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目标.讨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限制条件-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等内容,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以及对流域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设定目标进行量化计算和实现概率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制定相应的工程、经济和管理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研究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内容,建立海河流域水资源承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的资料,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基础指标的量化计算,证明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和经济、合理使用水资源、进行流域外调水、海水淡化才能摆脱缺水困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评价广义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全面分析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采用系统方法,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评价广义指标体系,重点分析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指标的建立及对流域水资源评价的作用,初步提出流域水资源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结合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地区,讨论采用统一的指标评价流域内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分析表明,采用广义指标评价流域水资源能更好地反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等对承载力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在石羊河流域的5个评价区域中,天祝县、鼓浪县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发展规模较小,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较好;凉州区、民勤县和金昌市水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承载力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及其两个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当前该流域水资源承载量远远超出其承载能力,随着流域的规划治理,水资源承载力逐步提高,但是该承载力水平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杨广  何新林  李俊峰  张亮 《人民长江》2009,40(21):52-54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区域水资源持续支持人类社会发展规模的最大支撑能力与限度。对于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尤为重要。以玛纳斯河流域为典型干旱区,通过建立物元模型对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物元模型对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处于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潜力。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承载力作为某一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水资源短缺地区能否满足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制约了许多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青岛市大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青岛市大沽河流域水资源相对承载指数分别为1.06,1.05,1.05,水资源承载力均会出现轻度超载现象,不利于整个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陕北佳芦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许俊良  张鑫 《人民长江》2010,41(8):51-54
佳芦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合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将佳芦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问题纳入到自然-经济-环境这一复杂的大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为流域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综合评价新疆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状况,文中选取10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对分析法评价南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2016年和2030年,和田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喀什噶尔河流域、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和开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III级,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2016年克里亚河诸小河和车尔臣河诸小河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II级,至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达到I级,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可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有必要对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综合评分分别为0.438和0.454,目前喀什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非常有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综合评分为0.620,水资源承载力较高,介于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之间。塔里木河流域总体综合评分为0.508,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建议加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科学、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该流域9个湖北城市的2006年-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武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水平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神农架林区、襄阳市、孝感市和仙桃市平均综合排名相对靠前,均为正值;荆门市、天门市、十堰市和潜江市平均综合得分均为负值,排名较靠后。总体上,湖北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各地区及整体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从而促使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承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综合考虑滇中龙川江高原流域特点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选取14项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集对分析理论为基础,对模糊集对评价模型进行改进,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的权重进行主客观耦合得到综合权重,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为比较,分别采用改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龙川江高原流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5个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为2级,采用模糊集对评价法,5个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为2级、1级、2级、2级和1级。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改进的模糊集对评价模型,对指标信息挖掘充分、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可为龙川江高原流域进一步推行"河长制"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和清洁小流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玛纳斯河、塔里木河流域为例,根据生态脆弱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从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选取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了随时间变化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随年限的增长逐渐上升;对塔里木河流域内5个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空间变化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克州、巴州、和田、喀什、阿克苏;将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解决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模糊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评价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影响,文章构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选取社会经济、水质量和水资源量作为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运用AHP法和向量模法分别计算出2006~2015年滹沱河流域山西段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并分析各层各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山西段水环境承载力先缓慢上升又急剧下降,滹沱河流域山西段污水治理措施效果不显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用水压力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评价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对未来作出预测,以2006年为现状年,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率、城镇人口比例、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河道外生态用水率7个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海拉尔河流域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评价地区水资源安全与否的一个基本度量,其理论与应用研究意义重大。根据DPSIR框架展开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得到一个4层递阶结构的指标初选框架,并构建了一套全面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以汉江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uzzy)展开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不调水情况下,江汉流域3级分区中,丹江口以上分区水资源承载力优于其他2分区;实施调水后,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受跨流域调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均可认为已达到基本可承载状态。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及其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人类主导下的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论分析,在对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等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分区、分期、分级"属性以及"量、质、序"递进综合约束作用等基本内涵,并提出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在以二元水循环为驱动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互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耦合概念模型,并以"人水和谐"思想为核心提出了水生态承载力承载度的综合评价基本思想,及其"分区、分期、强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评价模型的实现思想。以太子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较早,利用程度较高。1980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时对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评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变化,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国民经济情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96年,由国家科委、中科院、地矿部联合主持开展“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承载力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承载力研究》列为一个专题,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现状供用水量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出发,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级多指标可拓评价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估模型。以广东省东江流域为例,依据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由相应等级的关联度大小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中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三个子系统进行可拓评级分析,计算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于某一等级的关联度,进而将其由简单的定性描述拓展到定量计算,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评价等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2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近些年来水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绝大多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采用节约用水,加强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