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程  胡飞  邱礼平 《食品科学》2011,32(23):35-39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琥珀酸酐为酯化剂,研究不同程度的交联、酯化、交联酯化、酯化交联改性方式对玉米淀粉膜机械性能及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淀粉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高,断裂延伸率和透光率逐渐下降。随着酯化程度的提高,淀粉膜的断裂延伸率和透光率逐渐增高,同时抗拉强度降低。复合改性中,改性顺序及改性剂的添加量对淀粉膜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合理利用复合改性方式能有效改善膜的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以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有机硅烷偶联剂KH-570为疏水化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对玉米淀粉交联疏水化双改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淀粉交联改性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11,六偏磷酸钠的用量1.5%,温度40℃,时间2h;淀粉疏水偶联化改性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5.70%,KH-570用量1.68%(占淀粉干基),稀释度2.81%,反应时间29.61min。改性淀粉吸水率最小为16.23%。  相似文献   

3.
交联酯化淀粉的成膜性能及其膜保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交联酯化和酯化交联改性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可食性保鲜膜。研究了淀粉膜的成膜性能,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谱仪(FT-IR),X谢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淀粉和膜的结晶度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其进行荔枝和黄皮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交联酯化膜能显著提高膜的抗拉强度,而酯化交联膜能有效降低水蒸气透过率,两者均能提高膜的透光率。两种膜对荔枝和黄皮的保鲜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原玉米淀粉和制备的月桂酸酯化淀粉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延流法制备淀粉/PVA共混膜,对膜的部分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探讨月桂酸酯化改性对共混膜的性质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淀粉共混膜的表面比原淀粉更平滑,酯化改性提高了淀粉与PVA的相容性,使得透明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增加;但酯化改性对淀粉耐水性的改善不显著;抗拉伸强度改善不显著;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酯化淀粉共混膜与原淀粉共混膜相比,其热分解更不完全。  相似文献   

5.
对天然玉米淀粉和五种化学改性玉米淀粉的糖化性质进行了比较。改性玉米淀粉包括下列五种,磷酸淀粉,交联磷酸淀粉,醋酸淀粉A,醋酸淀粉B和羟丙基淀粉。使用差热扫描量热计测定了糊化的热力学参数,同时用显微镜观察了糊化过程。研究表明,五种改性玉米淀粉的糊化热都比天然的玉米淀粉小,测量冷的淀粉糊的流动性质表明只有羟丙基玉米淀粉比天然玉米淀粉的帖度高。  相似文献   

6.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交联淀粉、羟丙基淀粉和交联羟丙基淀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仪和流变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分析了淀粉的结构、糊化性质和流变特性,探究了交联和羟丙基改性对淀粉的糊化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改性降低了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大了淀粉成糊温度、稠度系数和抗剪切性,淀粉黏弹性得到明显改善;羟丙基改性淀粉的峰值黏度提高,成糊温度、抗剪切性和结晶度降低,淀粉颗粒结构破坏;交联羟丙基改性淀粉具有交联淀粉的糊化和流变特性,但成糊温度和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与三偏磷酸钠交联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交联度的交联多孔淀粉。通过各种表征手段考察了原玉米淀粉、多孔淀粉和交联多孔淀粉的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并应用于负载红景天苷研究。该方法制备的交联多孔淀粉具有良好的蜂窝状中空结构,有利于淀粉颗粒对目的物质的吸附。相比原淀粉和未交联多孔淀粉,交联多孔淀粉的吸油率有较大提高,对红景天苷的包封率为58.89%。经过交联反应后的交联多孔淀粉不但晶型没有发生改变,还具有更高的总孔面积、平均孔直径和孔隙率值,其分子结构也更加紧凑,更具刚性和更高的糊化温度,说明交联改性提高了多孔淀粉的结构性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载药交联多孔淀粉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能够提高红景天苷的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环氧丙烷为醚化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DSP)。通过调整三偏磷酸钠用量,制备了不同交联程度的HPDSP。研究了交联改性程度对HPDSP在Brabender粘度、颗粒结构、抗剪切、耐高温性能、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等性能的差异,探讨了交联改性程度对蜡质玉米HPDS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交联程度增大,表现为HPDSP的沉降积降低;2未经交联处理的蜡质玉米羟丙基淀粉(H1)在蒸煮过程中颗粒容易膨胀和破裂,淀粉糊化温度低,热稳定性能差,糊液透明度高,剪切后颗粒破碎度高,粘度降低幅度大;3经过轻度交联的HPDSP淀粉H2和H3在糊化后能保持完整颗粒状态,剪切作用造成部分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导致粘度降低;交联度较高的HPDSP淀粉H4和H5淀粉在高温蒸煮和剪切后均能保持完整的颗粒状态,剪切后粘度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4交联改性增强了HPDSP的颗粒结构,抑制了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随交联程度的提高,HPDSP糊化温度升高,峰值粘度降低,抗剪切、耐酸性和耐盐性能增强,淀粉糊的透明度却降低。  相似文献   

