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建立一种基于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的检测体系,用以分析杭州市及浙江省其他地区地表水和瓶装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含量。通过应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居民通过饮用水摄入高氯酸盐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涉及的采样点中,浙江省地表水普遍含有高氯酸盐,浓度范围在0.2~43.36μg/L区间,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70μg/L含量的标准;在瓶装饮用水样本中,高氯酸盐的检出率较高,但其浓度均低于2.04μg/L,满足安全饮用标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通过地表水摄入的高氯酸盐对儿童和成人的健康风险值≥1,表明存在潜在的健康威胁;而瓶装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摄入对儿童及成人的危害商数≤0.1,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由此可见,瓶装水作为日常饮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 4403/T60-2020)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该标准由市水务局牵头,市水文水质中心、市水务集团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而成,前后历时一年多时间。该标准对标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美国、日本等先进饮用水水质标准,结合我市水质特点,提出了适应我市的供水水质指标和限值,并对水质管控提出要求,确保饮水安全。该标准包含水质指标116项,其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是在《1996年安全饮用水法修正案》的框架内制定的,根据其要求,为每种污染物制定了污染物最大浓度目标值(MCLGs)和污染物最大浓度值(MCLs),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制定方法也有所不同。从内容上,该标准分为一级标准(NPDWRs)和二级标准(NSDWRs)。一级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公用给水系统;二级标准为非强制性标准,用于控制水中对美容或感官有影响的污染物浓度。此外,还对其他相关的水质标准、法规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干流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饮水安全,必须首先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调查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排污口、污染防治、管理状况等基础上,评估了各水源地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保障情况,分析了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美国"9·11"之后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所做的工作,以及美国《反恐法》中对饮用水的保障和安全专门做的规定。阐述了美国供水系统必须提供的脆弱性评价报告和应急对策计划中的主要内容。提出我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缺乏应急机制等问题;建议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总体状况及其供水系统应开展全面评估,以解决当前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质引发的农村用水问题日益频发,为确保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我们必须注重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文章通过分析制约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因,总结了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基本要求,提出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庆市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及风险现状,提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的保障体系及政策措施,对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大庆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解决目前危害和影响大庆市饮用水源地环境及饮用水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大范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并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且出水量衰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及对策,以保障未来城市东移发展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州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5-2006年解决了306个村、26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为确保供水安全,饮用水质量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和合理开采地下水,通州区在工程供水方式上采取了以联村水厂供水为主的方式,并在联村水厂配备了自动化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美国清洁水行动计划提出了美国水体恢复的目标和标准,涉及水体的生态、化学和物理特征等方面。达到这些目标意味着水体需要维持一定标准的水质,以保护土著鱼类、贝类和野生物种种类和数量的平衡,从而保护水体的休闲娱乐价值。各州、部落和地方政府有权制定水质标准,美国环保署可以就环境健康和水生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