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特点的介绍、唐代官学中书法教育情况的梳理以及科举中书法的作用的考察,了解科举制度对唐代书法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中叶以后,各种名号的使职差遣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他们分割了中央和地方各种正规机构的职权,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使职差遣制在唐代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历史特点,对唐宋政治制度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主食品种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呈现出主食品种多元化、加工方式精细化、主食功能突出化等特点。主食品种的多元化发展积极作用于唐人社会生活,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的提高,改善了居民的饮食结构,促进了饮食店饭馆的兴起,并对饮食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琵琶行》的"青衫"引起唐代官服的争论,时断时续,似无结束之意。其实这是唐代官制中官秩与品服错位的结果,评判的核心依据在于"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近代学者已有定论,理据翔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极大影响。其优点主要表现为考教分离,公平竞争;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政治统治;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造就重学之风;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其弊端主要表现为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仍然存在选拔不公。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应全面、客观地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6.
唐代科举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草创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到唐太宗才自觉地以科举为治国安邦之长策。经过几代人努力,到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实现由选人制度到用人制度的完善,因而发展到高峰.科举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繁荣,开元盛世与科举繁荣高峰同步发展给人以许多启示。开元二十四年,科举发生变革。以后,科举逐渐蜕变为学问名誉制度。科举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逐渐消亡。由此,唐代科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每一个时期又区分为几个小的发展阶段。理清科举发展的这种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目前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随着报考公务员热的现象逐年升温,不禁使人联想到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从隋朝开设到清末废除,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自隋以后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以期对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宝相花铜镜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铜镜之一.介绍了唐代铜镜宝相花纹饰的形制特点,分析了唐代铜镜宝相花纹饰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阐述了唐代宝相花铜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从隋末到清初存在的1300多年中,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合理一面值得后人发掘研究,也可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因此,拟透过唐、明科举考试的内容来发现其思想导向与人才选拔作用,以此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分析了唐代皇子的启蒙教育、学校教育及皇子出阁后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等.认为皇子教育和唐代政治关系紧密相连.唐前期对皇子的教育超越了对太子的教育,加强了皇子的权利,对太子的地位形成了威胁,引起了朝廷动荡;中晚期以后忽视对皇子的教育,削弱了皇子的权力,加剧了唐朝的衰落.  相似文献   

11.
<正> 唐人饮茶,采用过许多制饮方式。早先有人将茶末放在瓶缶中,用沸水淹泡;也有人煮茶树鲜叶,或泡煮炒过的散茶。这些手段都比较简单。 由于中唐以后,人们多饮用饼茶,因而烹沏步骤就得极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花卉食用的历史非常久远,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唐代的花卉饮食,分析唐人喜爱用花作为食物的原因及唐代花卉饮食对后世的影响,指出唐代是我国古代花卉饮食史上重要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饮食业已相当发达,形成了以食店和酒肆为主体的供应体系,并新兴起茶馆行业。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饮食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食店供应各类食品,构成了一定规模的饮食市场,而酒肆更是遍布城乡各地,成为人们饮酒聚会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唐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度繁荣的时期,国力的空前强盛促使唐王朝对于外来文明采取开放政策。唐代前期的女装形制具有显著的特点,如上衣下裙、胡服、女着男装及袒露风等,体现了极高的审美性和深厚曲文化内涵,其非凡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中唐以后,禅林经济形成,成为佛教寺院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禅林经济以普请劳作制、自行开垦土地、自给自足等为主要特色。后来随着禅宗的发展,一些禅林世俗地主化了,依赖佃户为主要劳动力,但总的来说,禅林经济还是一种自我经营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唐代饮食结构中,蔬菜所占的比例很大。人们广泛种植各类蔬菜,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同时,人们还适当地采集野菜,当作蔬食的补充。许多外域蔬菜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成为人们喜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唐代的主、副食及饮食结构,从侧面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状况。唐朝开明的社会风气,使胡人饮食和中原饮食相互融合,这一段时期的饮食种类更加丰富结构更为完整。从研究唐代饮食入手,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于现代养生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代疆域广大,其海岸线与现代中国基本相符,海产品资源丰富,从鱼类到虾蟹都质地优良,深受人们喜爱,而在饮食烹饪中被大量使用,声誉卓著的有以下品种:  相似文献   

20.
青精饭是我国古代一种富有营养、极具食疗价值的饭食。它初为道家求长生不死的养生食物,而成为道家斋日的饵食。但在唐代,特别是中、晚唐时期,青精饭又成了热衷于学道文人的家常便饭。这折射出了几多唐代文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时的无奈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