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以九资河茯苓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协同作用提取茯苓多糖。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提取工艺条件,并评价茯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2.5%、2.5%、5.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0℃、pH 5.0。在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6.13%,是水提法的4.17倍,其总抗氧化能力是水提法的2.9倍。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多糖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柳蒿芽干品经热水浸提,所得多糖分别经脱蛋白、脱色、乙醇沉淀、DEAE 纤维素和SephadexG-100 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3 种多糖组分(PSWP-1 ﹑ PSWP-2 和PSWP-3),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PSWP-1 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3 × 105D,水解单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0:1.703;PSWP-2 相对分子质量为1.2491 × 105D,水解单糖由葡萄糖组成;PSWP-3 相对分子质量为1.1663 × 105D,水解单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0:2.189。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 种多糖组分均为一种β- 型糖苷键相连的吡喃多糖。 相似文献
3.
4.
5.
筛选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多糖含量的最优条件,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茯苓产品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茯苓中总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定糖法测还原糖含量,相减得多糖含量;同时分别从水浴时间,苯酚和浓硫酸用量等方面考察最优条件;进行了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方面试验。结果:茯苓总糖测定的最优条件为6%苯酚1.0ml,浓硫酸5.0ml,沸水浴15 min;回归方程为回归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56x,R2=0.9943;测茯苓还原糖的回归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7720x,R2=0.9903。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作茯苓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九资河茯苓为原材料制备碱溶性茯苓多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扫描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并评价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碱溶性茯苓多糖显示出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为β型多糖;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整体随碱溶性茯苓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碱溶性茯苓多糖浓度为1.0 g/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3.27%和62.32%,且在此浓度下碱溶性茯苓多糖具有最大还原能力,吸光值为0.51;多糖浓度为0.8 g/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为61.21%。综上所述,碱溶性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具有深入研究及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茶叶多糖的纯化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KTAPurifier100生物大分子纯化系统纯化茶叶多糖,并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鉴定其纯度并对其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纯化最佳条件为:上样量5ml,超纯水洗脱,流速2.6ml/min。该方法简便,效率高,能非常方便地放大生产。纯化所得茶叶多糖的多糖衍生物吸收峰和蛋白质特征吸收峰的最大值正好重叠在一起,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检测也发现其色谱峰为单一对称色谱峰,紫外280nm和示差检测的出峰时间相差很小,纯度大于99%,表明该均一组分可能是糖蛋白缀合物。同时,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揭示纯化所得茶叶多糖为一糖蛋白复合物,并提供了一些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得到芒果多糖粗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其多糖含量为(46.3±1.75)mg/g。DEAE-25纤维素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白色絮状多糖;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该多糖是由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单糖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3±1.40)、(11.9±1.76)mg/g和(13.8±1.52)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该多糖结构主要为β-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型葡聚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茯苓药材中提取的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修饰,制备一种水溶性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测定样品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两个指标:利用H2O2和Fe2+混合发生Fenton反应测定CMP对·OH的清除能力,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CMP对·O2-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1g/L~5g/L的有效范围内该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有效范围内CMP对·OH的清除50%羟自由基的多糖浓度(EC50)为2.5 g/L,CMP浓度为5 g/L时对·O2-的清除率为17%. 相似文献
10.
阿魏酸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阿魏酸为酯化剂、甲苯为带水剂以及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合成制备阿魏酸茯苓多糖(FP),对比分析酯化前后产物的特征光谱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测定样品的还原能力,以及两种抗氧化能力:利用H2O2和Fe2+混合发生Fenton反应测定FP对OH的清除能力,测定FP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在质... 相似文献
11.
