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异养小球藻发酵及油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藻渣,本文以p H、NH4+、COD(化学需氧量)、总含碳量、VFA(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产气量为指标,将异养小球藻发酵及油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藻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沼气发酵。结果表明:使用酸热法提油后藻渣为原料的发酵体系在50℃的发酵温度下,1000 m L发酵液56 d的产气量最高,为7700 m L。在发酵过程中,其pH一直下降,酸化过程良好,NH4+、COD、VFA含量、总碳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说明原料利用率相对较高、发酵过程比较稳定。本研究为异养小球藻提油工艺选择及油脂生产过程中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秸秆的蒸汽爆破料含有大量发酵抑制物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发酵产量,需要在酶解前去除。研究不同脱毒工艺、不同洗涤工艺处理蒸汽爆破料对异养小球藻发酵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水洗脱毒法处理汽爆料对异养小球藻正常生长、代谢没有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多次洗涤、用水量(m (秸秆)︰m (水)=1︰9)进行脱毒,异养小球藻发酵终了干物质质量浓度达到9.53 g/L,仅比对照组低2.41%,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肖雪花 《中国油脂》2021,46(1):132-136
以富油蛋白核小球藻为出发藻株,研究自养、异养和混养培养模式对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以及异养发酵培养基葡萄糖质量浓度、氮源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养和混养培养模式相比,采用异养发酵方式培养蛋白核小球藻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得异养蛋白核小球藻油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36.07%)、油酸(34.26%)、亚油酸(20.17%)和亚麻酸(6.12%)。经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到最适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异养发酵培养基的葡萄糖质量浓度为60 g/L,最适的氮源为酵母粉,质量浓度为4 g/L,在此条件下经192 h发酵,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可达12.43 g/L,油脂产量为5.45 g/L。研究结果表明,异养发酵培养获得的蛋白核小球藻油是一种潜在且可再生的新油源。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小球藻进行高密度异养的培养条件,通过对小球藻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实验、发酵时间优化及富集硒优化确定了小球藻高密度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培养基中葡萄糖35.02g/L,硝酸钠1.45g/L,亚硒酸钠1.75mg/L,pH 6.97,发酵时间3d时,小球藻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异养小球藻培养基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养小球藻生长周期较长,需要改进培养条件来提高效率。通过将异养小球藻接种到异养小球藻培养基和其它常用培养基用于对比培养后发现,氮含量高、氮源种类丰富的培养基可以有效促进异养小球藻生物量的增长。对异养小球藻培养基进行优化、补充氮源后,对比培养,发现改良后的异养小球藻培养基质量优于原有培养基。新培养基用于50L小试经过10d培养,细胞数最高值达到21.0亿,质量浓度达到126.3g/L,与原有培养基相比,发酵周期缩短5d。改良培养基对异养小球藻的细胞数与质量浓度增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叶黄素资源,降低其生产成本,研究了圆形海水小球藻异养培养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发酵生产叶黄素的条件,并探讨了高细胞浓度培养小球藻生产叶黄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海水小球藻发酵生产叶黄素的最佳条件为:含葡萄糖10g/L、尿素0.5g/L的BG-11培养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7.0,接种量10%(v/v),培养8d。利用40g/L的葡萄糖进行海水小球藻的高细胞浓度培养,可以使叶黄素的产量达到0.926mg/g。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叶黄素资源,降低其生产成本,研究了圆形海水小球藻异养培养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发酵生产叶黄素的条件,并探讨了高细胞浓度培养小球藻生产叶黄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海水小球藻发酵生产叶黄素的最佳条件为:含葡萄糖10g/L、尿素0.5g/L的BG-11培养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7.0,接种量10%(v/v),培养8d。利用40g/L的葡萄糖进行海水小球藻的高细胞浓度培养,可以使叶黄素的产量达到0.926mg/g。  相似文献   

8.
