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PLC矿井排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排水控制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矿山作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但目前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大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水泵的开停及选择切换均由人工完成,还做不到根据水位自动开停水泵,严重影响井下主排水泵房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矿井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鹏  金强 《矿山机械》2007,35(4):138-139
我矿是年生产能力为190万t/年的现代化矿井,井下涌水量较大,-1000m泵房设计安装了4台D280-43×6主排水泵,配套电动机315kW,2路排水管。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目前该矿水泵的开停及选择切换均由人工完成,做不到根据水位或其它参数自动开停水泵,这将严重影响井下主排水泵房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对-1000m泵房主排水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研制。该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检测水仓水位和其它参数配合,控制水泵工作,合理调度水泵运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中小煤矿井下主排水系统仍采用继电器控制,水泵的开停及切换均由人工完成。某煤矿将微处理技术同矿井主排水系统设施相结合,对矿井主排水系统进行革新、改造,实现了深部水平泵房的自动化控制及监测,司泵人员可在高位值守,避免了突发水害对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矿井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矿井为科学控制水仓水位,达到节省电能,提高排水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防止淹井事故的发生等目的,在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可在地面生产调度办公楼监视井下中央水泵房水仓水位并根据电网的负荷信息,以"移峰填谷"的原则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井下排水设备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等问题,对主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对控制方式和上位机软件进行了深化设计,并完成了现场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自动根据水量确定水泵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实现对各水泵的在线监控和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具有自诊断功能和自动开停功能,实现泵房的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6.
水泵自动化装置在煤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矿井井下水泵存在装备落后、操作复杂、运行不可靠、工人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 ,虽然PLC作为一种优秀的控制器在排水自动化方面应用越来越普及 ,但由于煤矿运行环境恶劣 ,在井下应用却很少。为适应矿井减人提效及提高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需要 ,开发了一套水泵自动化监控装置 ,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系统框图如图 1。图 1 水泵自动化监控装置方框图1 功能介绍装置采用GE公司的Fanuc系列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件 ,系统根据水仓水位自动开停水泵。当水仓处在正常水位时 ,各水泵轮流工作 ;当水仓处在危险水位时 ,自动投入必要数量…  相似文献   

7.
正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郭二庄矿机电区自发研制了"气动隔膜泵"排水自动开停装置,使井下采掘头面风泵运转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排水,推动了矿井智能化建设。该矿井下点多面广,零散排水点多达7处,排水点气动隔膜泵开停有时需要职工兼职操作,因此不能排完水后及时停泵,从而造成水泵空载运转,既浪费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以及电能消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处理的、根据各种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控制交流电机的开停来带动水泵运行的排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CPU控制单元和监控系统,可实现水仓水位、排水管路流量、电机温度、电路负荷电压等数据的实时监测监控及报警显示、水泵自动启停,闸、阀自动开关等功能。该系统启用后,可实现泵房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9.
郭宏伟 《煤》2011,20(7):82-83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已逐步取代了手工或半自动的继电器控制,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利用先进的微处理技术,实现井下临时排水系统根据水位高低自动开停水泵,提高工效,使工人的人身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0.
程双龙 《煤矿机械》2012,33(11):169-170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如采煤机、输送机、局扇、破碎机和提升机等)开停状态需要及时地上传到整个监测系统中,以防有设备损坏及时采取行动避免事故的发生。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气设备的开停状态转换成各种标准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送给矿井生产监测系统,最终实现井下机电设备开停状态自动监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的设计与PLC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娟 《煤炭技术》2012,31(8):26-27
介绍了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的设计理念和PLC在煤矿主排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水泵的自动控制,PLC根据水位的变化和通电信息的因素建立模型实现了水泵自动开停、故障自动诊断和排除等功能,提高了煤矿矿井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多年对潜水泵排水系统的研究及煤矿抗灾泵站的设计经验,提出采用卧泵加潜水泵排水方案替代传统的井底中央泵房加防水闸门方案的观点,大大提高了矿井抵抗水灾的能力,使防治水工作由被动堵水变为主动防治水。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矿井防爆制冷装置冷却水泵PID变频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较差问题,针对该系统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建模困难的特点,利用模糊控制机制,通过对冷却水泵控制系统特点的分析,构建模糊控制规律表。并分别对冷却水泵的经典PID控制系统和模糊化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明显优于经典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井下主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设备多,布置困难,接线繁杂,施工难度大,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每台水泵设置一台矿用隔爆型PLC分站,使单台水泵形成独立控制系统自动运行,当出现故障后,PLC分站将本台水泵隔离,不影响其他水泵正常运行;再设置一台矿用隔爆型PLC主站,控制每一台水泵及主管路阀的启停。并设计分布式PLC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远程操控方式、一键启动控制方式等多种控制方式,管理者可根据现场环境需求选择最佳方案。最后给出一套完整的水泵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并论述该设计方案的优点及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徐华 《煤矿机械》2013,34(4):244-246
介绍了一种基于WinCC的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功能实现、设备配置及监控系统,实现了矿井涌水量的自动控制和水泵、电机等设备的安全监测控制,使中央泵房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提高了矿井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吴占背 《陕西煤炭》2020,39(2):40-42,67
井下排水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往往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效率低且难度大。为实现井下水泵的自动控制,从微控制单元(MCU)处理器出发,对其控制系统展开设计。所设计的系统以DSP数字处理器为核心进行逻辑运算识别,配合必要的采样算法以及自动装置实现对水泵的实时监测与动作,并论述了中央处理器的选型,同时设计了部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井下水泵控制需求,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矿井大型水泵的真空引水启动过程调查研究,针对启动过程中存在的真空度波动和泄漏引起的误启,采用在单台水泵真空电动阀和水泵抽真空管路出口之间增设抽真空出水缓冲环节和液位检测系统,使引水管路中气泡的含量降低。通过液位检测信号有效控制真空系统启停和水泵的启动,提高了水泵启动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了真空引水系统的能耗,延长了抽真空系统和水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江映华 《中州煤炭》2018,(9):154-157,160
为了研究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控制系统,将其划分为5个子系统,分别为水泵启动子程序、3种工作方式切换子程序、系统保护子程序、“避峰填谷”子程序、水泵自动轮换子程序。系统把水仓水位划分为7个水位点(6个区段),实现了对水位变化速度和水位变化的检测,并采用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对水位进行检测,以及利用灰色理论对系统节能和水位进行预测,实现了“避峰填谷”;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控制系统的水泵控制方式采用手动、半自动、自动3种控制方式,采用PLC采集的传感器的电量或信号对系统保护功能和故障检测进行实现。该研究可为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整体设计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套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PLC在煤矿主排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功能设计、层次结构以及应用研究。PLC通过监控水位变化等因素,实现了水泵的开启和停止的自动化以及故障诊断的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20.
单变频器循环控制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煤矿企业传统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总结2种普通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1台变频器循环控制多台水泵的恒压供水解决方案。初期资金投入少,可实现水泵的软启动,并使各水泵长期的工作总时间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