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占位  宋艳虹  车兔林  赵建社 《电池》2007,37(4):297-299
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酞菁钴[Co(Ⅱ)Pc]及其衍生物[Co(Ⅱ)TcaPc、Co(Ⅱ)TcPc、Co(Ⅱ)TeaPc、Co(Ⅱ)OcPc和Co(Ⅱ)CcPc]对Li/SOC]2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取代基及其数量的酞菁钴配合物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对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o(Ⅱ)CePc共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金属-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P(MPzS8)[M=Fe(Ⅱ)、Co(Ⅱ)和Zn(Ⅱ)]对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发现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Fe(Ⅱ)≥Co(Ⅱ)>Zn(Ⅱ)].相对于不舍P(MPzS8)的电池,含有0.0150% P(ZnPzS8)、P(CoPzS8)和P(FePzS8)的电池在低温-40±2℃下,以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放电时间分别延长了约20%、45%和55%,稳定工作电压分别提高了约160 mV、200 mV和300 mV;在室温25±5℃下,以2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下,放电时间分别延长了约8%、15%和15%,稳定工作电压分别提高了约120 mV、160 mV和180 mV,放电电压滞后时间分别缩短了10 s、15 s和15 s.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作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不同取代基、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对金属酞菁配合物用作催化剂的催化机理进行了介绍,对今后的研究目标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酞菁铜[Cu(Ⅱ)Pc]及其衍生物四乙酰胺酞菁铜[Cu(Ⅱ)TcaPc]、四乙酸酞菁铜[Cu(Ⅱ)TcPc]、四吡啶并卟啉铜[Cu(Ⅱ)PTp]和四吡嗪并卟啉铜[Cu(Ⅱ)PTpz],并用元素分析法及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恒电阻放电实验研究了它们对Li/SOCl2电池放电电压及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PTp及Cu(Ⅱ)PTpz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电解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催化剂,研究了一维聚硫杂酞菁铁[ P( FePcS2)]对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P(FePcS2)含量为1.0 g/L的电池以15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在25 ℃、55℃及- 40℃时的电压分别提高约120mV、122 mV和230 mV,容量分别提高约1.30...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过渡金属掺杂的CeO2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阳极材料Ce0.8M0.2O2-δ(M=Co,Fe,Mn)(20 CDC、20 FDC、20 MDC).采用共压-共烧结法制备了以NiO-20 CDC、NiO-20 FDC、NiO-20 MDC复合阳极为支撑、以Ce0.8Gd0.2O2-δ(GDC)为电解质、以La0.8Sr0.2Co0.8Fe0.2O3-δ(LSCF)-GDC为复合阴极的单电池.利用XRD、SEM等方法对阳极材料进行了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分析.在400~700℃范围内,以湿天然气(3%H2O)为燃料气、氧气为氧化气测试比较了三种电池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制的20 CDC、20 FDC、20MDC粉体均为萤石型结构;在制备的电池中,(50%)NiO-20 CDC阳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且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650℃时其最大电流密度为148.84 mA/cm2,最大比功率为30.91 mW/cm2.  相似文献   

7.
吴一平  雷刚  周国定  褚金红 《电池》2007,37(4):266-267
通过恒流放电实验研究了BCX电池(添加BrCl的Li/SOCl2电池)与Li/SOCl2电池的高温(70℃)和低温(-20℃和-40℃)放电性能.BCX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高于Li/SOCl2电池的.在-20℃下,BCX电池的放电(9.0 mA/cm2)电压比Li/SOCl2电池(1.5 mol/L LiAlCl4/SOCl2)高约0.700 V,放电容量约是Li/SOCl2电池的2倍.  相似文献   

8.
王东  马志云  赵建社  马素杰 《电池》2011,41(1):39-42
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了13种镧系酞菁类配合物ML<,2>(M=La、Ce、Pr、Sm、Nd、Eu、Gd、Tb、Dy、Ho、Er、Yb和Lu,L=C<,65>H<,24>N<,22>O<,13>),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分析样品的结构.LaL<,2>、ceL<,2.、GdL<,2>及LuL<,2>提高了Li/SOCl<,...  相似文献   

