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确定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人杰 《测井技术》1994,18(5):366-367
褚人杰.确定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测井技术,1994,18(5):366~367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度计算,对二次及三次采油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尤其是高孔隙高渗透的疏松砂岩储油层。它的束缚水饱和度在不同开发时期都在发生变化。为了精细了解油藏的参数变化,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不能不考虑束缚水饱和度减小时的剩余油饱和度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高含水期注水井周围含水饱和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周期长等缺点,不利于快速评价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计算方法快速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即通过计算注水井周围的含水饱和度平面分布,折算出含油饱和度。利用该方法计算双河油田Ⅷ油组1—1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达西定律渗流理论的基础,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根据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经验公式,导出产层含水饱和度与产水率的函数关系。另外根据地区经验参数,制作含水饱和度与产水率的关系图版,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本方法在中原油田文13块应用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油田开发中后期进行剩余油饱和度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RMT测井是利用脉冲中子(碳氧比)资料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岩性等。由测井曲线得到矿物元素(碳、氧、硅、钙)的含量,并通过分析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剩余油饱和度。该技术不仅能用于计算单井的剩余油饱和度,而且可以估算区块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寻找剩余油和发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RMT测井新技术是利用脉冲中子(碳氧比)资料,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岩性等参数。由测井曲线得到矿物的元素含量,再通过分析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出剩余油饱和度。该技术不仅可用于计算单井剩余油饱和度,而且还可以估算区块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寻找和发现老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分布存在工作量大、计算周期长等缺点,不利于快速评价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计算方法快速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即通过计算注水井周围的含水饱和度平面分布,折算出含油饱和度。利用该方法计算双河油田Ⅷ油组1-1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剩余油饱和度测量与监测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绍建  明柱平 《钻采工艺》2004,27(6):104-106
剩余油饱和度的测量和监测是剩余油描述和挖潜的基础,主要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取心技术、生产测井技术、油藏工程技术以及开发地质学方法等,研究结果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文中以文留复杂断块群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测量与监测为例,综合论述了该技术系列在中原油田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技术现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钟市油田是储层非均质严重的多层砂岩油田,已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利用自行编制的剩余油计算一体化软件系统(SORKF),进行剩余油定量描述,计算各采油井点的含油饱和度,可搞清水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储量及其在平面、纵向上的分布情况,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胜坨油田一区试验区的一种水淹油层饱和度解释方法。通过运用误差最小原理,在该区成功地建立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解释模式。经现场实际资料验证,解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预测储层含油饱和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剩余油分布预测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对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可以预测井区附近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但无法预测远离井区域的剩余油的分布情况。采用时间平均方程和时移地震技术,得出了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结果表明,由时间平均方程可以求得静态剩余油饱和度;将时间平均方程与时移地震相结合,可以获得动态剩余油饱和度(饱和度的变化率)。该方法符合精细地质研究的思想,为用时移地震技术预测油、水分布的动态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殷建  林鑫 《断块油气田》2012,19(2):191-194
在特高含水期,井间的非均质模式对注水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维两相流井间非均质数学模型,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井间非均质模式对注水效果的影响。模型中,渗透率从油井向水井分为降低和升高2种情况;油井端含水饱和度低于水井端的含水饱和度。岩石和流体参数都划分为油井端、中间端和水井端3段。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含水期由于注水井端含水饱和度较高,而水相黏度较小,因此水井端渗透率变化引起的渗流阻力变化较小;水井端渗透率降低使油水井两端渗流阻力分布更均衡;特高含水期低注高采能获得更高的产液速度,油水流度的差异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高注低采可在油井端获得更高的压力梯度,从而能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生产测井资料求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生产实际中没有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而无法用生产测井资料求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求储层油饱和度的新方法。根据达西定律推导出储层产水率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式,并利用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的经验关系,建立了储层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同时,讨论了岩石参数和流体特性对产水率的影响。通过综合运用裸眼井常规观测井资料和套管井中生产测井资料(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和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研究确定区块每一储层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关系式。根据不同储层的经验关系式及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可求出对应产层的含油饱和度值,从而为油田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在饱和油情况下进行,因此,油田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和利用室内试验曲线计算出的理论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不能较好吻合,当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时这种误差会很大,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无法正确预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根据试验获得的相渗曲线和实际生产数据,采用试验数据与生产实际相互印证的方法,修正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计算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了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以及具有原始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问题,对正确认识油藏和开发指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湖油气田P11层是一高压低渗储层,试油及常规测井都不能很好地确定该层的产油产水比例,对该油藏的产出流体及生产预测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储层流体浮力与毛细管压力平衡的原理求解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在求解过程中,利用J函数及储层孔、渗资料对毛细管压力参数进行了处理。通过与毛细管压力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比较,得到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进而定性判断储层是否产水。利用相渗曲线及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可以计算储层的初始含水率。根据P11层毛细管压力实际资料,利用该方法计算出了储层可动水饱和度及含水率,与实际生产含水率相符,表明计算方法正确。此方法有助于提高低渗储层开发动态指标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Ng6、Ng7、Ng9、Ng10小层是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柱高度小,储层疏松,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分三步走能有效开发此类油藏:首先在厚度5 m以上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避免底水快速脊进;然后在油井高含水时应用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封堵高水淹井段,迫使底水绕流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最后当底水全面脊进后时利用CO2吞吐技术,增强原油流动能力,进一步驱替井筒周围残余油。水平井设计是核心,堵水和CO2吞吐为高含水阶段控水增油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估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大庆油田9口密闭取心井128块岩心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得出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经验公式。根据流体渗流力学理论得到油层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利用生产测井获得的产油率、产水率和含水饱和度资料,可以确定关系式中的参数,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用此方法得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通过岩心分析得到的基本一致。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17.
方法 利用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组合参数,对稠油储层进行研究。目的 划分稠油等级,优选开采方案。结果 地层产水,产油率与含水,含油饱和度组合参数(f0s0和fwSw)其比值(FSK)大于1,稠油等级高,热采效果好,产量高,等于1,稠油等级低,热采效果差,产量低;小于1,热采无效果,无论 用该方法确定的稠油等级较目前采用的其它方法效果好,简便易行且应用范围较广 。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放射性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并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利用岩心分析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和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产水率解释模型的实用方法.油田实例分析表明,与其它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结果代表范围大、实用性强等特点,更适合于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分布及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相流体渗流机理理论,并结合油水流动滑脱模型,建立了产层的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同时通过相关地层参数适宜性评价,计算产层的剩余油饱和度。该方法在丘陵、温米油田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含水率、油层含水饱和度不断上升的规律,首次将Logistic旋回模型引入油层饱和度的计算。该方法建立在实验室中岩心水驱油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含水率大于90%的特高含水期不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