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树苔浸膏、净油香味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树苔净油和浸膏的香气成分,并用树苔净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树苔净油和浸膏的香气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主要香气成分均为苔黑酚双甲醚、苔黑酚单甲醚、阿兰酚、β-苔黑酚酸甲酯、赤星衣酸甲酯、赤星衣酸乙酯、扁枝衣酸乙酯、柔扁枝衣酸甲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硬脂酸乙酯、松香酸和松香酸甲酯等;②树苔净油可赋予卷烟苔样的青香香气风格,明显增加烟气浓度,并且能改善口腔和喉部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2.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郫县豆瓣酱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别以乙醚和二氯甲烷为溶剂,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四川郫县豆瓣酱的挥发性香成分,并对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佳的时间分别为乙醚2h、二氯甲烷3h.通过Gc-MS检测.两种溶剂萃取一共检测出56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3-甲基丁醇、糠醛、苯乙醛、4-乙基苯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乙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四酸乙酯、十六酸乙酯、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油酸乙酯、十八碳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3.
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对烟草中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析烟草中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的重复性相差不大.同时蒸馏萃取法测得的回收率总体上比水蒸气蒸馏法高.水蒸气蒸馏法较适合分析沸点较低的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而同时蒸馏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分析烟叶样品中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的应用范围广,特别是分析烟叶样品中沸点较高的挥发性、半挥发性中性成分更为有效.同时蒸馏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步骤简单、省时、省工、节约溶剂.  相似文献   

4.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绍兴霉毛豆中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检测,共鉴定出52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7种、酸类10种、醛酮类7种、醇类6种、烃类6种、酚类4种、其他2种,含量相对较高的化合物有有异戊醇、苯乙醇、乙酸、异戊酸、十六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十六酸乙酯、9-十八碳烯酸甲酯、糠醛、9,17-十八碳二烯醛、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质联机,对北京地区的王致和腐乳的挥发性香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溶剂和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同时蒸馏萃取条件是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300g腐乳加350mL水,加热萃取4h;挥发性成分总共鉴定出83种,其中醇类8种、醛类11种、酮类9种、酸类1种、酯类24种、酚及酚醚类6种、吡嗪类7种、含氧杂环类5种、舍氯杂环类3种、含硫类2种,其它的混合成分7种,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亚油酸乙酯、十六酸乙酯、苯乙醛、3-甲基丁醛、2,6-二甲基吡嗪、甲基吡嗪等.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大葱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葱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13种,主要成分有:烯丙基甲硫醚、甲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丙基甲基硫代硫磺酸酯、反式烯丙基丙基三硫醚等;醛类3种,2-甲基-2-戊烯醛、2-丁炔二乙基乙缩醛、3-丁炔二乙基乙缩醛;酯类6种,主要成分有:2-丁烯酸甲酯、3-戊烯酸,4-甲基-2-丙烯酸酯、2-丁烯酸乙烯酯等;酸2种,乙烯丁酸和2-甲基庚酸;醇类1种,2,4-二甲基-3-戊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蒸馏温度、料液比、同时蒸馏-萃取时间以及水浴温度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葱油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95℃、料液比1∶2(g∶m L)、同时蒸馏-萃取时间3.5h、水浴温度55℃,此条件下测得含硫化合物含量可达25.15mg/g。  相似文献   

7.
菠萝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菠萝果实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菠萝挥发性香味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认其中的44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0.06%,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6-十八烯酸(21.49%),十六酸(16.99%),3一甲硫基丙酸甲酯(5.75%),硬脂酸乙酯(5.44%),硬脂酸(5.00%),辛酸甲酯(3.72%),己酸甲酯(3.19%),5一乙酰基-己酸乙酯(1.53%),糠醛(1.5%)等.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提取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水蒸汽蒸馏法(SD)、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3种方法提取的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艾纳香叶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是醇类和烯类化合物,其中萜类物质占较大比例。3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50种(SD)、24种(SDE)和49种(HS-SPME)。水蒸汽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油状挥发物中主要成分相似,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油状挥发物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似,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油状挥发物中低沸点化合物较少。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来凤凤菊化学成分的差异。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来凤凤菊中的化学成分,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共分离出161种成分,鉴定出其中的56种,主要成分是:α-水芹烯(10.70%)、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3-吡喃酮(7.14%)、芳樟醇(11.90%)、芳樟醇氧化物(7.95%)等;超临界CO2提取法共分离出121种成分,鉴定出其中的38种,主要成分是α-水芹烯(11.91%)、邻伞花烃(22.59%)、芳樟醇(6.95%)、芳樟醇氧化物(5.75%)等。两种不同的提取法共分离鉴定27种相同的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多分离鉴定18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固相微萃取与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香精成分比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与固相微萃取法对烟草香精中的香味成分进行萃取 ,再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 ,并对这 2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重复性和定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同时蒸馏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萃取量 ,适合于烟用香精香味成分的定量分析 ;固相微萃取法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 ,适合于香精的剖析定性。  相似文献   

