钻井的过程中进行多次储层压力测试,用石英压力计在侵入相对浅的储层进行了压力测量,揭示出钻井液引起地层损害的一些条件。在钻井中仪器采集并转换环空压力数据,能根据等效泥浆循环密度进行实时决策。伽马和电阻率测量用于识别目的层,还用于其它数据的深度对照。  相似文献   

17.
随钻遥测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2):56-56
  相似文献   

18.
19.
刘匡晓 《石油仪器》1996,10(2):37-39
随钻测斜仪在钻井现场中应用相当广泛。文章首先对随外事测斜仪所测参数进行定义,包括井斜角、方位角、高边工具面角及磁性工具面角,然后分析了一系列确定井眼参数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在计算中利用随钻仪传感器数据,同时对传感器输出数据的数学修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石油机械》2013,(7):78-81
大庆油田直井和定向井测斜时广泛使用电子单、多点测斜仪,测斜仪存在操作复杂、测量时间长且不能随钻测量的问题。为此,研制了电子式随钻测斜仪器。该仪器主要包括井下测量传输系统和地面信息接收处理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井斜测量误差在±0.43以内,实现了随钻井斜测量和数据的实时上传。大庆油田3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仪器克服了传统测斜仪的不足,并且可加密测量点,真正实现了对井斜的实时监测,节省了测斜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