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获得抗黄萎病转基因棉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激光微束穿刺法 ,将 β 1,3 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 pBLGC导入棉花幼胚。转化一代棉花幼苗用蘸根法进行抗黄萎病筛选 ,将存活的苗移入病圃进行了卡那霉素(Kan 1% )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移栽的 2 9株幼苗中 ,有 9株表现出明显的Kan抗性 ,对 9株抗Kan植株进行了PCR检测 ,结果显示 ,其中 7株表现为阳性。病圃中的T1代转基因植株在经历了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后 ,7株PCR阳性植株表现明显抗病 ,并已正常开花结铃 ,其他T1代植株及对照植株全部因后期发病死亡。这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 ,且使转基因植株对黄萎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PAP cDNA导入油菜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损伤诱导型启动子控制之下的商陆抗病毒蛋白(PAP)CDNA导入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双低品种H165,经庆大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PCR扩增检测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PAPcDNA连同损伤诱导型启动子已稳定整合至受体基因组,转化效率为1.7%。攻毒实验表明,转基因油菜植株对供试病毒芜菁花叶叶(TuMV)具有较高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研究已证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关系密切,而HPV—16基因组中的早期基因E6—E7可能是其致癌基因。为证实上述人标本研究所获结果,本文用HPV16全部早期基因及E6—E7为目的基因分别进行体外转化实验。除采用常规的钙沉淀转化法外,我们根据基因重组技术进行基因治疗的原理,在国内外首次利用基因工程重组逆转录病毒中含有HPV16的早期基因及E6—E7基因构成HZIP-16及HZ1P16K载体。将HZ1P—16及16K分别导入培养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能生成重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称之为病毒生成细胞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因工程的最新进展,标志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向纵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强烈地显示出对科技、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并迫使人们思考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 基因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什么是基因?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基因”是由"gene'’音译而来,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1909年由丹麦学者约翰逊首次提出,用以表达奥地利学者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1944年美国科学家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携带生命遗传物质的分子。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通过实验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969年首次分离成功。 2.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至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I~uman Genome Project,HGP)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它的目标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阐明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而在整体上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启动,原计划于2005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全?  相似文献   

5.
基因驱动     
通常,有性繁殖生物体的基因遗传率为50%。一些基因有提高遗传率的自然进化法,称为”基因驱动”(GeneDrives)。几乎每一个有性繁殖物种的基因组都包含活跃的或是残存的基因驱动。十年前,帝国理工学院的AustinBurt提出,可以通过设计驱动来改变蚊子的自然种群基因。在当时,准确编辑基因组,设计出人工驱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伯特的构想没能得以实现。现在,这将不再是难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粗糙集遗传约简算法不能确保得到约简的不足,分别提出基于二进制编码基因和符号编码基因的遗传约简算法.基于二进制编码基因的遗传算法加入修正算子以确保遗传算法在可行解的空间搜索.基于符号编码基因的遗传算法融合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降低遗传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编码方式的遗传约简算法都能确保得到约简.  相似文献   

7.
《激光集锦》2003,13(1):37-38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覆盖了籼稻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99.99%,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单位已圆满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这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8.
