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代提上海国际大都市,当时长三角问题就一直在讨论了。1990年代末有了“第六代大都市带”、“世界级城市腹地”等新提法。脱离了长三角,上海不可能成为孤岛世界大都市;脱离了上海,长三角也不可能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带,这两个是互相存亡的。这里的理论依据是垂直关系,空间城市和核心城市的关系是垂向的物质流、经济流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政府网站3月公布的《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明确,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上海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3.
“工业4.0” [17,、18、 28]、“工业互联网”[15、16]和“中国制造”[3]是3个经济上高度相关的话题,它们都关乎当前国际价值网络的未来。实现“先进制造”的3个途径是针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提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就是所有工业和服务的生产逐步数字化的过程[4]。这些长期规划和战略的制定基于现有的技术,即信息物理系统、物流网、分布式软件服务和云计算等。它们高度依赖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运作完好的物流系统,也对其所在的城市和地区产生影响。因此,对城市发展和先进制造之间的联系目前仍少有研究是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因为全球生产和物流会在相应制造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引起重大变化。在工业领域内,与城市相关、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将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地方、区域和全球ICT型的价值链和物流链。   由于全球范围内关于先进制造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充足的科学研究或实践经验,文章以探索的方式论述了一个学术和实践的新领域。首先,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假设,而不提出基于数据或案例的分析证据。我们在包含(1)高质量增长、(2)绿色城市经济和(3)可持续城市发展这3个概念的语境下讨论先进制造,这3个概念曾由德国国际发展公司(GIZ)做出过定义和释义[10、11]。绿色城市经济和大都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增长方法的质量密切相关,在城市语境下,它们将涉及更广的范围并改变增长的质量。   高质量经济增长被视为高生产力、体面的就业的前提,后者进而对根除贫困和促进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0]。GIZ从以下几方面定义了高质量增长。   精明增长:通过鼓励知识和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可持续增长:使一代人的经济发展不会对后代造成负担的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向绿色经济的转型。   包容性/共享性增长:社会的所有部门都高产地参与到经济进程中。   弹性增长:减少经济波动,减缓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的危害或影响。   整合增长:改善商品和服务跨国流通的框架条件。   增长治理:建立强力机制和透明、参与式决策过程。   这几方面构成了颇有价值的框架,本文也将以之为分析的指南。在精明增长方面,很显然,对先进制造概念的理解有助于理解精明生产环境系统的概念。   绿色城市经济这个概念帮助城市利益相关者在城市语境中理解国际上和国内关于绿色经济的争论。这个概念基于这样的假设:在世界绝大部分已经是城市的未来,城市应该成为绿色经济转型的先锋。GIZ所定义的绿色城市经济的关键因素包括[2]:   包容的经济增长:“未来的发展战略必须不再只专注于量化的目标。相反,必须要有能造福所有人口组成部分的质的增长。尤其在城市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还有越来越多的人群不能充分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2]。   环境兼容性:“经济增长脱离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这是可以通过鼓励创新和环境无害的技术来实现的。由于其人口密度高,城市往往可以提供建立高效基础设施网络的机遇” [2]。   减少贫困:“包容、生态无害的增长必然要走向减少贫困和为人们在生活中提供机会。这需要产生更多的收入机会,尤其要为低收入人群和城市非正式产业提供收入机会,改善贫民和非正式住区居民获得基本市政服务的情况” [2]。   大都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应对城市群和大都市地区需求,并努力提升其治理结构的的途径。GIZ认为有4个多部门的优先点是相关的[2]:   大都市地区作为创新产业地区:“大都市为地方、国家和全球商业的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场所。他们吸引知识型公司,并推进和落实可促进可持续经济活动的新想法。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点,必须要建立适当的框架” [2]。   大都市地区作为包容的劳动力市场和住宅中心:“大都市地区以其经济增长可创造广泛的服务类工作岗位,贫困人群也可从中受益[2]。”   大都市地区作为“密集纽带”网络:大都市地区把大量的人口、生产和消费集中在一个区域,它要消耗巨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大都市地区存在着紧密交织的地理连接和部门连接,还是有很好的机会以提高其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效率的” [2]。   大都市地区作为治理体系:“城市群需要新的治理结构以组织和控制它们所面临的多部门的挑战……”[2]   上述的3个途径:高质量增长、绿色城市经济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有不少相互重合和联系之处。高质量增长关注总体上的经济发展,而绿色城市经济和大都市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增长质量转化到城市发展的语境中。因此,我们取增长质量这个方法来作为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章敏 《城建监察》2007,(5):10-11
近期,一则来自上海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上海将在今年五一前出台《城市设摊导则》,对市区内部分路段的马路摊点不再一律封杀。这则新闻报道以后,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已被一些市民群众问过:“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都对小商小贩放开了,在我们绍兴这么小的地方,你们还管得这么严干吗?”为此,在我们中队内部,大家也进行了多次热烈的讨论,而我本人也就此事进行了一些思考,现与大家商榷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的土地资源一直比较稀缺.因而对发展超高层建筑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可以说,上海超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与上海城市的繁荣紧密相连,施工技术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相辅相成。上海16层以上高层建筑幢数排名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高层建筑有4000多幢,其中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就有1000多幢。伴随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近百年的发展,上海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日臻成熟,并跨A.-~-界先进行列。在最近召开的“2006中国超高层建筑建造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SOM公司以及我国台北101大楼等世界顶级项目结构设计专家汇聚一堂,在对世界高层建筑作前瞻的同时.也纷纷对上海超高后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大加赞赏,认为上海在建造超高层建筑施工方面.已突破了许多世界级难题,走在了国际建筑业的最前沿。现撷取该会议论文中的一篇代表之作.希望抛砖引玉,给广东同行参考和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汪道涵先生在世的时候,上海的学术界发起对长三角一体化做了许多工作。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2002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城市市长、企业家论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工作部署,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为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筹备以及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做好前期技术储备工作,“2013?上海大都市规划研究”国际专家咨询会于2013年12月12日在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召开。会议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围绕“大都市转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化战略”的主题,会议旨在借鉴国际大都市在推进城镇化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等方面的经验,为上海的发展提供参考。会议邀请了德国多特蒙德、英国伦敦和纽卡斯尔、韩国首尔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研讨。现将会议专题报告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9.
会展会议     
《中外建筑》2007,(1):98-98
亚洲近代建筑网络第六次国际会议在东京举行;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年会在杭州举行;“钢结构建筑与循环经济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2006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湖大召开;世界地材交易中心东移上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绿化发展方向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胡运骅 《中国园林》2002,18(5):12-16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在全球或某大区域范围内起到经济枢纽作用,具有高度现代化基础设施与国际服务功能,其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也是高水准的。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将保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本文对上海绿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