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紫甘薯为原料,采用μ-淀粉酶和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紫甘薯色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5%柠檬酸为提取剂,酶的添加量为400U/m L,料液比为1∶15,60℃条件下酶解70min,再在40℃超声波提取20min,可获得较高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0.004 g/g、p H值为4、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15(g/m L),此条件下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为97.12%。  相似文献   

3.
紫甘薯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明  王燕 《酿酒科技》2011,(8):53-56
以紫甘薯全粉为原料,对紫甘薯酒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液化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糖化时间>液化酶用量;液化最优条件为液化酶用量3 U/g,料液比为1∶2.5,时间2 h;紫甘薯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5~28℃,发酵时间7~8 d,酵母接种量0.1%;壳聚糖对紫甘薯酒的澄清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鲍诚  李玲  汤海宾  申京宇 《食品科学》2012,33(16):59-62
研究酶法提取紫甘薯花色苷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酶解温度、pH值、料液比、酶用量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向,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50℃、pH5.5、料液比1:15、α-淀粉酶用量0.25%、果胶酶用量0.10%。利用AB-8型大孔树脂,在吸附液pH2、流速为1mL/min时,吸附质量浓度为26.57mg/100mL;用pH3、60%乙醇溶液为解吸液,流速为2mL/min的条件下解吸,紫甘薯花色苷得率2.71mg/g,色价为43.2。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酶法复合提取黑豆皮中花色苷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地获得花色苷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条件、超声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对提取黑豆皮中花色苷效果的影响。以提取液中花色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首先原料经酶解处理,酶解条件为酶用量10μg/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5 min、pH 4.0;在酶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超声波处理。试验确定超声波酶法复合提取黑豆花色苷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80 W,此时花色苷质量分数4.95 mg/g.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溶液提取紫甘薯色素.选择pH值、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试验,确定其条件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3(HCl)、料液比1∶2(g/mL)、浸提时间2h、温度25℃,共提取3次,紫甘薯色素提取率可达94.85%.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片中的甘薯淀粉以降低甘薯淀粉含量。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并将获得的最佳酶解条件应用于甘薯压差膨化工艺中,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效果较好的甘薯压差膨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中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片中淀粉的最佳酶解条件是:料液比1∶4,pH为6.3,酶解温度66℃,酶解时间60min,酶添加量为0.95%;甘薯压差膨化的工艺条件是:压力差0.4MPa,切片厚度为2~3mm,膨化温度100℃,停滞时间10min,抽空温度90~95℃,抽空时间2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甘薯脆片其品质高于未经酶解的甘薯脆片。  相似文献   

8.
以筛选合适酶种类为基础,采用复合酶水解法释放甘薯中结合酚,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优化后的复合酶水解甘薯结合酚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6种酶中,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果胶酶均可促进甘薯结合酚的释放。将这4种酶复合对甘薯结合酚进行水解释放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果胶酶用量600 U/g、纤维素酶用量600 U/g、α-淀粉酶用量 400 U/g以及中性蛋白酶用量 600 U/g,液料比 15∶1(mL/g)、水解时间16 h、温度 53℃、pH6。实际提取得到结合酚提取量为(0.140±0.002)g/100 g,达到预测值(0.143 g/100 g)的 97.55%,说明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利用紫甘薯资源,同时获得紫色素和糖液,糖液发酵制备乙醇。以大孔树脂分离紫甘薯α-淀粉酶酶解液后获得紫色素与糖液,考察氮源种类与添加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糖液发酵产乙醇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糖液发酵生产乙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酶解液经HPD400型大孔树脂分离,紫色素的色价(E1 cm1%)达到86.3(波长为530 nm),糖液中总糖含量达到55.5 mg/L;(NH4)2SO4作为发酵氮源,(NH4)2SO4添加量为3.0 g/100 mL、酵母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7 d,可得到13.0%vol乙醇。此方法获得了紫甘薯色素,副产物糖液发酵可生产乙醇,为紫甘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薏米为原料,经糊化、中温α-淀粉酶液化完全后,采用糖化酶酶解提取制备化妆品用薏米提取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复合酶法制备化妆品用薏米提取液的最佳糖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85℃糊化30 min、淀粉酶用量25 U/g原料、液化温度(70±2)℃、液化时间40min;糖化酶用量100 U/g原料、糖化p H(5.0±0.2)、糖化温度(58±2)℃、糖化时间60 min。薏米粗多糖得率可达1.9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本文对复配生物酶法提取黑米花色苷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中考察复配酶种类及用量、料液比、酶解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米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并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用量52 U/g,纤维素酶添加量480 U/g,料液比1∶30,酶解p H 6.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5 min。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得率209.06 mg/100 g。  相似文献   