用激光照射成功地将带有NPT一Ⅱ基因的LP101质粒导入液体状态下的番茄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结果发现利用激光诱导转移外源基因的成功率高,而且这些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基因分子生物学结合超微结构的方法在318例人宫颈癌标本中证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它的亚基因片段,E_6-E_7早期基因可能是HPV-16的致癌基因。本文采用近年来开始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方法,将HPV-16的全部早期区基因及E_6-E_7基因分别重组至逆转录病毒(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基因组中,将比重组的逆转录病毒导入培养细胞,在细胞中大量牛成并释放病毒颗粒到培养液中(此细胞称为重组病毒生成细胞)。借助重组病毒感染方式介导基因转移进行体外转化研究。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方式研究属于DNA病毒的HPV-16的致癌潜能,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证明它是目前体外研究转化功能效率最高,最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激光微束转移外源基因方面已获得初步结果。 为了改进激光微束导入法,使其扬长避短,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把激光微束与显微注射结起来进行基因导入,不像从前那样把卵浸入基因溶液中,而是把激光微束与显微注射针分别地瞄准蚕卵。在激光微束穿孔之后,迅即滴注一定量的基因溶液。这需要一套把激光器与显微注射仪结合起来的装置。我们用此法已获得真正的卵色变异。所用蚕种3011B_4新2(红卵)及云纹皮斑(白卵)由中国蚕研所供给。提取3011B_4受精卵中的活性染色质,转入云纹皮斑的受精卵内,三天后可在白卵区内发现红卵。染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下游可以共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双亚基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1-IRES-hIL12。方法通过搭桥PCR获得人白细胞介素12P35及P40双亚基的融合基因P35-F2A-P40,插入DNA疫苗载体pVAX1-IRES的下游,瞬时转染293-T细胞,ELISA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融合基因与设计完全一致,融合基因在体外细胞培养液检测中获得分泌表达。结论该载体的成功构建可以为肿瘤基因疫苗研制提供免疫增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近廿年来激光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中已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我们以3371A的N2激光诱导油菜变异,结果表明,N2激光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辐照花器结合进行有性杂交,F1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并初步育成一个白菜型品种;辐照干种子观察到与未经照射者相同。鉴于林月婵、李宝健、胡能书等的研究与上述实验结果,考虑以此方法克服远缘杂交不孕障碍。在油萝卜、芝麻菜与油菜间的杂交中,父本花药经N2激光照射后授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主要实验结果简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对寄主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青菜(Brassica chinensis)和芥菜(B.juncea)的健康株及接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感病株为材料,比较测定了两者的光合作用参数、观察了细胞病变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受病毒侵染青菜和芥菜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比对照明显降低,Hill反应活性分别下降了64.49%和59.83%。病变细胞质内分布大量线形病毒粒子和柱状内含体,叶绿体片层结构发育差,淀粉粒积累减少,后期畸形肿胀,膜结构破裂直至解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含有FLAG标签的人DC—SIGN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含有FLAG标签的人DC—SIGN分子基因,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的重组质粒pIRES—neO—FLAG—DC—SIGN转染293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含FLAG标签的人DC—SIGN基因测序正确,PCR和酶切鉴定证明FLAG—DC—SIGN基因已成功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IRES—neo—FLAG—DC—SIGN在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neo—FLAG—DC—SIGN,且在293T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为后续DC靶向性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严国忠 《中国激光》1984,11(11):693-697
研究激光的生物效应,对激光技术的应用及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激光对生物体的损伤和激光对生物细胞的作用已有某些报道。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激光对大豆形态生理、细胞和遗传的作用,研究激光生物效应的特点,为激光技术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otovoltaic (PV)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an intermittent into a dispatchable source of electricity by coupling PV plants to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 gas turbine power plants. Based on historical solar irradiation data for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western states and actual PV and CAES performance data, we show that the large‐scale adoption of coupled PV–CAES power plants will likely enable peak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2020 at costs equal to or lower than those from natural gas power plants with or without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systems.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given the societal value of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conventional generation to rising fossil fuel prices, this competitive crossover point may occur much sooner.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pBI121质粒DNA导入百脉根。该方法是用高渗缓冲液对百脉根子叶进行预处理,通过激光微束对子叶细胞进行穿刺,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绿色小苗。转化植物在含卡那霉素浓度为100μg/ml条件下筛选培养三代后,获四株转基因植物,取其中两株进行总DNAPCR扩增分析,皆为阳性。证实GUS基因已导入百脉根中。通过研究建立了激光微束穿刺法转化百脉根的技术体系,从而证明该转化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转化频率较高,为高等植物遗传转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含有信号肽及FLAG标签的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SIG-FLAG基因片段及人PSCA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的重组质粒pIRES-neo-sig-FLAG-PSCA转染293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及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出的SIG-FLAG及PSCA基因测序正确,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IRES-neo-sig-FLAG-PSCA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IRES-neo-sig-FLAG-PSCA在293T细胞中得到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neo-sig-FLAG-PSCA,且在293T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为后续转人PSCA基因细胞系的构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