9.
十六氯酞菁铁对Li/SOCl2电池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尿素、FeCl2 4H2O为原料,合成了十六氯酞菁铁(FePcCl16),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FePcCl16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于大电流和低温放电尤其显著,并对放电电压滞后和放电时温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常温和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相对于不含FePcCl16的ER34185型电池,含1.0g/LFePcCl16的电池的电压和容量分别提高了174mV和830mAh。  相似文献   

10.
EMD和Li_xMnO_2分别与Li组成Li-MnO_2电池.放充电寿命分别为120次(0.25~0.50mA/cm~2,放电深度40%~46%)和80~90次(0.25~0.75mA/cm~2,放电深度33%~40%).正极放充电效率达100%.电池放充电寿命的终止是负极Li耗尽引起.自制的EMD比Li_xMnO_2的可充性高50%.  相似文献   

11.
超薄连续复合带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薄连续复合带是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所需的关键功能材料,重庆川仪一厂近期研发的DAg/QSn、DAu/QSn、DNi/QSn、DS-Pb/QSn、DAg/SUS等超薄连续复合带新产品,具有条复面复的结构形式,在超薄连续复合带制造技术产工艺装备的研究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产品已逐步推广应用,并可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12.
微电机用新型换向器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微电机换向器材料的工作特点和磨损机理的分析,阐明了换向器材料设计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目前微电机用新型换向器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金属事故原因、金属监督的任务及爆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分析 ,说明金属监督与经济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 .  相似文献   

14.
非晶合金电机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晶合金是21世纪的新型功能材料。文章首先简介了非晶合金材料,介绍了非晶合金电机的结构和特点,并分析了它的市场前景,最后对非晶合金电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MH-Ni 电池的循环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MH-Ni电极的配方、导电剂、添加剂、制片压力、粘结剂等夺种工艺因素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并探讨了负极配方、充放电制度、电极极化及镍电极等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10.0‰的导电剂、5.0‰的添加剂、CMC∶PVA=1.5∶1及5MPa的制片压力等工艺条件时,制备出的MH-Ni电池具有最好的循环寿命,经1C大电流充放电120次后电池的容量仅损失2.5‰。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电极极化、镍电极的过早失效以及电解液的大量损耗是导致MH-Ni电池循环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金属注射成形烧结软磁合金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采用金属注射成形技术制备的几种烧结软磁合金材料,包括纯铁、软磁不锈钢、铁硅合金、铁钴合金和铁镍合金,并与精密锻造和传统粉末冶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采用注射成形技术生产软磁合金材料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语文从点灯装置着手,研究了金卤灯的正常燃点与触发器的关系,指出金卤灯用触发器第一要有足够大的脉冲幅度和脉冲宽度,第二在灯启动时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等铲开路电压增加值,第三在灯着火后能排除电子触发器对金卤灯重复着火过程的影响。否则金卤灯特别是双端小功率金卤灯将难以正常燃点,并介绍了较富达FCD-D型触发器与意大利AZA-4.6型,德国Z-400M型触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8.
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和较低的还原电势(-3.04 V vs.标准氢电势),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锂金属负极中的枝晶、死锂等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发展.针对锂金属负极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其中,三维集流体不仅可以降低电流密度,缓解枝晶生长,还可以容...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其一定的特征谱线,它们在可见光区能够发射大量的密集线光谱,用不同比例的多元复合物制成的灯的光谱能量分析表明:光谱能量分布取决于填充元素成份及组成配比,选择适当组合的复合物,可能获得所需最佳光电参数的光源。  相似文献   

20.
焚烧污泥重金属迁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焚烧技术是处理污泥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而污泥中的重金属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4个方面对污泥重金属迁移规律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即:污泥预处理对重金属的削减、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焚烧气氛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对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和添加剂对焚烧后的飞灰处理中重金属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