小球藻异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椭圆小球藻L1藻株异养培养发酵的最佳条件分别为:葡萄糖10g/L,尿素0.2^1g/L的BG-11培养基,培养温度25℃~30℃,培养基起始pH为5.5~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1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2L发酵罐培养实验,获得了干重5.42g/L的生物量,约为自养培养获得生物量的20倍。对异养与自养灌细胞内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养小球藻总脂含量升高,蛋白质及灰分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异养小球藻体积小、发酵液成分复杂,导致藻细胞收集困难、收集成本高,探索异养小球藻收集方法,以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不同种类的絮凝方法,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对絮凝法收集异养小球藻进行工艺条件优化。获得二次回归模型,获得最优变量:絮凝剂添加量2.0 g/L、300 r/min、搅拌时间40 min。在该条件下絮凝率达到89.15%。无机絮凝剂、霉菌吸附均对异养小球藻絮凝效果不太理想,有机絮凝剂显示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抑菌圈试验、摇瓶发酵试验和50 L发酵试验,研究了安菌素、克菌灵、青霉素3种抑菌剂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考察了抑菌剂添加对藻细胞干重和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结论:在小球藻发酵染菌4 d后,加入100 mg/L克菌灵可以有效抑制杂菌,并且不会对小球藻发酵造成影响。相同发酵周期内,小球藻染菌后抑菌发酵与正常发酵相比,藻细胞干重质量浓度达到75.2 g/L,平均干重增加速率为6.26 g/(L·d),与正常发酵相比,干重质量浓度与平均干重增加速率降低14.93%,能够成功地挽救染菌的发酵过程。而加入100 mg/L安菌素和青霉素均对小球藻的正常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天麻醇提物、苦荞醇提物及两种提取物的复配液,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复配液后发酵体系中的残糖(还原糖)含量、pH值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液中天麻醇提物添加量为7 g/L、苦荞醇提物添加量为5 g/L时效果较佳,相比空白组(未添加提取物)和单一添加组(天麻、苦荞),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增加了49.08%、13.76%、33.88%,菌丝体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1.10%、11.35%、26.69%,均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和单一添加组(P<0.05)。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复配组相对于空白组能消耗更多的碳源物质促进胞外多糖的合成。因此,天麻和苦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生长与胞外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双胞菇膳食纤维以及双胞菇粉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方法: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双胞菇膳食纤维和双胞菇粉末进行肠道微生物体外发酵,测定代谢产物中pH、产气量、短链脂肪酸的含量,采用IlluminaPE250测序平台对粪便微生物V4区进行富集测序,探究双胞菇膳食纤维和双胞菇粉对于肠道菌群中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以低聚果糖为阳性对照组,不加膳食纤维为空白对照组,体外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双胞菇膳食纤维组pH从6.93下降到4.48,双胞菇粉末pH从6.93下降至4.86;随着时间的增加,与空白组相比,双胞菇膳食纤维组和双胞菇粉末组的产气量分别增加了3.4和1.9 mL;在体外发酵24 h后发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双胞菇膳食纤维组和双胞菇粉末组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更高;双胞菇膳食纤维组和双胞菇粉末组均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与空白组相比,双胞菇膳食纤维组更有利于被肠道微生物利用产生乙酸(34.3 mmol/L)和丙酸(7.6 mmol/L),促进有益菌属双歧杆菌属的生长,双胞菇粉末组更有利于产生乙酸(39.4 mmol/L),促进肠杆菌属的生长;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双胞菇膳食纤维组和双胞菇粉末组的丙酸产量更高。结论:双胞菇膳食纤维和双胞菇粉末均能被肠道菌群有效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提高有益菌的相对丰度,与空白组相比,添加双胞菇膳食纤维的实验组效果最佳,对人体肠道菌群存在有效的益生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谷胱甘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生物体内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发酵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GSH的主要方法。本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发酵抽提液分离纯化,结果表明:(1)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当吸附进行到150 min时,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的吸附呈现出吸附平衡状态;(2)当pH=3.0时,大孔吸附树脂A对GSH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均有最大值;(3)采用动态实验的方法,对洗脱条件如洗脱剂种类、洗脱剂浓度及洗脱剂流速等进行了确定,并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验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即上柱pH=3.0,洗脱剂为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液流速2 mL/min,GSH抽提液的纯度可由58.5%提高到95.3%,此时洗脱液中GSH回收率>87%。  相似文献   

14.
在对梅鹿辄干红葡萄酒发酵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发酵过程中4种不同葡萄果梗含量对发酵液比重、pH值以及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酿造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果梗最适宜添加比例为1/6,pH值3.52最适宜葡萄酒发酵,发酵第10天时,比重降至0.996 g/cm3,还原糖含量3.941 g/L,花色苷含量30.046 mg/L,提取充分且葡萄酒发酵稳定。为梅鹿辄干红葡萄酒的酿造和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镰刀菌毒素和改性蒙脱石吸附剂(Calibrin-A,CA)对全价饲粮发酵pH、OM、NH_3-N和乳酸的影响。实验分为6个处理,对照组(Contr.)为基础饲粮,实验1组(25 Myco.)和实验2组(50 Myco.)分别用25%和50%的发霉玉米和发霉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实验3组(Contr.+CA)、实验4组(25 Myco.+CA)和5组(50 Myco.+CA)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基础上添加0.2%CA。