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克拉玛依9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为基质沥青,采用丁苯(SBR)胶乳为改性剂,分别筛选了三种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及稳定剂制备SBR改性乳化沥青,对制备中影响SBR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测试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其它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乳化和改性同时进行的工艺,在乳化溶液pH值为5~6、油温120℃、水温60℃的条件下,按油水质量比5:5、B乳化剂1.0%、SBR胶乳3%(干基)、氯化铵0.20%的组分质量配比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达到交通部JTGF40-2004的质量要求。采用复合乳化剂可节省乳化剂用量约30%。  相似文献   

2.
<正>胶乳组分包括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分子式为H_(n+2)P_nO_(3n+1)(n指从2到30的整数)的多磷酸。胶乳组分用于制备聚合物改性的沥青乳液和热拌沥青组合物。沥青混合物可以通过沥青与上述胶乳组分及硫硬化剂混合制得。沥青混合物可用于表面涂层。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乳液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将聚合物乳液加入阳离子乳化液中,再与重交70号沥青一起乳化的技术路线,制备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考察了几种聚合物乳液制备改性乳化沥青的工艺性能和其对沥青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加入量3%的情况下,高温聚合型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较差,其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低于55℃,5℃延度小于20 cm;而低温聚合型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较好,其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在56~60℃,5℃延度大于150 cm;氯丁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软化点约54℃,5℃延度约16 cm,与高温聚合型丁苯胶乳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4.
该发明以苯乙烯为单体 ,以环氧化的聚丁二烯橡胶或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或几种环氧化橡胶的混合物为增韧剂 ,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耐溶剂热稳定型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 ,环氧化橡胶的环氧值为 5%~ 50 % (质量分数 ) ,增韧剂的用量为 3%~ 2 0 % (质量分数 ) ,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采用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进行。/CN 1 2 3972 0A ,1 999- 1 2 - 2 9耐溶剂热稳定型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种新型改性剂——SBS胶乳,用于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考察乳化剂用量对改性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乳化剂的最佳用量(w)为1%;通过考察SBS胶乳对沥青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的影响,得出SBS胶乳改性剂的最佳用量(w)为6%;由光学显微镜分析得出,SBS颗粒和沥青颗粒的大小、密度相近,这是保证SBS在体系中均匀分散的重要因素。根据确定的乳化剂和改性剂的最佳用量,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改性沥青乳液。  相似文献   

6.
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以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低温延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的极差及方差分析,考察SBS用量、乳化剂用量、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对低温延度的影响,得到改性乳化沥青的优化工艺条件为:SBS用量7%、乳化剂用量4%、稳定剂用量0.09%.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低温延度可达57.5 cm.  相似文献   

7.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胜利90号为基质沥青,SBS胶乳为改性剂,采用二次热混合法制备改性乳化沥青。通过考察乳化剂用量及其水溶液的pH值、稳定剂的种类及其用量对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1%;其水溶液的pH值为5~6;无机类和有机类稳定剂复配后对体系的稳定效果好,用量为0.2%。SBS胶乳的颗粒大小及其密度是否与乳化沥青的匹配是影响SBS颗粒在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石油沥青》2007,21(3):18-18
乳化沥青和橡胶胶乳为乳化分散体系。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时,将二者混合,在强烈的机械力作用下,各自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在二者的混合体系中,沥青微粒(A)和橡胶胶乳微粒(R)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后,某些微粒的界面膜发生破裂,A与R粒子相互碰撞,由于其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和亲和性,于是互相吸附、扩散、渗透、  相似文献   

9.
在减压蒸馏装置中,对俄罗斯M 100燃料油的减压渣油进行深拔(达到547℃),深拔后试样的沥青性质符合JTG F 40-2004要求.结果表明,以此为基质沥青,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并加入MAW -1稳定剂,后两者质量比为(10~15)∶1,改性效果良好,改性后沥青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原板纸胶乳基础上,以丁二烯、苯乙烯为主单体,不饱和羧酸和腈类为功能单体(各1-5份),采用复合乳化体系,在过硫酸盐的引发作用下,合成出了面层涂布用板纸胶乳。该胶乳机械稳定性小于0.100%,化学稳定性小于0.030%,粒径为110-140nm。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功能单体的用量及其加入方式以及工艺参数对聚合作用及胶乳性能的影响。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乳化剂构成复合乳化体系,腈类功能单体分批加入的方式,确定了最佳的聚合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钠及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所组成的阴离子/非离子复合乳化剂存在下,用批量聚合法和半连续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S t)-对乙烯基苯磺酸钠(NaSS)二元乳液共聚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乳胶粒的粒径与聚合工艺及NaSS加入量的关系。依次以甲醇和水为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对共聚物试样进行纯化,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对提纯后的共聚物试样进行结构及组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NaSS的摩尔分数为5%~20%时,乳胶粒的粒径随NaS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随NaSS加入量的增加,批量聚合法共聚物中NaSS单元的含量变化较小,半连续法共聚物中NaSS单元的含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用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和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细乳液共聚体系的复合乳化剂,以十六醇作为助稳定剂,得到了稳定的聚合物理乳液,其乳胶粒径为100~150 nm。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浓度及配比对单体转化率、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乳胶粒径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w(DSB)=0.14%的条件下,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最终转化率出现极大值;与纯SDS乳化体系相比,复配乳化体系的聚合反应速率和乳液最终转化率较低;对聚合物胶乳的粒子的均匀程度略有影响;DSB用量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大。  相似文献   

