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德慈 《中州建设》2009,(21):80-80
《明日之城市》(Urbanisme)一书,是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一部经典著作。在本书中,柯氏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预制化建造是法国一战战后快速和经济性重建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佩雷和柯布西耶的预制观念,揭示建造思考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钢筋混凝土建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季洁 《华中建筑》2010,28(11):143-145
该文以北京建外SOHO为例,解读"光明城市"理论的现实内涵,探寻该理论对于当今城市规划的影响,反映了该理论至今对我国城市建设仍具有借鉴价值和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器,建筑——柯布西耶是如何思考建筑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明 《建筑师》2007,(6):15-22
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文本及作品的解读,着重疏理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者的柯布西耶的建筑思考之路,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当今的建筑学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百年前,勒·柯布西耶曾在工业化进程中探索普适的建筑学方法,在当时鼓吹与传统划清界限的时代,勒·柯布西耶向人文主义者学习,并提出现代建筑需要回归数与几何的秩序,那么他作品中的"古典"是否存在,又该如何阅读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文章将对勒·柯布西耶如何提出现代建筑的原则以及其作品中存在何种秩序等问题予以辨析,历史的价值在于知之以明鉴,回顾大师走过的路也必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下。  相似文献   

6.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杰出的人物.通过探讨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找寻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解其深层的观念、精神实质及其突出的创作与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伊东丰雄作为新一代的日本主流建筑师早已被我们熟识。本文试图从其建筑形式手法中探讨其表象特征——轻快,透明,流动与现代主义表征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邹颖  徐欣 《世界建筑》2006,(11):118-121
本文从建筑的秩序,技术、结构和形式,以及平面与空间3个角度出发,以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对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两位旗手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创作进行了类比与对比,并由此认为,现代建筑浪潮与其说是与传统的决裂,不如说是在对传统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柯布西耶和密斯的名字之所以排在无数同时代建筑师的前列,正是因为他们对古典建筑学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将其中的精华经过发展并和他们自己的新思想结合后融入他们时代的建筑当中。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2)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与他的绘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他的很多建筑作品当中都能够体现出绘画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因此,绘画产生了对其后来建筑设计的影响,从绘画的视角来剖析建筑,寻找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0.
许林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20-121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在欧洲确立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城市规划设计对现在新建城市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反对只为富裕阶层设计住宅,主张为广大民众设计住宅使他和其他设计师显得尤为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25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本期世界建筑导报[本期人物]专栏报道了王澍的专访.当然,我们并不想加入额首相庆或羡慕嫉妒恨的大合唱中.相反,我们更希望与读者们一起思考这样问题:王澍获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看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给予王澍的评价:“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但是,我们怀疑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对于建筑界提出的挑战仅仅是“面向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问题.和前两期相比,在本期杂志里我们关注焦点也许有些改变,从建筑的物质性存在转向精神层面的“都市欲望和建筑记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介绍2000年3月在意大利举办的“另类现代”的传统与古典建筑城市设计研讨会为基础,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十年在西方建筑界的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它的主要倡导人及活动家的思想和言论,新古典主义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近期作品及教育界一些不同于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和各种新潮时尚主义的“另类”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明确城市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定义,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进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增长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从城乡规划层面,提出要使城市增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确定切合实际的城市定位和目标,启用人才,建立城市自主增长的积累机制、自觉投入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创新机制、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洪乃丰 《工业建筑》2006,36(3):76-79
我国正在进行着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每年水泥用量超过世界总用量的1/2,这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然而,建筑、特别是基础设施的耐久性也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它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影响建筑、基础设施耐久性的诸多因素中,腐蚀是重要因素,甚至有时是关键因素。我国腐蚀环境多样化且比较严酷,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腐蚀危害和其可能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要实现“百年大计”,在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还需以长远的战略和技术、管理的创新来应对腐蚀和耐久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洋 《城市建筑》2013,(19):113-116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现代建筑作品的梳理,分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城市建筑的民族地域特点,并提出对当代地域建筑思潮和创作的几点理解和认识.为今后乌鲁木齐现代建筑的民族地域性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顾晶 《建筑创作》2011,(12):76-77
建筑空间从外部到室内的风格演变是有一定逻辑的,其中永恒不变的是建筑的主题。深圳湾体育馆外形如蚕茧,体型流畅舒展。光影变化丰富。贵宾区室内空间犹如外形一样流畅富有动感,风格简洁大方。从地下一层入口到贵宾室到电梯厅到电梯内部,一直到三层贵宾区始终沿用建筑语言,圆角菱方型的幕墙图案作为室内空间元素,使建筑语言延伸到室内。  相似文献   

17.
胡世德 《建筑技术》2004,35(1):64-66
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和世界文化名城,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特别是1949年以来,建筑成就显著,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应保护好珍贵历史遗产,根据总体规划,将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城市风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胡世德 《建筑技术》2004,35(2):145-147
古代学校一般为木结构平房。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始建于1306年,其中心建筑辟雍为皇帝讲学之处,黄琉璃瓦攒尖顶大殿,四周环水,见图5。  相似文献   

19.
朱宏宇 《城市建筑》2014,(10):78-82
本文结合两个具体案例的设计实践,探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一体化设计过程中的互动关系,指出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兼顾自身设计独立性以及相互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通过城市与建筑的“中间领域”实现城市、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