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大(主线芯)二小(保护线芯及中性线芯)五芯电力电缆的瓦形导体,其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较复杂。根据瓦形截面中各部位的几何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应用迭代法就可求出非线性方程组中的瓦形导体外圆弧半径及其所在扇形中心角之半这两个未知数,进而就较容易地计算出其它几何参数。介绍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方法,BASIC计算机语言的计算程序等。  相似文献   

2.
对于五芯等截面电力电缆,为了节约原材料,缩小电缆外径及降低生产成本,将导电线芯设计成瓦形结构。根据几何图形,推导出瓦形导体结构尺寸参数及压轮孔型尺寸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型电缆生产厂的设备条件,介绍了大截面瓦形线芯五芯塑力缆的结构型式的选择,并提出了简化后的三种基本结构及其参数计算,以及导体中单线根数的选择与排列。由此,可减少大量的工模具设计和制造,降低电缆生产成本,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4.
三大(主线芯)二小(保护线芯及中性线芯)五芯电力电缆的瓦形导体,其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较复杂。根据瓦形截面中各部位的几何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应用迭代法就可求出非线性方程组中的瓦形导体外圆弧半径及其所在扇形中心角之半这两个未知数,进而就较容易地计算出其它几何参数。介绍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方法,BASIC计算机语言的计算程序等。  相似文献   

5.
在垂直敷设的场合,全部为扇形导体的5芯电缆比4芯瓦形和1芯圆形导体的5芯电缆结构稳定,安装后使用更安全。主要对该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非标准截面五芯电力电缆采用一种新型的类梯形导体结构,阐述了相对于常规瓦形结构的优点,并建立了该型五芯电缆导体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导体紧压压轮。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电气装置的用电安全和电器保护,各类建筑物和工程对低压电网配电设计,已由传统的TN-C接地系统改为TN-S、TN-C-S接地系统。这种低压配电系统,需采用五芯电力电缆,以将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功能各自分开。五芯电缆中各芯导体截面,有三大二小、四大一小及五芯等截面三种。其中保护导体截面的选择,系根据过流保护的故障电流和切断电源的动作时间确定。对于五芯电缆组合规格的选择,同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大截面扇形或瓦形绝缘线芯电力电缆,成品电缆一般都会出现电缆尾端蛇形状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分析原因,主要是在成缆工序尾端,绝缘线芯脱离放线盘后失去了预扭,造成成缆无节距。利用成缆机放线盘可以旋转的功能,在成缆工序尾端对绝缘线芯进行超预扭操作,通过"矫枉过正"使扇形或瓦形绝缘线芯预先变形,解决成缆尾端无节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五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江 《电线电缆》2006,(5):22-23
介绍了第五芯直接绞入结构的五芯电缆产生的背景和结构特点,并与同心式保护层结构的五芯电缆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后者在电缆的性能上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扇形导体四芯不等截面线芯的几何参数中,对成品电缆尺寸及其表面圆整度有决定性影响的参数,主要是扇形圆弧半径和圆心角。就上述两参数的选择和计算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性线芯和接地线芯分开的五芯电缆,其缆芯中的绝缘线芯通常采用四大一小或三大二小结构。为便于计算缆芯的外形尺寸和各填充空隙的截面积,通过对有关结构尺寸相互间关系的推导,获得了四大一小和三大二小的五芯电缆缆芯结构参数的图解曲线。  相似文献   

12.
胡小勇 《供用电》2003,20(3):35-35
本文介绍了珠海供电分公司在应用 10kV大截面单芯电缆时所遇到的一些经验教训 ,以及所做的一些试验 ,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使某些工程的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的线路,以把地线和零线的线芯分开,使三相绝对平衡。这种不对称电缆的结构,虽可采用近似法计算,但因误差大,会影响到材料定额和生产成本的精确计算。根据五芯电缆几何图形所推导出的结构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设计出的结构微机计算程序,经实际应用,证明能为生产提供精确的电缆的结构尺寸和材料消耗数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四芯不等截面电缆扇形导体几何参数的搭配,并通过改变扇形中心角、填充系数、中性线芯的导体形状等,由计算机计算确定的扇形线芯大圆弧半径和最佳系列扇形中心角。  相似文献   

15.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中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对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技术改进做了详尽的介绍.文章从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原理、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和环境条件要求、大截面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创新改进及测量过程、影响测量正确性的因素分析和测量结果及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大截面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方法的技术改进对提高大截面电缆导体尤其是铝芯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起低压五芯电力电缆的质量纠纷,通过剖析低压五芯电力电缆的结构缺陷,从电缆结构和安装方式不同角度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低压五芯电力电缆的结构尺寸重新进行了工艺计算,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20kV单相交联电缆中高次谐波电流、介质损耗、金属护层电流对缆芯截面的影响,并综合国内外的标准和实际运行经验,合理地选择了电缆截面。  相似文献   

18.
电缆并列运行只要每根电缆线截面相同电流是否也会相等?答:并联电缆的线芯截面相同,每根电缆的电流并不一定相同,因为并联电缆除了电阻外,还有自感和互感,每根电缆的互感和它的几何位置有密切相关,电缆线芯截面越大,线芯电阻越小,电感相对增大,对电路分布的影响也越大。每根电缆的电感不同,电流大小也不同,其中有的电缆过载,有的电缆负荷电流很小,大小电流之差可达到1/3以上,由此引发的运行事故是非常常见的。  相似文献   

19.
电力电缆的三芯与单芯的选取一般遵循如下规律:6~10 kV电缆选择三芯电缆,66 kV及以上电缆选择单芯电缆。但是35 kV电压等级电缆既有三芯又有单芯,如何正确的选取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通过对35 kV三芯与单芯电缆的分析与比较,明确了各自的适用环境与条件,可以为广大电力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选用电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动态提高三芯电缆的实时载流量以及保证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对影响三芯电缆线芯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利用生物学中局部灵敏度的概念,分析了环境热阻与环境温度对三芯电缆线芯温度的影响。同时,搭建了10 k V三芯电缆载流量试验场,并模拟了空气敷设和土壤敷设下的三芯电缆温升试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可得:空气敷设时,随着加载电流的增大,环境热阻对电缆线芯温度的灵敏度增加,且都处于灵敏等级;土壤敷设时,环境热阻对电缆线芯温度的灵敏度处于不灵敏等级;同一加载电流下,外界环境热阻的变化对于电缆线芯温度的影响很大。两种不同敷设情况下,当三芯电缆线芯温度相等时,相比空气敷设情况,加载电流为200 A,土壤敷设时,电缆载流量可以提高3.6%;加载电流为300 A,土壤敷设时,电缆载流量可以提高8.1%;加载电流为400 A,土壤敷设时,电缆载流量可以提高9.2%;加载电流为500 A,土壤敷设时,电缆载流量可以提高22.3%。当三芯电缆运行状态未达到稳定时,电缆线芯温度主要由加载电流的大小决定;当三芯电缆运行状态达到稳定时,电缆线芯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线芯温度由敷设环境温度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