12.
包瑞敏  张智  杜亚飞  高群  王彪  张志峰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63-168,175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果胶酶添加量5.0%、料液比1:16 g/mL、酶解pH为5.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总皂苷得率4.06%。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3.000 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最高抑制率可达74%,接近于阿卡波糖(0.5 mg/mL)的82%;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2.000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最高抑制率可达82%,超过阿卡波糖(0.5 mg/mL)的80%。本研究使用的复合酶法提高了黄精总皂苷得率并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果胶酶、淀粉酶及糖化酶处理紫甘薯醪并开发新型米酒.结果表明经3种酶解处理可使紫甘薯醪还原糖含量达到未酶解的3.2倍,同时使淀粉含量降至6.4g/L.果胶酶酶解处理黏度迅速下降至0.8 Pa·s,且花色苷含量显著增加至96 mg/L.并以酶解的醪液40%~50%与糯米研发紫甘薯糯米酒,所制备的成品酒既保留糯米酒的风格又降低了糯米酒的苦味,同时色泽鲜红.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对紫薯花青素进行提取优化。在纤维素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为1∶1时,得到提取紫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酶用量4 mg/g,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5℃。对紫薯花青素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浓度为5 mg/mL时,自由基清除率接近100%,与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渣同步糖化发酵生产酒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技术生产酒精。考察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糖化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酵母添加量、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确定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5,α-淀粉酶用量15U/g,糖化酶用量200U/g,纤维素酶用量12U/g,酵母用量0.8%,pH值为4,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72h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甜玉米为原料,中温α-淀粉酶及糖化酶为催化剂,采用双酶法分段酶解制备甜玉米汁。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依据,先考察了液化过程中液料比、中温α-淀粉酶用量、酶解温度和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后考察了糖化过程中糖化酶的用量、糖化温度及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甜玉米双酶酶解取汁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条件为:按照料液比为14(g/mL)制取甜玉米浆,中温α-淀粉酶用量为0.35%,于55℃液化25 min;糖化酶用量为0.15%,于55℃下糖化20min;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9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取汁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甜玉米饮料加工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武安小米为原料,研究以木瓜蛋白酶和α-淀粉酶复合辅助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分析液料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小米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料比为14:1,双酶添加量为0.9%,酶解时间为2 h,酶解温度为40℃。这种处理条件下,小米多酚得率可达4. 83 mg/g,所建立的模型精确,能够准确预测多酚的提取率,除此之外,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为83.42%,抗氧化能为为3.67%,展现了优异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红色素.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色素的最佳萃取工艺,并且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紫甘薯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6 min、液料比40∶1(mL∶ g)、乙醇浓度40%、pH2.5,此时花色苷提取率为(1.897±0.049)mg/g.与超声波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缩短了提取时间并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以紫甘薯粉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萃取其色素,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探讨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料液比、柠檬酸浓度四个因素对紫甘薯色素提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时间2min、柠檬酸浓度7%、料液比1∶35、微波功率80W,在此条件下,测得紫甘薯中花色苷的含量最高为108.45mg/100g。  相似文献   

20.
以紫甘薯和山楂为原料,通过在紫甘薯液化浆中添加山楂提取液,利用糖化酶和果胶酶双酶水解制备紫甘薯山楂复合汁,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影响酶水解的主要因素(糖化酶用量、果胶酶用量、水解温度及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酶水解条件对复合汁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黄酮、花青素的含量影响。结果表明:糖化酶用量0.60mL/L、果胶酶3.00‰、酶解温度60℃和酶解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紫甘薯山楂复合汁中可溶性固形物为11.5%、还原糖88.50g/L、总黄酮1.76g/L、花青素178.47mg/L、总酸6.30g/L、氨基酸1.09g/L。酶水解可有效制备紫甘薯山楂复合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