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底,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城市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乡村的互动为副主题,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创造了世博会史上最大规模的记录,也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又因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画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在本文中主要围绕对写意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进行研究,以便探索二十一世纪写意人物画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大量的舶来文化充斥着中国建筑市场,全国各地相继用"国际招标"的方式追求"标新立异"的城市建设,奇怪的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中国甚至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对此,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建筑文化方面作重要批示,指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  相似文献   

4.
宁云 《四川建筑》2002,22(2):32-32
1 文化的贯通性 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在农业时代 ,生产力的低下使地域的界限明确而很难被跨越 ,形成地区特征明显而独特的文化。工业时代交通的发展使得人们走出以往的地区限制 ,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但由于交流的范围还只限于机器所能达到的程度 ,文化存在的形式仍以本土文化为主。在移民、运输、通讯、经济广泛合作的后工业时代 ,每一种文化的个体都参与到全球性的事务中间 ,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网络跨越地域和时空均衡地遍布全球。正如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视麦当劳、玻璃金字塔、电脑及信息高速公路为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目前我国的建筑文化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护正在失落的传统建筑文明,并且还要将其继承、发扬。这并不代表中国反对外来建筑文化,建筑多元化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只是我们需要守住自己的根基,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主,外来建筑文化为辅。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思想、文化、经济、科技以及艺术形式蜕变和演进的影响,某种时尚形式的产生同样受当时、当地的社会大众文化素质、审美意识的制约。从古至今对于室内设计来讲,从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式—新艺术运动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孟菲斯流派,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伊斯兰风格、吉代埃及风格、印度古代样式、日本古典样式、中国吉典样式等,这些风格在不同的时期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惰趣和美的享受。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信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行趋势会走向多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各取所需、各寻所好。  相似文献   

7.
刘芳 《山西建筑》2009,35(25):21-22
在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追寻了地域主义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并指出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盛行。  相似文献   

8.
谢小英  罗汉军 《建筑》2004,(6):81-84
人类建筑活动总是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紧密相联。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思想文化发展状况相呼应的。而后现代建筑师们就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他们在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审慎和清醒地考察后,对其进行了“重写”,拓展了现代建筑中未曾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建筑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许多中国的建筑师在吸取和借鉴后现代建筑思潮时往往忽视了对有关思潮产生的文化理论以及导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的研究和了解,因此没有真正领会后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的活力和美学内涵,使设计流于肤浅的模仿,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建筑形式。本文试图揭示此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灿章 《建筑》1999,(3):25-26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建筑体系,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化纪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能吸取各民族文化之精华,在交流中发展,在融合中前进。历史的脚步,就要迈向对世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在运动、发展、前进。我们只有在保持本民族固有特色的同时,注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续放出灿烂的光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0.
刘杰 《华中建筑》2000,18(3):23-25
文章论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建筑的创作主要围绕“科学性”与“民族性”两大主题展开。这两大主题的发展受社会价值取的影响,在社会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或比强彼弱,或互相交融。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大主题的发展与交融愈演烈,以此为契机形成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袁涵 《山西建筑》2011,37(22):12-13
分析了多元文化的现实背景,传统对建筑的影响以及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等原因,使得建筑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建筑历史的沿革,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做了些思考,以期为中国建筑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筑墙体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商业建筑也是社会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种载体,建筑内外墙体的装饰能相应的反应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风貌。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建筑内外墙的装饰要求也在趋向多元化。将传统图案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分析、重组、创新之后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这样一种设计理念将是城市建筑墙体装饰设计的一种创新。将中国传统图案造型语言的质朴、率真和随意这种以和谐为美设计原则,运用到现代商业建筑墙体装饰设计中,为传承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亦是不断变化,审美取向也随之变化。传统表观类文化建筑风格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亦是逐渐显现。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文化更迭几方面综合分析探讨其影响下的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并针对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大潮、西方思想和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呈现多元化特点的这一现象进行评述,从中反思中国建筑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4)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以及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当代大学生在种种欲望诱惑下,行为逐渐颠覆了传统孝道;而优秀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部文化,必须对孝文化进行重构,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7.
赵辰 《建筑师》2020,(1):92-95
"中国近现代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历程较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而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该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少概念定义不清,观念方法落后的学术研究基本问题,乃至研究目的也不清晰。本文试图再次回述"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的历史,以建筑文化的空间与时间之本意,论述"中国近现代建筑"正是起始于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中国建筑与国际建筑文化相融的关系,正在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引起"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将发展成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速写为建设文化的进步,建筑文化建设将是一个新不断探索的过程,市场经济使建筑商品化,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推动作用,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渗透,促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传统属过去,中国将在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建构世界性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与技术     
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正主宰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时代的主题。诸如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无不在高科技的主导之下得以实现。建筑亦是如此,受高科技的影响日益强烈,并表现出与其愈来愈密切和更为本质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5)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多元化似乎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也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伴随多元化相关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多元化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面对个性化发展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需要更加关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评价的多元化。本文通过对实施学习评价的意义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多元化学习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而提出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化学习评价的实施路径,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