13.
单体及乳化剂组成对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经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发合成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核壳层乳化剂质量比、核壳层硬软单体质量比、核壳层单体总质量比对聚合反应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SDS和OP-10的总用量为3%[m(SDS):m(OP-10)=2:1],且在核壳层中的质量比为4:1,核层、壳层中MMA与BA的质量比分别为1:2和3:1,核壳层单体总质量比为1:1时,可制成综合性能良好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醇复合物在稀水溶液中的结构形态。考察了苯乙烯逐渐加入到上述复台乳化剂分散液中时体系电导的变化规律,以及体系中粒子形态演变方式,提出了新的复合乳化剂体系乳液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无皂乳液共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三元无皂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聚合体系中丙烯酸用量、中和度和过硫酸钾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单体转化率、乳胶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对乳胶粒子的成核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聚合体系中丙烯酸钠起反应型乳化剂的作用,在丙烯酸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体系pH为5.6时,可制得稳定的乳液;在中和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体转化率随丙烯酸和过硫酸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体系以均相成核方式为主,乳胶粒子的分散系数小于1.03。  相似文献   

16.
水合物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纯水体系下水合物分离混合气存在选择性低、水合速率不高和水合物生成条件苛刻等问题,为了系统地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四氢呋喃(THF)对水合物分离特性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水合物分离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浓度为0、100 mg/kg、300 mg/kg、500 mg/kg、1 000 mg/kg的SDS溶液及摩尔分数为0、0.5%、1.0%、3.0% 的THF溶液体系下,水合物法分离摩尔分数为59%的CO2和摩尔分数为41%的N2混合气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DS能够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及储气密度,随着SDS浓度的增大,CO2分离率与N2损失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离因子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初始压力为5.0 MPa、温度为1.4 ℃的情况下,SDS浓度为0~100 mg/kg时水合物分离效果较佳;THF有效地降低了水合物的相平衡压力,THF本身生成Ⅱ型水合物并占据水合物的大孔穴,CO2优先于N2占据水合物的小孔穴,当初始压力为4.8 MPa、温度为1.4 ℃时,THF摩尔分数约为1.0%时能够较好地改善水合物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5万t/a的乳聚丁苯橡胶(SBR)生产装置中,通过工业试生产,验证了SBR 1586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和门尼黏度的调控规律,优化了凝聚干燥工艺,并开发出在线切换技术。结果表明:在工业试生产中,采用优化后的技术,在丁二烯/苯乙烯(质量比)为53∶47的条件下,SBR 1586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为40.5%;当调节剂叔十二碳硫醇用量为15.0~15.5份(质量)时,产品门尼黏度控制在61.0~63.0。与SBR 1500 E相比,SBR 1586平均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提高了17.0个百分点,平均门尼黏度提高了9.8个单位,300%定伸应力明显上升,扯断伸长率降低,挥发分质量分数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温和条件下PdCl_2催化苯乙烯液相氧化制苯乙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恒  宫红  乔庆东 《石油化工》1999,28(8):509-511
在温度为55℃、H2O2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5和丙酮作共溶剂的反应条件下,PdCl2对苯乙烯的液相催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苯乙酮的选择性。考察了共溶剂、反应温度以及相转移剂对PdCl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以丙酮为共溶剂或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相转移剂均可使反应速度加快。苯乙烯与PdCl2的摩尔比在400~1500内可达到高转化率的催化效果。加入配位能力较强的螯合配体,苯乙酮的选择性显著下降,一些酚类自由基抑制剂可使苯甲醛的选择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氯乙烯在水、阴离子乳化剂水溶液、乳化剂/长链脂肪醇复合物分散液中的溶解度,求得亨利系数。并就乳化剂种类和浓度、十八醇助剂、温度等因素对氯乙烯溶解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机理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王国祥  刘朋生 《石油化工》2004,33(5):472-474
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在微乳液中进行了N-马来酰-L-丙氨酸(AMI)与苯乙烯(St)共聚合反应的研究,合成出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共聚物。在低转化率下测定微乳液共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采用元素分析方法对共聚合产物的组分进行分析,通过:Mayo-Lewis,Kelen-Tudos,Yezrielev-Brokhina-Roskin方法计算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r),并对3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AMI的竞聚率r1=0.050,St的竞聚率r2=0.113;并从得到的竞聚率可以推测出共聚物具有交替共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