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ZnO纳米薄膜在竹材表面的生长及防护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溶液反应体系下,通过晶种形成和晶体生长两步法在竹材表面培育ZnO纳米结构薄膜,应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仪(EDAX)对薄膜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种子液浸渍时间对纳米薄膜形态及竹材防霉和抗光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时间一定的前提下,竹材在种子液中经过0.5 h、1 h和2 h的浸渍,其表面可形成壁厚为50~80 nm的网状结构薄膜,使竹材的防霉性能和光稳定性得到显著改良;当种子液浸渍时间增加到4 h,网状结构薄膜则被大量直径约700 nm的ZnO圆片所覆盖,虽然此时竹材的防光变色性能保持不变,但防霉性能下降,表明纳米网状结构对于充分发挥ZnO防护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自制关于然防霉剂“克霉灵”系列产品对配合产的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克霉灵”2^#A和2^#B都有明显防霉效果。当“克霉灵”2^#B的质量分数高于0.55%时,其防霉效果优于质量分数为0.3%时的丙酸下,与质量分数为0.3%的丙酸防霉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皮革防霉剂FF-08、A-26、CJ-11、DSS-11、Perventol WB及Asepatnte ON等在制革生产中的施加民防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霉剂的不同施加方式对皮革的防霉有效果有影响,正确的施加方式是保证防霉剂充分发挥防霉作用的前提。本文探索了皮革防霉剂对已长霉各类皮革的杀菌、防霉性能。  相似文献   

4.
防霉抗菌生化性功能涂料是大连工业大学和大连靓奇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及大连可利尔环境新材料研究所长期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成果。该成果所使用的抗菌防霉剂是由自主研发的天然高分子季铵盐杀菌剂和对传统油性杀菌剂进行化学改性进而复合制得的。  相似文献   

5.
柑桔皮浸膏的防霉、饲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乙醇对柑桔皮进行浸提,减压蒸馏得柑桔皮浸膏,通过微生物和饲料的防霉试验来探讨柑桔皮浸膏的防霉效果,通过饲养试验来探讨柑桔皮浸提物的着色、增重效果。结果认为,柑桔皮浸膏有一定的防霉抑菌效果,其在饲料中单独使用的防霉效果不如丙酸,但与丙酸配合使用的效果很好,且柑桔皮浸膏对肉仔鸡有明显的着色、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高水分豆饼粉度夏储藏的品质变化和霉菌含量变化规律。并分别添加不同剂量“克霉灵”系列防霉剂进行度夏储藏防霉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克霉灵”2 ̄#B的防霉效果明显优于丙酸及其盐类,可以使高水分豆饼粉安全度夏,同时说明,霉菌含量和脂肪酸值均可作为豆饼粉的初期霉变指标;植物性防霉剂对丙酸及其盐具有明显的防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试纤维的抗菌性能,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种,分别使用2种抗菌性能评价方法-抑菌晕法、定时暴露法(改良的AATCC100法)对所制备的含银抗菌纤维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对大肠杆菌具有抗菌性能的最低含银量为1.96 mg/g;抗菌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好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本文方法制得的抗菌纤维具有比较满意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8.
抗菌织物不仅环保,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抗菌锦纶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也将成为我国目前功能纺织品研究和发展的一大方向。获得抗菌织物主要通过生产抗菌纤维和织物抗菌后整理两个途径来实现。抗菌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共混纺丝法、后整理法、接枝法、在位生成法等,抗菌后整理主要有浸渍法、表面涂层法、树脂整理法、微胶囊法四种。国内外主要从纤维、纱线、织物三个方面对抗菌锦纶产品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CaHPO4抗菌陶瓷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以磷酸氢钙为载体,以银,锌金属离子为抗菌物质的抗菌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抗菌试验和洗提实验,验证了这种新型抗菌材料的抗菌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CaHPO4抗菌陶瓷材料抗菌效果好,稳定性如,使用安全,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抗菌纤维及纺织品应用前景巨大。概述了抗菌纤维的分类、测试方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以期对后续抗菌产品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纳米氧化锌性质、制备以及纺织品的抗菌机理,对采用原丝改良法和后整理法使得纺织品含有纳米氧化锌从而赋予纺织品抗菌功能。纳米氧化锌作为纳米级抗菌材料,绿色环保生物相容性好,对于未来的应用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我国近代蚕桑丝绸学校科研的形式和作用。文章指出,我国近代蚕桑丝绸学校的科研工作有开展蚕桑丝绸科技理论的研究,进行蚕桑丝绸先进科技的实验和研究,开展蚕桑丝绸先进科技的普及推广等形式。同时探讨了科研对我国近代蚕桑丝绸学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抗菌防臭纺织品的研究现状及其特征,并对目前采用的3种抗菌防臭整理技术--后整理法、原纤改良法和应用纳米技术开发抗菌纺织品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抗菌织物中的三氯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抗菌织物中的抗菌剂三氯生.萃取液经衍生化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抗菌织物中三氯生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并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3 ng/mL(S/N=10),平均回收率为98.4%~100.3%,精密度为3.1%~6.7%.采用该方法对市售抗菌织物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部分市售抗菌织物中含有高浓度的抗菌剂三氯生.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国际上人工神经网络在纺织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性能预测及工艺优化、纺织产品分类、疵点识别、织物鉴别、风格评价和分等评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粗梳毛纺质量控制及丝织物风格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属离子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金属离子在丝绸纺织领域的应用情沅,对蚕丝纤维的改性处理,抗菌消臭功能纤维的开发,纤维增重、染色,阻燃整理及防电磁波辐射整理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抗菌加工已广泛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卫生条件。本研究以壳聚糖(CS)为抗菌成份,采用戊二醛(GA)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处理,并对加工后织物的抗菌性、耐水洗性及强力、透气、透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为100%,对枯草杆菌的抗菌率大于75%,皂洗50次后抗菌率为75%;经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吸湿和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以脂肪酸和脂肪醇为主的混台第三单体进行共聚,所研制的多功能共聚酯(COPET)纤维,对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并且对吸湿、抗静电、防尘、手感等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可与蚕丝、羊毛、普涤丝交织混纺,再进行一浴一步法常压沸染,具有一浴多色的特有效果,该种经改性的 COPET 纤维并有较大收缩率,可制得不同收缩率的高收缩纤维,用来织成特种风格的针织物和机织物。  相似文献   

19.
Fan  SuNa  Zhang  Yi  Huang  XiangYu  Geng  LiHong  Shao  HuiLi  Hu  XueChao  Zhang  YaoPeng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19,62(6):903-918
Silk derived from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i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fibrous protein biomaterials due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from natural source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uniqu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trollable degradation. Silk fibroin can be processed into a variety of formats to match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tissue engineering, drug delivery or as the passive substrate of a bio-device. Advances in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silk fibroin with other nanomaterials to functionalize silk fibroin for specialized purposes, including sensing, cell visualization,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light and provision of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s the requirement for wearable and intelligent devi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over recent years, silk fibroin has been utilized as the active element in electronic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s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silk fibroin.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萘和菲在各类纺织品上的吸附行为,并考察了温度对萘和菲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萘和菲在5种纺织品上的吸附等温线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纺织品对萘和菲的吸附能力同纺织纤维芳香度呈一定的相关性,其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涤纶〉丝绸〉羊毛〉棉〉锦纶;温度的提高,降低了萘和菲在涤纶上的吸附量;热力学研究表明,萘和菲在涤纶上的吸附焓变△H、自由能变△G均小于0,表明萘和菲在涤纶上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