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永宏 《安徽消防》1996,(11):33-33
峨眉山金顶庙宇始建于东晋,称普光殿,唐宋时更名光相寺。明代神宗皇帝赐匾额“永明华藏寺”,形成以华藏寺为主体的宏伟壮观的寺庙建筑群。其中,盒殿又称铜殿,用铜门、铜壁、铜皮等组成,加上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造,成为中外闻名的建筑艺术品。它在阳光下金光闪耀,百里之外可见,颇受各界人士青眯,可惜,1972年4月8日被火烧成一片废墟,损失极为惨重。  相似文献   

2.
品萱  张志兴 《建筑》2021,(13):56-57
202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日. 2021年5月25日,西藏拉萨,距布达拉宫2公里处,中建一局建设的世界海拔最高综合性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完工. 阳光照在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上,西藏最大的金顶被照得金光四射,这座金顶高36.525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接近3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相当于3.5个布达拉宫最大的金顶(五世灵塔殿金顶349.85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古建筑物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的一大宝贵财富。但随着历史的重大变革和大自然的变化,许多古建筑物未逃劫难,尤其是火灾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公元972年,明代建筑、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四川峨眉山金顶和华藏寺8200平方米的建筑全部被烧毁,损失文物古迹150种、8972件,一老和尚被烧死。近几年来,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4.
故宫与防火     
北京故宫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有24代皇帝在这里居住,达500年。1925年起改为故宫博物院。 历经570多年沧桑变迁保存至今的故宫,在其72万余平方米的总面积中,有14万余平方米是那些以木结构为主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建筑高大,屋宇林立,布局严谨,门户封闭,楼阁檐廊相接,长街深巷。明代初建的三大殿曾起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至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它总高度为35.05米,横宽63.96米,纵深37.2米,共72根立柱,其中六根为缠龙金柱,典型的砖木结构、尖顶重檐宫殿式建筑。 根据记载,明代200多年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先后三次被火烧毁,重建三次,末次重建工程晚在天启七年(1627年)才完成。  相似文献   

5.
在太庙东面的南池子大街,有一个特殊的院落,那就是明清时期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史。""的意思是"古代专门用于存放书籍的房子","皇史"就是皇家专用的档案馆。 皇史也称"表章库",建于明嘉靖十三年 (1534年 ),清嘉庆十二年 (1807年 )重修。主要建筑包括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四周有高大的红墙。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正殿。作为重要的档案存室,既需能防火防水,又得要防蛀防霉,因此,整座大殿皆为砖石仿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顶部及殿脊等处饰琉璃瓦,墙身为灰色磨砖,梁柱斗拱皆为石材。正面开有 5个券门,设两层门扇,外层为实木大门,内层为朱红隔扇门。殿内东西长 40多米,南北宽 10余米,屋顶为拱券式,没有梁、柱,因此,又称"无梁殿"。东西墙上设有两面对开的窗子,以使空气对流。殿内有高 1.2米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面雕刻着精美的海水、游龙图案,石座上安放着 152个鎏金雕龙的铜皮樟木柜,用以存放皇室档案。此柜及此殿就是所谓的"金匮石室"。殿门外有月台,四周环绕着汉白玉栏杆。此殿"金匮"内曾存放过明代的"实录"、"宝训"及清代"玉牒"等皇家档案,还有《永乐大典》副本及《大清会典》、《朔汉方略》内阁副本等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石材》2016,(1)
正承德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承德外八庙中现存的唯一康熙时建造的寺庙。占地面积32500m~2。共三进院落,建筑形制是汉式伽蓝七堂式。山门内中轴线上布置主殿三座:天王殿、慈云普荫殿、宝相长新殿。两侧对称,有钟楼、鼓楼、配殿、僧舍等建筑。正殿慈云普荫殿,殿内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东西坛上供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宝相长新殿,单檐硬山布瓦顶,内供9尊无量寿佛。1溥仁寺石质文物现状  相似文献   

7.
张果  刘玉 《建筑创作》2012,(1):100-103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宏伟,地位尊崇。前朝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置。含元殿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整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心、地标性景点,这一区域的遗址保护及景观设计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整体景观设计具有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岩山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南峪口天岩村内。其正殿已毁,仅存南殿为文殊殿。文殊殿座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文殊殿梁架结构比较简练,斗栱作四铺作单下昂,前后明间安板门两扇,前门较简陋,后门工艺精细,用材较大。文殊殿内佛坛上雕塑着十二尊佛像。元延祐二年文殊殿曾进行规模较大的维修,建筑平面进行了破坏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是由中轴线上的门、殿和两侧的配殿、廊庑组成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主轴线上最前方为山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门北正面为天王殿,多做成穿堂。天王殿北为正殿,一般称大雄宝殿,是寺中最主要的建筑。正殿左右多有配殿,配殿有时可做成二层楼房。  相似文献   

