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白光LED的发展,它的应用越来越广。从前,白光LED最常见的应用是作为小尺寸LCD彩屏的背光光源。现在,当白光LED的亮度加大后,它的应用已普及到其他方面,例如手电筒或手机照相辅助照明。下文将介绍一种利用普通的升压芯片来驱动大电流LED的高效电路。  相似文献   

2.
胡涛  吴志民 《电子设计技术》2006,13(9):124-124,126
一般白光LED的电流在20mA左右,但高亮度的LED需要200mA ̄300mA电流。如果你的产品需要用三至四颗高亮度的白光LED;为了亮度平均,一般的做法都是把它们串连接在一起。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白光LED驱动芯片都只能驱动20mA左右。碰上串联大电流LED的应用便要另想办法。Intersil的EL751  相似文献   

3.
随着温度上升,白光型发光二极管(LED)的顺向电压会产生数百毫伏特的反相变化。因此在LED照明应用中,如何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来控制流过LED的顺向电流,使LED产生所需的亮度,是一相当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传统上,LED大都只被用作指示灯与霓虹灯。然而近年来,随着白光LED相关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白光LED生产成本下降,加上白光LED本身具有轻薄短小、省电、色彩饱和度佳、寿命长与符合环保等有优点,使得白光LED已被广泛运用于照明与背光源领域,包括建筑照明、  相似文献   

4.
光电器件     
3W冷白光和暖白光高功率LED产品ASMT-Mx20/Mx22是Avago新3W高功率冷白光以及暖白光薄型化LED产品。ASMT-Mx20/Mx22表面贴装LED主要面向固态照明应用设计,可以通过高电流驱动达到145lm的光度  相似文献   

5.
<正> LED是利用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可发光二极管,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绿三种,白光LED可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合成,白光LED最具应用前景。目前,LED已经可以达到5W的功率,从早期的简单用于信号指示,到今天的各种领域,如车的内外灯光,显示屏背光,广告灯及交通灯等。 TPS75105是低压差的带有PWM亮度控制的2组LED驱动器,在没有外接  相似文献   

6.
热真空环境中超亮白光LED发光强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超亮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固体发光器件,它的许多特点非常适合在航天环境中应用.为了验证超亮白光LED在航天照明中的可行性,对其进行了热真空试验,检验LED在热真空环境下的发光强度等性能.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超亮白光LED在热真空环境中工作性能稳定,同时给出了合理的使用方法,为超亮白光LED在航天照明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两难的选择 当需要为LCD平面显示器选择背光照明时,设计者往往面临应采用白光LED或是具备较纯白光的RGB光源之两难处境.白光LED驱动器和RGB驱动器是不同的,举例而言,用于在可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器、或通用背光照明应用中驱动低高度RGB LED的无电感低噪声LED驱动器IC,以及标准白光LED驱动器IC具备不同的效能标准,这是因为RGB LED与白光LED的顺向电压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IC架构.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制造商们还将自己白光LED而不是暗淡LED的最大正向额定电流设定为20 mA。今天的白光LED可以提供更高的亮度,因此必须工作在更高的偏置电流下。在接近LED最大额定值的大电流工作情况下仍要保持对LED偏置点的控制,就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偏置LED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与LED串联一个电阻,以限制LED的最大电流,但这种方法会直接影响功率效率(功率效率定义为LED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机、PDA和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彩屏背光照明及高端移动电话照相机闪光灯的白光LED,工作电流仅为15 ̄30mA。为了增加亮度,往往需要几个乃至几十个白光LED串联、并联或混联,形成LED串和LED阵列,并由相应的驱动器IC来驱动。在近一两年中,工作电流达700m  相似文献   