9.
交联羟丙基羧甲基复合改性玉米淀粉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乙醇溶剂法进行羟丙基醚化改性,再采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剂和一氯乙酸进行处理而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对玉米原淀粉、羟丙基淀粉、交联羟丙基淀粉、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和交联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分析表明改性淀粉在1287 cm-1处出现羟丙基的吸收峰,同时在1328~1603 cm-1处出现了-COO-吸收峰,说明原淀粉已接入了羟丙基和羧甲基基团。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改性淀粉仍属A型衍射图,证实了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淀粉其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讨论了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交联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冻融稳定性、流变性。  相似文献   

10.
徐忠  刘明丽  张海华 《食品科学》2007,28(11):47-50
以玉米多孔淀粉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酯化交联多孔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拉班德黏度仪、X-射线衍射等分析仪器对原淀粉、多孔淀粉和酯化交联多孔淀粉的理化性质、流变学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交联处理后的交联多孔淀粉仍是A型图谱,晶形未发生改变,交联多孔淀粉的吸水率、吸油率与原淀粉和多孔淀粉相比有较大提高,冻融稳定性、糊稳定性优于原淀粉和多孔淀粉,交联改性提高了多孔淀粉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与三偏磷酸钠交联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交联度的交联多孔淀粉。通过各种表征手段考察了原玉米淀粉、多孔淀粉和交联多孔淀粉的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并应用于负载红景天苷研究。该方法制备的交联多孔淀粉具有良好的蜂窝状中空结构,有利于淀粉颗粒对目的物质的吸附。相比原淀粉和未交联多孔淀粉,交联多孔淀粉的吸油率有较大提高,对红景天苷的包封率为58.89%。经过交联反应后的交联多孔淀粉不但晶型没有发生改变,还具有更高的总孔面积、平均孔直径和孔隙率值,其分子结构也更加紧凑,更具刚性和更高的糊化温度,说明交联改性提高了多孔淀粉的结构性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载药交联多孔淀粉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能够提高红景天苷的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交联羟丙基淀粉特性研究及其在面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 《粮油加工》2010,(8):93-97
本文分别以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原料,对其进行交联和羟丙基醚化双重改性,制备了交联羟丙基淀粉,并对改性后淀粉的流变学特性、SEM及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分析比较。流变学特性分析显示经过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抗老化性能比双重改性玉米淀粉的抗老化性能强。SEM分析显示淀粉经过交联羟丙基改性后,淀粉表面棱角模糊,颗粒整体有小范围扭曲,并可明显观察到表面粗糙,毛刺感较强。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交联羟丙基淀粉与原淀粉的红外吸收图谱相比,在2 250~2 500 cm-1处有强的吸收峰,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尤为明显。添加交联羟丙基淀粉的面条与空白相比,最佳烹煮时间缩短、烹煮损失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淀粉︰六偏磷酸钠︰乙酸酐(质量比)=100∶2∶7.5,温度50℃,pH值11.0,反应时间分别为:磷酸化交联4 h,乙酰化交联3h的最佳条件下,对玉米淀粉进行了乙酰化改性;通过SEM对淀粉,改性淀粉和增塑改性淀粉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利用FT-IR分析了改性淀粉及发泡材料的红外谱图变化;使用TGA分析了增塑改性淀粉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将增塑乙酰化改性淀粉与EVA、POE等在密炼机中共混来制备淀粉复合材料,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硫化发泡,可以制备出环境友好型复合发泡材料;SEM分析表明:增塑改性淀粉与EVA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增塑改性淀粉用量从16%~24%变化时,部分未与EVA橡塑材料相容的淀粉颗粒虽然没有形成大规模聚集,但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经过增塑改性处理的淀粉,不能完全与EVA橡塑材料相容;热失重分析显示,加入增塑改性淀粉后,复合材料的初始失重温度明显提前,复合发泡鞋底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加入增塑改性淀粉确实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可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酶解脱支和醚化复合改性淀粉为基材制备了淀粉膜,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助剂逐渐提升淀粉膜材料的性能,利用现代分析仪器解析其结构特征并初步探讨相关机理。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淀粉膜材料工艺参数:复合改性淀粉材料浓度为3%,甘油含量为30%,料液温度为95 ℃,柠檬酸含量为10%时,制备的复合改性淀粉膜材料性能较好,此时淀粉膜的抗拉强度为4.11 MPa,断裂伸长率为38%,提高了45%,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51 g?mm/(m2?h?kPa),降低了39%。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淀粉膜体系具有较为开放的交联网络结构,淀粉链优先与柠檬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结合,此外柠檬酸的水解作用会导致体系网络结构减弱。因此,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改善复合改性淀粉膜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复合膜,为淀粉基食品包装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淀粉及羧甲基化产物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淀粉,其中以谷类(玉米,小麦等)淀粉和薯类(木薯、马铃薯等)淀粉应用最为广泛。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其颗粒大小、形状、结构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存在差异。即使在相同变性条件下,不同品种淀粉得到的产物在性质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研究了上述四种淀粉的糊性质和相互间存在差别的规律以及经竣甲基化变性后,它们糊性质的变化及相互差别,为这些产品更好地在食品及其他工业中实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玉米淀粉:河北省华北制药厂淀粉分厂小麦淀粉:广东省广州澄面厂木薯淀粉:广东省南…  相似文献   