10.
简介:峨眉山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区之一,位于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属邛崃山脉。 峨眉山很久以来就是天下名山。这个风景区有“峨眉天下秀”、“雄秀西南”之称,它的确是万峰青碧秀丽,云山幽谷、林泉寺舍自然质朴,意境比较深远。尤其是金顶,海拔近3100米,是天下名山最高的了,具有独特的高山奇景。 “文化革命”中,峨眉山风景区遭到了林彪、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文献资料,对内蒙古席力图召古佛殿的正殿属性进行了研究,从建筑角度得出其具有正殿属性,是明末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早期寺院的正殿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故宫“前朝”的主要宫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组建筑排列在“工字形”的三层台基上。太和殿是在三台上又叠起一座O.98米高的须弥座,座长63.96米,宽37.17米。大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式屋顶。从庭院地面起到殿脊通高35.30米,建筑本身高从台明下皮至正脊上皮为26.19米。大木结构是“十三檩前后插金造重檐庑殿”。上层檐为单翘三昂九跴斗棋,下层檐为单翘重昂七跴斗棋,木柱排列成行,东西十二根,南北有六根。装修为前檐七间装“六  相似文献   

13.
白颖  贺从容 《古建园林技术》2010,(4):36-37,35,I0001
<正>武当山南岩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武当山重要的道教道场。玄帝殿为南岩宫的正殿,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毁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火灾。修  相似文献   

14.
刘瑜  杨菁  王英妮 《世界建筑》2013,(8):116-119
早期世博会上的中国馆,都是传统中式建筑形式。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有一件特殊的展品——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品(因其灿烂辉煌的金顶也被称为金亭)。自1929年斯文·赫定筹划这座复制品起便引起中外多方关注,其建造过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营建方式。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力图还原金亭的复制过程及其在展会结束后一波三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1 案 例1998年 4月 4日凌晨 ,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发生特大火灾 ,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 9尊 ,直接经济损失 4 5 1.17万元。尧庙是为了纪念尧王建都地而公布的一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庙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在内的建筑组群和元、明、清石刻。广运殿是尧庙建筑群中的主建筑 ,殿高 2 7m,宽 9间 ,周设围廊 ,该殿为重檐歇山顶 ,殿中间插三间三层阁楼 ,殿内有 1937年新塑的尧王及侍从、侍臣像九尊 ,总建筑面积 12 76m2。历史上广运殿曾经两次被狂风摧毁。这次烧毁的是 1987年重建的一座祭…  相似文献   

16.
岩山寺(又名灵岩院、灵岩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南峪口天岩村内。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二日经国务院公布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山寺座北向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六亩上下。现存一组建筑物在平面上左右略不对称,中轴线稍有偏差,释为元代和以后修葺所致。正殿已毁,仅存遗址,南殿为文殊殿。东  相似文献   

17.
读者文摘     
世界上最早的活动建筑世界上最早建成活动房屋的城区,要首推中国。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时,宫廷中有两位“巧思”的人物:宇文恺和何稠。他们是当时在建筑工程方面具有极高造诣的技术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宇文恺奉命建造了一座观风行殿。这是一座能够活动的殿堂,可以拆卸,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新生 《华中建筑》1998,16(1):126-127
江陵玄妙观玉皇阁建筑结构浅析王新生作者单位江陵文物局玉皇阁是玄妙观中轴线上一座主体建筑,它在紫皇殿之前,三清殿之后。阁为三檐四角攒尖顶,顶上覆盖以宝顶座上所铸“大明万历庚辰吉旦”题记知为明神宗八年(1580年)建。据阁内“维修玉皇阁碑刻”记载,此阁在...  相似文献   

19.
王南 《建筑史学刊》2023,(4):138-148
结合考古实测数据、文献记载和几何作图分析,探讨元上都、大都与中都三座都城规划设计的构图比例、尺度规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数术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指出:元代三都在规划设计上皆存在着清晰的构图比例,集中体现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与宫城的平面形状与比例关系上;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积与宫城(有时包括皇城)面积皆存在整数倍关系,而大都与中都的宫城面积与宫中主体建筑(前朝或后寝的正殿)所占据矩形地块的面积也存在整数倍关系——若套用《周礼·考工记》中“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或者《营造法式》中“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等古代术语,可将上述规律归纳为“都度以宫”“宫度以正殿”或者“凡营都之制,皆以宫为祖”“凡营宫之制,皆以正殿为祖”。此外,上述比例关系中所涉及的数字,以及各都城三重城垣、宫中正殿(甚至包括街区、街道等)的尺度换算成元代尺、步、丈、里、亩等数值,皆呈现出丰富而博大的中国传统数术内涵,尤其表现为对《周易》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象征,这也恰恰与历史文献中所记上都、大都的主要规划者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  相似文献   

20.
在太庙东面的南池子大街,有一个特殊的院落,那就是明清时期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史宬。“宬”的意思是“古代专门用于存放书籍的房子”,“皇史宬”就是皇家专用的档案馆。皇史宬也称“表童库”,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主要建筑包括大门、正殿、东西配殿和御碑亭,四周有高大的红墙。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正殿。作为重要的档案存室,既需能防火防水,又得要防蛀防霉,因此,整座大殿皆为砖石仿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顶部及殿脊等处饰琉璃瓦,墙身为灰色磨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