采用复合菌种(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为6.33×106、1.05×106、8.94×106cfu/g)对全价饲粮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开始前所有处理饲粮水分调节至50%。结果表明:1)本实验条件下,饲粮pH和OM含量随发酵时间显著下降(P0.05),而NH_3-N和乳酸水平随发酵时间显著升高(P0.001)。2)饲粮(0 d)的pH和NH_3-N水平均随镰刀菌毒素水平升高显著降低(P0.001)。发酵末期(18 d)对照组pH和NH_3-N显著低于两个毒素组(P0.001),乳酸含量则随毒素水平升高显著降低(P0.001)。发酵全程平均的pH和乳酸含量随毒素水平升高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发酵全程的平均OM显著低于50%毒素组(P=0.044)。对照组发酵全程的平均NH_3-N显著低于两个毒素组(P0.001)。3)添加CA的全程平均pH显著低于不添加CA组(P=0.018)。4)镰刀菌毒素和CA对发酵12 d(P=0.027)的乳酸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5)pH与OM、OM与NH_3-N、NH_3-N和乳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pH与NH_3-N、pH与乳酸、OM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实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及其水平显著影响全价饲粮发酵参数pH、OM、NH_3-N和乳酸水平,添加CA显著影响发酵全程的平均pH,且镰刀菌毒素和CA对乳酸(12 d)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生物亚硝化抑制剂(microbial nitrosation inhibitor,MNI)对风干肠发酵和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及感官特性的影响,该试验设计4组风干肠,MNI组:添加MNI;MNIP组:添加MNI并接入PRO-MIX5商业发酵剂(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FBFAP组:发酵牛骨调味基料和复配抗氧化剂(fermented beef flavorings and compound antioxidant,FBFA)并接入PRO-MIX5;CK组。结果表明:在发酵阶段,4组风干肠乳酸菌数逐渐增多,MNI组和MNIP肉馅分别在发酵的15 h、12.5 h达到发酵终点即pH降到5.4~5.6,乳酸菌数分别为8.99 lg cfu/g、8.91 lg cfu/g,显著高于CK组发酵终点(22 h)的乳酸菌数8.88 lg cfu/g(p<0.05)。到成熟终点时,革兰氏阴性腐败微生物在MNI组的相对丰度占比最低(19.35%),对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0.43%、27.22%,仅次于MNIP组37.00%、33.79%,优于CK组和FBFAP组。综合分析,MNI能作为促生长因子,促进肉馅中乳酸杆菌属菌的生长,在接种有发酵剂PRO-MIX5的风干肠中加入MNI对腐败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优于FBFAP。单独添加MNI或MNI与PRO-MIX5协同作用均能提高风干肠微生物安全性和感官性能,说明MNI在提高风干肠安全品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对黑曲霉生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初筛和复筛考察不同乳酸菌的抗真菌活性,并将小麦胚芽油添加入乳酸菌培养液中进行发酵,旨在明确乳酸菌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对抗黑曲霉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胚芽油不具有抑制黑曲霉生长的能力,而乳杆菌LF5发酵液抑菌率随着小麦胚芽油浓度的升高明显提升,且该现象具有菌株特异性。通过加热、中和pH、添加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发现,乳酸菌协同发酵上清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主要由有机酸以及部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组分组成。此外,采用乳杆菌LF5协同小麦胚芽油发酵制备面包,在第5 d发现肉眼可见霉菌,与空白组(第2~3 d)相较具有显著抑制黑曲霉生长活性的作用,为乳酸菌在发酵米面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e changes in polyphenol fractions after in vitro fermentation of apple peel polyphenol (APP) by gut microbiota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APP on the growth, pH value, 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 production and intestinal flora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fermentation were firstly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Lactobacillus in the APP group was 49.55% with an increment of 49.40%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while that of Bifidobacterium was 13.32%. Moreover, the flora produced 37.093 ± 0.478 mM of SCFAs including acetic acid, propionic acid, butyric acid and valeric acid during the process of fermentation, thus reduced the environmental pH value. In addition, polyphenol fractions in APP were altered by gut microbiota fermentation to some extent, for example, glycosides were hydrolysed to aglycon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APP as a potential prebiotic agent to alleviate the disorder of intestinal flora.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食用菌对贮藏过程中牦牛肉丸食用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添加不同种类食用菌粉(香菇、猴头菇、牛肝菌、茶树菇)的牦牛肉丸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组牦牛肉丸制品在贮藏期间的色泽、pH、保水性、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质构特性、流变特性、乳化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和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 index,ESI)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与差异。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0~15 d的贮藏期内,添加香菇能够显著改善冷藏条件下牦牛肉丸的b*值(15 d的b*值较空白组低4.52),添加牛肝菌、茶树菇可提高牛肉丸的pH(第15 d两组均为6.64),添加香菇使牛肉丸保水性改善,香菇、猴头菇的添加显著提高牦牛肉丸的弹性和咀嚼性(P<0.05),茶树菇的添加减缓了肉丸的EAI和ESI下降,添加食用菌对牦牛肉丸的凝胶能力有显著改善(P<0.05),并一定程度抑制脂质氧化,其中香菇组TBARS最低;0~2 d贮藏期内,添加食用菌粉的牦牛肉丸感官评分更好。综上,香菇对于牦牛肉丸贮藏期间的各食用品质能够产生较好影响,其他食用菌能一定程度提高牦牛肉丸贮藏期内的部分食用品质,具有一定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