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福连 《机床电器》2004,31(5):58-59
叙述了T6112卧式镗床粘接——电刷镀复合技术方案的确定、修复工艺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TSF软带和DJ胶粘剂的应用特性试验,提出了在重型机床上应用软带导轨的设计原则及工艺方法。按本工艺软带粘接固化后,不需机械加工或刮研,精度就可达到设计、工艺及有关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聚四氟乙烯导轨具有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粘接强度高、维修方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聚四氟乙烯在机床上的粘接工艺流程以及在机床修理中的应用。聚四氟乙烯降低了机床导轨的磨损,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5.
6.
开展了颗粒增强粘接接头的双悬臂梁试验,标定了其颗粒增强粘接层的Ⅰ型断裂能。建立了颗粒增强粘接接头的三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粘接层厚度、颗粒粒径和颗粒体积分数3种粘接层结构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颗粒增强粘接接头的断裂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粘接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颗粒增强了粘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其峰值载荷随粘接层结构参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粘接层厚度为0.5 mm、颗粒粒径Φ60μm、颗粒体积分数4%时达到最大值;颗粒的存在改变了裂纹的扩展路径,提高了接头的失效断裂能,进而提高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周书兴  薛家祥 《机床与液压》2019,47(12):151-156
结合实际经验及理论研究,针对滚动导轨抗震性差及使用不稳定等缺点,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影响导轨精度因素的主轴导轨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计算,对相应零部件曲面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适当增加导轨表面硬度的方法提高导轨精度和使用寿命,并对导轨系统进行静力学仿真以确定自身静刚度,通过实验证实此导轨的高刚度性能。提出了设计时注重选材和受力分析计算,使用时也要注意防尘防护、润滑及适当预紧。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熔融水淬法制备了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熔块,用于高强度高压电瓷的低温粘接.利用XRD、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粘接烧成工艺制度对粘接层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抗弯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适宜组成的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熔块和2%高岭土为粘结材料,粒度控制在125 μm以下,粘接层厚度1 mm,采用独特的粘接烧成工艺制度在1140 ℃下粘接烧成,粘接层是以柱状β-硅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材料,结构致密,气孔小而少,粘接试样的抗弯强度达到88.6 MPa.  相似文献   

9.
喻鹏  金辉  佟琨 《机床与液压》2017,45(16):11-13
静压滚动复合导轨装置主要包括滑枕外壳、滑枕、滚动导轨单元及静压导轨单元。滚动导轨单元固定在滑枕外壳内部四周,滑枕体外表面与滚动单元接触,实现滚动导轨功能;静压单元固定在滑枕外壳内部前后方向,滑枕体外表面与静压单元形成静压油腔接触,实现静压导轨功能。此种导轨装置提高了滑枕精度和移动速度,增加了滑枕的刚性和承载力,加强了滑枕的抗振性和耐磨性,提高了设备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粘接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胶粘剂的选择、粘接工艺和部分胶粘剂在机床制造和维修中的应用等,从而为推广粘接技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电焊机》2007,37(7):81-81
本书在介绍金属粘接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例,重点介绍金属粘接的主要技术,包摇金属结陶的粘凌、金属表面的粘涂、繇到锁固、表面精躺电刷镀复合技术、带压辫黼、粘接质量的检测与安全防护等。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金属粘接主要技术为主干,以它们的粘接工艺为核心,着力反映了作者近期科研与生产实战的新成果、新经验。本书力求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15.
16.
张祥林  谢凯文  姜迎春 《无损探伤》2011,35(4):18-20,23
采用宽带窄脉冲超声探头对板-板粘接界面进行检测,对采集到的粘接面的脱粘、气孔及不同胶膜厚度的超声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评估其粘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热熔胶粘剂粘接效果的几种常见破坏形式,探讨了3PE防腐钢管粘接效果的影响因素,指出通过热熔胶粘剂配方设计和组分调整,大幅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呈现出内聚破坏形式的粘接效果。同时探讨了粘接效果对粘接强度和长期使用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车门头道密封条脱胶,不仅影响车间生产效率,还可能由于售后发生漏水引起顾客抱怨。为研究其脱胶原因,从胶带本身粘接性能、胶带与粘接表面发生作用时间、粘接表面能及清洁、车门内板与侧框外板间隙及头道密封条压缩力、头道密封条安装工艺等5个方面,对车门头道密封条脱胶失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粘接部件表面是否清洁及胶带表面是否获得足够的压力是影响脱胶的主要因素,应该保证胶带横截面上获得100%在10 N以上、80%在20 N以上压力,被粘接部件表面清洁且表面能高于40 mN/m,其中极性组分高于4 mN/m,胶带与粘接部件作用时间不低于40 min,且在此期间保证胶带不会受到明显的外部剪切,压敏胶与车身油漆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