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其关键是如何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以及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多种因素,包括C/N、FA(游离氨)、DO、pH等,探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实现的主要工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其关键是如何实现亚硝酸盐的积累。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机理,以及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多种因素,包括C/N、 FA (游离氨)、 DO、 pH等,探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实现的主要工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机理,分析了温度、DO、pH、C/N、泥龄以及抑制性物质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介绍了短程硝化动力学,并对今后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短程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介绍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理,分析了温度、DO浓度、游离氨浓度、游离亚硝酸浓度、pH值、泥龄及有机物浓度7个方面对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探讨如何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来达到亚硝酸盐的积累,最终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提出了一些常用脱氮工艺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参数,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反应机理,从温度、pH值、游离氨、DO、污泥龄和有害物质等几个方面分析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影响,提出了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以疏水性无孔硅橡胶管为膜曝气组件,通过长期的运行试验,对硅胶膜曝气生物反应器中实现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温度为32℃,p H为7.5~8.0,溶解氧为0.5 mg/L,HRT为12 h,进水COD为300 mg/L,NH4+-N为60 mg/L时,SMABR具有最佳去除效果,此时出水NO2--N为7.3 mg/L,NO3--N未检测到,NH4+-N、TN、COD去除率分别为82.9%、71.0%、90.0%。研究结果表明:SMABR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稳定实现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8.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容 《广东化工》2009,36(9):134-135,98
对传统的完全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脱氮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要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所需要的条件,并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工艺参数控制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豹价值。  相似文献   

9.
曾小钦 《广东化工》2010,37(6):76-77,79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是将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不进行亚硝酸盐至硝酸盐的转化,直接进行反硝化反应。文章阐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形成机理,理论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与控制分析,并探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需深入研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短程反硝化具有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能力,这为厌氧氨氧化的应用带来曙光。相对于分段式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一体式PD-A布局更紧凑、操作更方便。首先介绍了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机理;接着从悬浮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细胞固定系统下阐述一体式PD-A的启动方式和工艺形式,发现一体式PD-A中的空间结构不仅利于功能菌的保留还有利于衍生工艺的开发;随后从碳源、进水基质、pH等方面总结PD-A的影响因素,并介绍强化PD-A的方法;最后概括PD-A及其衍生工艺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发展方向,发现一体式PD-A在城市污水脱氮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符合我国“双碳”目标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东方  陈涛 《广东化工》2012,39(6):285-287
铅锌选矿废水直接回用和排放对生产及环境危害较大,文章研究了混凝沉淀-接触氧化法对某铅锌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调节废水的碱度至9左右时,废水中的铅、锌、铜、钙等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00%、88%、67%和99%。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悬浮物浓度分别低于90 mg/L、15 mg/L、0.35 mg/L和10 mg/L,接触氧化的最佳条件为HRT 3.5 h,最佳溶解氧量为3.5 mg/L。  相似文献   

12.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中空聚丙烯纤维作为多孔软性填料,通过改变气水比、污水与微生物有效接触时间、污水在柱内运行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观察填料在生物接触氧化柱中的作用,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使用本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柱对低浓度、流量不大的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改造,增加污泥回流,使其兼具活性污泥曝气池的作用,并将新工程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废水SS、CODcr及色度的去除率较先前分别提高37.9%、35.7%和296%.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具有特殊运转方式的新型RBC系统--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动态实验,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小型实验装置的性能和效果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氧化变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咸琨  刘祥萱  王煊军 《火炸药学报》2006,29(5):39-41,4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偏二甲肼氧化过程中主要氧化产物的浓度变化规律以及氧气浓度和接触的金属材料对偏二甲肼氧化速率的影响,推测新产生氧化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偏二甲肼氧化变黄的氧化产物亚硝基二甲胺是由氧化中间产物二甲胺进一步氧化并与-NO反应转化而来;金属不锈钢和铝材料可加速偏二甲肼的氧化速率,使二甲胺浓度增大;增加供氧浓度,偏二甲肼的氧化速率明显提高,使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反硝化除磷的基本理论,对应用反硝化除磷机理而研发的两种新工艺进行了评述,重点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概括了国内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当中,硝酸的生产通常都是使用氨进行一系列的催化氧化来完成的,而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硝酸生产的原理在于使用铂催化剂进行催化,从而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氧化氮,然后再将一氧化氮进行氧化,这样就能够得到高级氮氧化物,最后进行过水吸收,最终得到硝酸。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因为受各样因素的影响,氨氧化率并不是很高,这样就会导致实际的一氧化氮产率不高,并且这种情况还会消耗大量的原料和催化剂,从而导致硝酸的产量不高,但是生产成本却非常高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氨氧化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解一生物接触氧化一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漂染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BOD5,色度,SS和PH值都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8-92)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王刚  谢超 《广东化工》2011,38(7):114-115,89
电镀综合废水由于水量大、水质复杂导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的困难。在分析废水水质特点和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Fenton-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电镀综合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联合工艺对污染物具有显著和高效的去除效果,出水COD≤80mg/L,Cu^2+≤0.5mgL,Ni^2+≤0.5mg/L,Cr^6+≤0.4,氰化物≤0.4mg/L,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