16.
改性马铃薯淀粉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马铃薯醋酸酯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铝钾等为添加剂,对改性马铃薯淀粉膜的制备条件以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较佳的膜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50g/L、干燥温度85℃、干燥时间60min;改性淀粉膜配方为:马铃薯淀粉3.5g,马铃薯醋酸酯淀粉(DS=0.2)1.5g,甘油1mL,羧甲基纤维素钠0.3g,硫酸铝钾0.002g;改性淀粉膜的抗拉强度、伸长量、水滴渗透时间和透明度比原淀粉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与油脂》2016,(12):66-69
采用低压等离子体对蜡质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处理功率分别为100、200、300、400 W时,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的红外光谱特性、交联度、糊化特性和流变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使蜡质玉米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淀粉的储能模量增加,损耗模量基本不变,能形成弱凝胶;糊化难度增加,糊化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8.
改性高直链超顺磁性淀粉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法制备超顺磁性高直链交联淀粉及高直链交联羧甲基淀粉,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古埃磁天平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法生成的磁性离子体达到纳米级(11.16nm~31.26nm),在淀粉中分布比较均匀,经交联羧甲基化改性后制备的磁性淀粉中磁性粒子磁化率相比交联改性制备的磁性淀粉中的磁性粒子提高3倍~4倍。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和Al2(SO4)3交联处理制备高流动性淀粉。通过活化指数和休止角等性质的测定,对处理前后的玉米淀粉进行评价,并研究了高流动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添加量为2%,Al 3+离子添加量为1%,交联pH值为4的条件下,所得改性淀粉的流动性和疏水性最好。与原淀粉相比,高流动性淀粉颗粒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曹龙奎  周睿  包鸿慧 《食品科学》2009,30(18):181-186
以羧甲基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改性剂,乙醇溶液为反应介质,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得出交联改性的回归模型。研究了产品糊的透明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吸附性能以及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交联改性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3.2℃、环氧氯丙烷用量0.23%(占淀粉干基)、反应时间64.6min、pH10,改性淀粉表观黏度可达10.51Pa·s,较玉米淀粉和羧甲基淀粉表观黏度分别提高了214.67% 和88.35%。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糊透明度和膨胀度增大,稳定性以及吸附性增强。淀粉糊呈现非牛顿剪切稀化假塑性流体特征,常温下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糊的流变学模型符合幂定律τ= 105.6γ0.3599(γ为剪切速率,τ 为切应力),R2=0.9882;常温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Freundlich 等温式Q= 0.4152C0.9894(Q 为吸附容量,C 为铅离子的质量浓度),R2=0.98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