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群脉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特点,结合本矿井下通风排氡的实践,详细论述了群脉型铀矿床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的优越性。认为:压入式通风方式不仅有利于控制入风污染、减少氡气析出,从而达到用较少的风量获得较好的降氡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时,在提升井附近增加一个井筒,从而为解决基建期井筒转入平巷施工时的通风问题和缩短建井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压入式通风便于实现分区段回风,有利于多工作面同时作业,尤其适合于群脉型铀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周庆林 《铀矿开采》1999,23(1):28-31
本文简述了群脉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特点,结合721矿井下通风排氡的实践,详细论述了群脉型铀矿床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的优越性。认为:压入式通风方式不仅有利于控制入风污染、减少氡气析出,从而达到用较少的风量获得较好的降氡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时,在提升井附近增加一个井筒,从而为解决基建期井筒转入平巷施工时的通风问题和缩短建井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压入式通风便于实现分区段回风,有利于多工作面同时作业,尤其适合于群脉型铀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钢 《铀矿冶》2008,27(1):27-32
论述了铀矿井采用压人式通风方式的技术合理性,以及压入式通风方式对抑制氡析出和排氡降氡的有效作用.建议铀矿井通风工程设计中应优先采用压人式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无轨采矿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无轨开采铀矿井通风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斜坡道将通风系统变为角联系统,导致通风系统稳定性差、污风串联、入风污染,使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某铀矿井通风系统整改实例,从通风系统设计、生产管理和通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无轨采矿法的设计与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曾晟  叶文浩  徐华清 《金属矿山》2020,50(5):117-123
煤型铀矿作为一种双重能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从煤型铀矿中同时开采煤和铀资源对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协同开采”理念的提出为煤型铀矿资源合理开采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煤型铀矿 资源基本特征和煤型铀矿床开采经验的分析,认为煤矿先采影响地下水位,不利于铀矿回收,铀矿先采形成放射性直接影响煤矿能否继续开采,实现煤铀同步开采具有可行性。因此,借鉴金属矿床地下协同开采思路 ,提出了煤型铀矿床煤铀协同开采构想:将不连续煤型铀矿床进行分区、分段和分层,共享开拓系统;采用分区出矿分区支护的方式,解决顶板支护不到位和回采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降低氡浓度 和瓦斯排放。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难题如不连续煤型铀矿床如何分区分段、各零散矿段如何合并、回采区铀品位高和瓦斯含量高的地段如何设置特殊安防措施及整个矿床如何综合疏水等有待进一步攻关,未来仍需在 煤铀协同采矿方法和工程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进一步丰富煤铀协同开采理论。  相似文献   

6.
留矿法铀矿井通风降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留矿法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的调查,得到多中段留矿法开采矿井通风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的有效密闭差,由此导致入风污染,漏风严重,污风串联,使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严重超过国家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留矿法降氡通风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留矿法采场应实行下行风流结合局扇强制压入的通风方式和多中段留矿法矿井采取间隔式通风网络的通风原则。结合某铀矿井实际,开展通风系统整改,取得了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下降了50%~8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某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分析该铀矿井氡污染的原因,根据该铀矿井氡污染特征和生产实际提出氡渗流控制技术措施。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氡渗流的措施,解决了入风风量不足和污染的问题,矿井通风降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朱民安 《铀矿开采》1995,19(1):15-20
本文通过铀矿开采对公众辐射剂量的贡献和铀矿井通风排氡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矿井排氡限值的约束方程,阐述控制矿井氡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庆林 《铀矿冶》1992,11(1):45-51
简述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工艺,详细叙述井下氡的特点,指出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实行分区通风、灵活运用各种探矿手段、坚持探采结合以及密闭氡源、减少污染、改进采矿工艺是提高通风排氡效果的有效途径。提出氡和氡子体浓度合格率指标为80%—85%是较为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李孝德 《铀矿冶》1991,10(1):61-65
一、前言 七一一矿是一个具有30年开采史的铀矿山,对排氡通风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一些经验。近年来,随着矿井的老化,氧气析出量不断增加。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氡的析出?本文通过对主矿带通风系统技术改造特点的分析作了回答。同时,为探讨铀矿井经济有效的通风方式,提供了一个“调压控氡”通风的参考模式。 七一一矿主矿带为沉积变质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黑色石英岩,黑色微石英岩和角砾  相似文献   

11.
保障矿山通风网络可靠是实现矿山采场作业点需风量要求的首要策略之一。首先分析铀矿山通风网络在不同通风参数下巷道内氡浓度分布,估算通风巷道所需总通风量。然后利用路径熵理论,将风流传输路径、网络流量、氡浓度变化结合,推导出表征铀矿通风风力性能的风路熵定义。最后结合最大熵理论,提出考虑网络拓扑的介数中心性对风路熵进行加权的网络可靠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入风口路径长度的增加,使各路径运移氡的概率不均,网络末端节点可靠性降低,增加入风口及回风的巷道有利于提高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刘永  张新华 《中国矿业》2004,13(4):62-65
本文介绍了在铀矿开采过程中氡及其子体在介质中的渗流的必要条件氡源、通道、压力剃度,对氡及其子体在介质中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基于该研究成果,提出了合理的调整地下通风网络的方案,控制氡的扩散、渗流,确保铀矿山地下开采场地及地表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13.
铀矿井主扇通风节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林 《中国矿业》1999,8(4):70-74
本文分析了影响主底通风电耗的因素,结合七二一矿井下通风排红的实际,从减少主扇风量、降低矿井风阻和提高主扇运行效率三方面指出了铀矿井主扇通风节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铀矿山和铀工厂既存在普通矿冶工业的危害,又存在放射性危害,如放射性矿尘、氡和氡子体、γ外照射以及表面放射性沾污等。铀矿山主要防护对象是大气中的氡和氡子体,而铀选冶厂主要防护对象则是破碎系统的粉尘。根据铀矿冶系统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文章提出了十五项防护措施。主要内容是:提高矿冶工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少工人的手工劳动,尽量避免人体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加强通风排氡措施,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建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充分发挥风墙、风幕、风门、风桥等设施的作用,及时密闭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喷涂防氡保护层,以及应用超高压静电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其浅部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深部涉及较少。该矿田内已经发现的多个铀矿床及矿(化)点严格受断裂构造和岩性界线控制,进一步查明该矿田内深部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含矿性及岩性界线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AMT)在硬岩地区探测隐伏断裂效果明显,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对于反映隐伏构造在地表的位置、指示深部铀矿化信息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故而在该区开展了AMT测深、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综合物探工作。通过分析AMT测深反演断面图、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的综合成果图,以该区的地质、物化探特征为基础,划分了区内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体界线,基本查明了区内隐伏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大致判断了断裂构造的含矿性,为该区下一步的地质勘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钻探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轨采矿铀矿山通风特点及系统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文辉  周星火  李先杰 《铀矿冶》2001,20(4):260-263
针对无轨采矿铀矿山的井巷布置特点,通过分析无轨采矿铀矿山通风特点及氡污染特征和氡析出规律,根据氡渗流与控氡通风原理,初步提出了无轨采矿铀矿山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