光谱在木素结构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光谱的基本概念及在木素结构研究上的应用。用紫外光谱来定性定量地鉴定木素 ,鉴定某些特殊功能基和测定木素被化学处理的剧烈变化 ;用红外光谱来鉴定木素及其衍生物结构上的功能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经酰化改性后的不同酰化程度与蛋白谱学行为。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探讨酰化对蛋白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紫外光谱分析显示,酰化处理后SPI肽链展开;红外光谱显示,酸酐首先选择蛋白质赖氨酸上ε-NH2残基反应,当ε-NH2残基被大量修饰后,赖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的酰基修饰程度增加。另一方面,蛋白多肽链的二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SPI中二级结构由β-折叠为主变为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结论: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SPI酰化后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内在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发酵液中硫酸酯化茯苓多糖(SP)的制备及其结构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茯苓菌株HD06-10进行液态发酵培养,获得的茯苓多糖进行硫酸酯化结构改性处理,制备硫酸酯化茯苓多糖(SP),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条件。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SP精制品,并通过紫外光谱、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红外光谱对SP进行纯度和理化、结构性质鉴定,结果表明:SP为多糖纯品,符合多糖及其硫酸根反应特征,分子量大约为5000~6000u;SP特性黏数降低,水溶性增加,IR分析有硫酸根的特征吸收峰,说明茯苓多糖的硫酸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4.
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结合重结晶制备油茶皂苷对照品,并对制备的对照品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定性纯度检测,确定其是否可以作为油茶皂苷定量的标准品.同时建立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的标准曲线,并比较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油茶皂苷对照品纯度高、杂质少,可作为定量油茶皂苷的标准品;建立的HPLC定量法较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测定油茶皂苷含量干扰少,准确度高,可用于油茶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多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5?个产地96?份绒柄牛肝菌样品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快速、有效鉴别绒柄牛肝菌产地的方法。运用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减少噪音干扰。选取具有指纹特性的光谱信息进行初级数据融合;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光谱数据中变量在投影方向重要程度大于1的波段,进行中级数据融合。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单一光谱数据及多光谱融合数据建立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比较两种判别模型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鉴别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初级融合和中级融合数据分别建立PLS-DA模型,对绒柄牛肝菌产地的预测正确率为56.25%、56.25%、62.50%和81.25%;建立SVM判别模型,产地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0.63%、65.63%、87.50%和96.88%,表明中级融合技术对绒柄牛肝菌产地鉴别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并且SVM判别模型对牛肝菌产地区分效果优于PLS-DA模型。采用中级融合技术建立SVM判别模型,能够快速、有效鉴别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同时为食品质量监控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一串具蓝色晕彩的长石手链样品进行常规检测时,在长波紫外灯下多数珠子发中等强度的蓝白色荧光,且荧光在珠子中呈线状分布。为了对该长石样品进行准确定名,并探究其紫外荧光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检测、电子探针和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该样品的折射率约为1.53,在显微镜下具有层状结构和针片状包裹体,结合其电子探针的分析结果,确定该样品为晕长石,即具有蓝色晕彩的钠长石;基于样品表面具有典型的"蚯蚓行踪"纹路、沿裂隙发出的紫外荧光及红外光谱下3 053,3 038cm-1处的吸收峰,确定其为注胶处理的晕长石。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双酚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测定牛奶中双酚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双酚A在3.5×10-3~10m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991。双酚A检测限为2.1×10-3mg/kg,平均添加回收率80.07%~85.53%,相对标准偏差4.42%~9.14%。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牛奶样品进行了测定,未检出双酚A残留。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紫玉米苞叶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紫玉米苞叶花色苷与BS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结合程度随着紫玉米苞叶花色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结合后,会引起BSA结构的变化。紫玉米苞叶中6种主要的花色苷成分与BSA结合程度不同,其结合能力大小依次为:天竺葵-3-(6'-丙二酰葡萄糖苷)芍药-3-(6'-丙二酰葡萄糖苷)天竺葵-3-葡萄糖苷矢车菊-3-葡萄糖苷矢车菊-3-(6'-丙二酰葡萄糖苷)芍药-3-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