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了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PDMC为分散剂、硫杂蒽酮封端聚乙烯亚胺为引发剂,在硫酸铵分散介质中通过光引发分散聚合,在无搅拌的条件下合成了以聚乙烯亚胺为核的星形聚丙烯酰胺(PEI-PAM);考察了分散剂、单体、分散介质的含量及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评价了PEI-PAM盐水溶液对油田污水的浮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体系中w(PDMC)=2.0%~3.6%、w(AM)=8.0%~12.0%、w(硫酸铵)=26.5%~28.0%、c(硫杂蒽酮基团)=0.038~0.050 mmol/L时,在30℃、反应时间25~35 min的条件下,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大于90%,聚合产物PEI-PAM盐水溶液的稳定性好,其表观黏度为400~1 650 mPa.s,PEI-PAM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0.8~1.9)×106。PEI-PAM对油田污水的浮选效果优于聚铝。  相似文献   

2.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稳定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对丙烯酸叔丁酯的分散聚合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稳定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聚丙烯酸叔丁酯微球粒径及分散系数的影响。在乙醇-水分散介质中,丙烯酸叔丁酯进行分散聚合的适宜反应条件为: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60∶40,丙烯酸叔丁酯相对于分散介质的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和稳定剂相对于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丙烯酸叔丁酯的转化率超过90%,聚丙烯酸叔丁酯的微球直径为0.95μm,分散系数为0.048。  相似文献   

3.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了聚丙烯酰胺。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单体用量、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体系pH值对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本反应最佳条件:丙烯酰胺单体用量为25%;引发体系为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用量为0.2%;聚合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h;体系pH值为7。并优选了可较好控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链转移剂甲酸钠,通过改变其用量,PAM相对分子质量可在(0.80~13.50)×10^6范围调节。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酰胺交联微球的制备及其粒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亲水性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为分散剂,在环己烷中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微米级聚丙烯酰胺交联微球(PAMCMS)。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 PAMCMS 粒径的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得PAMCMS 的平均粒径范围为5~175μm;考察了搅拌转速、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分散剂用量和环己烷与水体积比(油水比)等因素对 PAMCMS 粒径的影响,在反应温度50~65℃、反应时间4 h、N_2保护下,维持配方中其他物质的用量不变,增大搅拌转速、减少引发剂用量、增大分散剂用量、增大油水比,导致最终生成 PAMCMS 的粒径减小;并通过体积变化初步考察了 PAMCMS 的溶胀性能,PAMCMS 在水中能长时间保持溶胀。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加入链转移剂,在高单体含量下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AM/AA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链转移剂用量及单体含量对聚合过程和AM/AA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控制链转移剂用量和其他聚合条件,在单体含量高达40%的条件下,可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橡胶与丙烯酰胺作为共聚单体,选择甲醛合次硫酸钠-过硫酸铵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并采用N-N′甲叉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研制出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吸水膨胀倍数、扯断伸长率和扯断力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总单体用量、天然橡胶与丙烯酰胺的比例、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四个因素对合成的水凝胶膨胀性能及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天然橡胶(干胶含量)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交联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的0.05%、引发剂用量占总体系质量分数的0.32%时,合成的水凝胶膨胀倍数较高,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甲醛合次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水凝胶。考察了单体组成、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填充剂种类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AM与DMDAAC物质的量比为8∶2、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5%、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3%、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08%、填充剂可溶性淀粉用量占单体质量的3%时,水凝胶具备较佳的膨胀倍数、抗压强度以及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以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分散剂,在硫酸铵溶液中,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水包水乳液;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硫酸铵含量、单体总含量及其配比、引发剂含量、反应温度对分散聚合的影响,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合成CPAM水包水乳液的最佳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13%~17%、分散剂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3.2%~3.5%、硫酸铵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25%~27%、引发剂质量分数(基于两种单体)0.015%、n(AM):n(DMC)=85:15、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合成的CPAM水包水乳液的颗粒分散性和流动性较好,稳定性较高,特性黏数和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达到10.14~11.49 dL/g和(5.23~6.32)×10~6g/mol。  相似文献   

9.
分散聚合法制备大粒径窄分布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制备出粒径2.05~9.03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分散介质极性、引发剂用量和稳定剂用量对PS微球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合成条件:单体苯乙烯(St)质量分数28%~37%、分散介质(乙醇水溶液)极性4.5~5.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与St的质量比0.03~0.05、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与St的质量比0.3~0.8、75℃下反应24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出单分散性好、分散系数低(在0.05以下)、大粒径的PS微球。  相似文献   

10.
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助引发剂,在近似常温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助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过硫酸铵用量0.13%,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0.58%,丙烯酰胺用量6%,反应温度30℃。  相似文献   

11.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PS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PS固含量和St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t加入量为15~25mL、AIBN和PVP用量分别为St质量的1.00%~2.00%和10.00%~15.00%、H2O加入量为0~10mL(固定介质的总体积为10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h、搅拌转速130r/min的较佳聚合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5~3.0μm、分散系数为0.020~0.100、St转化率最高达99.53%的球形、均匀且表面光滑的单分散性PS微球。  相似文献   

12.
双水相共聚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连续相,偶氮二异丙基脒盐(V50)为催化剂,进行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双水相聚合,制备出水溶性聚合物乳液。考察了连续相的浓度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含量、单体摩尔配比、单体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体系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在PEG水溶液中PEG的质量分数(w(PEG))大于6.0% 时才能稳定存在,聚合体系的转化率随着w(PEG)的增加而降低。在总单体质量分数为18%、AM与DMC摩尔比n(AM) : n(DMC)=9:1、w(PEG)=7.5%、引发剂V50质量分数w(V50)=0.029%、反应温度为65℃的最优条件下,聚合体系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在非稳定状态下进行反相悬浮聚合的设想 ,并以丙烯酰胺聚合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煤油作分散介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聚乙烯醇 /Span -60 /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作复合分散剂 ,在较高温度下 ,将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以极小液滴形式注入分散介质中聚合 ,不易结块 ,易得到粒状固体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4.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高吸油树脂,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种类、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甲基丙烯酸十二酯)∶m(苯乙烯)=4∶3、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0.8%、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0.8%、分散剂聚乙烯醇用量(占单体混和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所合成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高吸油树脂对甲苯和三氯甲烷的吸油率分别为13.9,24.6g/g。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法对高吸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产物为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其使用温度可达130℃。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了氟碳型共聚物P(AM DMDAAC HFMA)。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引发剂用量、疏水单体加入量等因素对P(AM DMDAAC HFMA)产率及其阳离子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P(AM DMDAAC HFMA)的絮凝性能和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55℃、聚合体系pH=7、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m(AM)∶m(DMDAAC)∶m(HFMA)=68∶22∶10、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8%的条件下,三元共聚物P(AM DMDAAC HFMA)的产率及其阳离子度最高,其对硅藻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在温度20℃、硅藻土悬浮液pH=7、P(AM DMDAAC HFMA)投加量10 mg/L条件下,硅藻土悬浮液上清液透光率和絮凝时间分别为995%和10 s。与聚丙烯酰胺(PAM)、实验室合成P(AM DMDAAC)相比,P(AM DMDAAC HFMA)对含油废水具有优越的除油效果;当共聚物加入量为30 mg/L、温度40℃、pH=10时,除油率达到952%。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单体乙酸乙烯酯(VAM)为原料,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合法合成了新型疏水缔合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M-DMDAAC-VAM)。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1.2%(占单体总质量分数),pH值7,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共聚物特性黏数达到1.263L/g,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