11.
白胡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炯  陈静霞  余静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0,31(2):110-112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白胡椒中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15% 和2.86%;再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从两种方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2 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28 种化学成分,从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30 种化学成分。白胡椒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3- 蒈烯、柠檬烯、β- 蒎烯、石竹烯、α- 蒎烯、1- 甲氧基-4-(1- 丙烯基)苯、α- 水芹烯等萜烯类物质。将这两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白胡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同时蒸馏萃取燕麦炒米香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清  黄明泉  杨震安  郭项雨 《食品科学》2012,33(14):158-16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燕麦炒米香味物质,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提取的燕麦炒米香味物质进行检测和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6种成分,鉴定出58种,占香味物质总峰面积的85.23%。主要成分有Z,Z-9,12-十八碳二烯酸(20.01%)、E,E-2,4-癸二烯醛(7.15%)、十六烷酰胺(5.30%)、二十烷(4.38%)、十六烷(4.17%)、乙酸乙酯(3.52%)、2,6-二甲基吡嗪(3.03%)、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96%)、己醛(2.65%)、2-乙基-5-甲基吡嗪(2.64%)、乙酸丁酯(2.39%)、1-戊醇(2.11%)  相似文献   

13.
崔刚 《食品科学》2011,32(2):248-251
采用二次分子蒸馏技术提取大蒜中大蒜油,并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鉴定大蒜油中组分和主要化学成分,比较提取所得大蒜油与市售大蒜油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经分子蒸馏法所得大蒜油产物中主要含有二烯丙基一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甲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及三硫醚等化合物,未检测出环状二硫醚和四硫醚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个台茶品种金萱、翠玉、软枝乌龙、四季春以及乌龙茶对照种黄金桂(黄棪)的鲜叶为原料,按台式乌龙茶工艺制作成乌龙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香气成分,并比较它们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金萱样品醇类含量较低之外,其他乌龙茶样品香气组分均以醇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余组分为少量的醛类、酚类、酮类、羧酸类和含氮化合物等;黄金桂与4个台茶品种乌龙茶主要的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植醇、α-法呢烯、吲哚、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三烯甘油酯、新植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2-庚烯、2,2,4,6,6-五甲基庚烷、二十二烷、二十五烷等;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个台茶品种所制成的乌龙茶样品质好,得分均比对照样黄金桂高,总体品质超过或明显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15.
白兰地的蒸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红  王霞 《酿酒科技》2001,(4):47-47,46
白兰地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有的来源于葡萄原料,有的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通过蒸馏进入粗馏白兰地,形成白兰地特有的香味,在蒸馏过程中,低沸点成分不发生化学变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高沸点成分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些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或减少,有些物质将重新形成,显著增长的是醛(74%)和酯类(17.4%),此外,蒸馏过程中还发生物质的分解,由于高温,中间氧化剂和溶解氧的存在,使酒精氧化成乙醛和乙酸,酯化作用的同时发生酯的分解,用铜,铁蒸馏釜蒸馏,挥发性成分形成多,用玻璃烧瓶蒸馏,挥发性成分形成少。  相似文献   

16.
将元宝枫油制成混合脂肪酸乙酯,分别利用多级分子蒸馏提纯和分子蒸馏与尿素包合法相结合提纯神经酸乙酯得到高含量的神经酸乙酯产品。六级分子蒸馏直接提纯神经酸乙酯,得到神经酸乙酯含量为78.35%的产品。二级分子蒸馏与尿素包合法相结合时,分子蒸馏脱除甾醇、维生素E、C16、C18、C20及部分C22脂肪酸乙酯,得到神经酸乙酯与芥酸乙酯比例为1∶1的初级产品,再在m(脂肪酸乙酯)∶m(尿素)∶V(甲醇)为1∶5∶35、包合温度35℃、包合时间8 h条件下,经过二次尿素包合处理,可得到神经酸乙酯含量为66.21%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兔肉挥发性风味成分提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跃杰  贺稚非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15,36(24):147-151
为比较不同提取技术对兔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效果,明确兔肉特征风味物质。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extraction,SFE)3 种常用方式,提取兔肉风味物质,定量加入2,4,6-三甲基吡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比较提取率差异,确定兔肉主体风味成分。结果显示:SDE法提取到包括烃、醇、醛、酸、酯、酮、醚和杂环共8 类75 种化合物;SPME法提取到烃、醛、酮和酯共4 类41 种化合物;SFE法提取到烃、醇、醛、酯和杂环共5 类38 种化合物。提取物质种类:SDE>SFE>SPME,提取物质量:SFE>SDE>SPME,提取量:SPME>SFE>SDE。通过气味活度值法,确定己酸、己醛、辛醛、壬醛、2,4-癸二烯醛和1-辛烯-3醇为兔肉主体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