10.
功率型白光LED封装设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功率型白光LED封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从LED封装结构和封装材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在现有蓝光芯片激发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来实现节能、高效的白光LED照明的基础上,介绍了可以提高功率型白光LED的取光效率和空间色度的均匀性的各种封装结构和材料.指出新的封装结构、封装材料和封装工艺的有机结合以获得高取光效率,延长功率型白光LED的使用寿命,节约整体封装结构的成本,从而推进LED同体光源的应用是今后功率型白光LED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GaAs高效率高线性大功率晶体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GaAs高效率高线性大功率晶体管的设计、制作和性能,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电路的CAD优化设计、功率合成技术研究等。通过管芯的结构设计、材料优化,进行了GaAs微波大栅宽芯片的研制;通过内匹配技术对HPFET(high performance FET)管芯进行阻抗匹配,实现了器件的大功率输出;通过提高栅-漏击穿电压、降低饱和压降等手段提高器件的功率和附加效率;通过严格控制栅凹槽的宽度,实现了较好的线性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在5.3~5.9GHz频段内,P1dB为45W,功率附加效率ηadd为41%,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速高精度比较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预放大锁存快速比较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高精度CMOS比较器的电路拓扑.该比较器采用负载管并联负电阻的方式提高预放大器增益,以降低失调电压.采用预设静态电流的方式提高再生锁存级的再生能力,以提高比较器的速度.在TSMC0.18μm工艺模型下,采用Cadence Specture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比较器在时钟频率为1GHz时,分辨率可以达到0.6mV,传输延迟时间为320ps,功耗为1mW.  相似文献   

13.
《家庭影院技术》2009,(8):70-71
房间的主人想把这个视听室设计成一艘船的内部形状。如果曾经看过古代木船设计的朋友,一定知道古代木船的内部都是以木为主,而且是层层拼接,木头的质感非常强列。另外,主人还想要一个拱形的天花,灯光要柔和而浪漫。这个视听室还装备了各种世界级的影音器材,设计师为了衬托出这些顶级的器材,在装修时特地使用了昂贵的红木。  相似文献   

14.
高占空比大功率激光器阵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并研制了1cm长折射率渐变分别限制单量子阱(GRIN—SCH—SQW)单条激光器阵列。占空比为20%,在70A工作电流下,输出功率达到61.8W,阈值电流密度为220A/cm^2,斜率效率为1.1W/A,激射波长为808.2nm。  相似文献   

15.
高速高压光电耦合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叙述了高速高压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制作工艺、器件特性以及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16.
高速高压大电流达林顿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高压大电流达林顿管的设计及基本工艺。  相似文献   

17.
将条宽为100μm,有源区厚度为1μm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LD)的输出光束高效地耦合到芯径是50μm的多模光纤中,得到了高亮度、高功率密度的光纤输出.功率密度高达3.6×104W/cm2,耦合效率为70%.LD输出光束的发散角较大并且存在较大的像散,因此耦合系统中需要结构复杂、性能可靠的微透镜.采用在一个玻璃衬底上,具有两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双曲面透镜实现LD与多模光纤的耦合.  相似文献   

18.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高亮度、高功率密度光纤耦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条宽为 10 0μm ,有源区厚度为 1μm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 (L D)的输出光束高效地耦合到芯径是 5 0μm的多模光纤中 ,得到了高亮度、高功率密度的光纤输出 .功率密度高达 3.6× 10 4W/cm2 ,耦合效率为 70 % . L D输出光束的发散角较大并且存在较大的像散 ,因此耦合系统中需要结构复杂、性能可靠的微透镜 .采用在一个玻璃衬底上 ,具有两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双曲面透镜实现 L D与多模光纤的耦合 .  相似文献   

19.
High-field superconducting solenoids have proven themselves to be of great valu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 number of fields, including chemistry, physics and biology. Present-day magnets take advantage of the high-field properties of Nb3Sn, but the high-field limits of this conductor are nearly reached and so a new conductor and magnet technology is necessary for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beyond 25 T. Twenty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discovery of superconductivity at high temperatures in complex oxides, a number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HTS) based conductors are available in sufficient lengths to develop high-field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In this paper, present day HTS conductor and magnet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HTS conductors have demonstrated the ability to carry very larg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at magnetic fields of 45 T, and two insert coil demonstrations have surpassed the 25 T barrier. There are, however, many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HTS conductors in high-field magnets, including coil manufacturing, electromechanical behavior and quench protection. These issues are discussed and a view to the future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高速高精度比较器。该比较器由2级预放大器、1级锁存比较器以及缓冲电路构成。在前置预放大器中采用共源共栅结构、复位和箝位技术,提高了比较器的精度和速度,降低了功耗。在锁存比较器中引入额外的正反馈路径,提高了响应速度,降低了功耗。将锁存比较器输入对管与锁存结构隔离,降低了踢回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比较器的精度。比较器基于SMIC 0.18 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800 MHz时钟下,比较器的精度为50 μV,传输延迟为458 ps,功耗为432 μW,芯片面积仅为0.009 m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