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住友电气工业公司对不纯物含量极其微小(1PPm)这一高纯度合成金刚石单结晶,开发光学部件“金刚石”。可用于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分析等使用显微型付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仅(FTIR)。材料与以往产品使用的硒化亚铅嗅化镓相比,强度高,具有耐久性,在苛刻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红外分光测量。公司已经做产品出售。  相似文献   

2.
日本夏普公司开发出3D LCD日本夏普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 LCD,即3D LCD,这种 LCD 能产生三维(3D)图像,现在不需要配戴专用眼镜。此种显示器能以电动方式进行2D(平面方式)显示和3D(立体方式)显示之间的转换。据夏普公司称,这种3D LCD 的开发不仅能产生新型专用的3D 显示器件,而且也能与现有的LCD 产品一起使用。这种新型3D LCD 将普通薄膜晶体管 LCD(TFT-LCD)与该公司的专有的开关式 LCD 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环氧塑封料是微电子工业和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作为IC产品后道封装的三大主材料之一,随着IC封装技术的发展,对其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IC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倾向于小体积高性能化的方向,QFN即为顺应此发展趋势所开发出来的封装形式。针对此封装形式长兴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开发出EK5600GH环保塑封料产品,此产品具有低吸湿率、低收缩率、高流动性及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QFN封装要求。同时还分别介绍了QFN用环保塑封料的测试数据、可靠性测试结果和客户端可靠性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4.
发光二极管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长期以来,全色化和高亮度化一直是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90年代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成功,LED在多色化、高亮度显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超高亮度(>1cd)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以及蓝色LED已用于户外大屏幕全色显示。镓铝砷红色LED最高亮度已达10cd,大量用于室外显示屏,日本东芝等公司已建立了生产10cd级LED的工艺和设备。利用InGaA1P四元固熔体作为发光材料,采用GaAs衬底和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淀积工艺,已制得了超高亮度的橙红色LED;采用同样结构和工艺技术的黄色超高亮  相似文献   

5.
今后有望取得很大进展的多媒体时代的电子机器寻求的是小型化、薄型化,同时能高速处理大量信息。 对于这一要求,半导体IC技术的进步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同样,PWB的技术进步也很重要,现在正在寻求提高其特性。 对于这些需求,本公司开发了比过去更加高的耐热材料(R—4775、R—4785、R—1766T),高频用材料(R—4737、R—4726、R—4728)。现在又开发了新的高耐热,且具有  相似文献   

6.
蒽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与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显示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及市场竞争力,被称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在这一研究领域,发光材料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由于蒽类化合物具有刚性结构、宽能隙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优点,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开发了大量的蒽类发光材料。本文主要按照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点分类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蒽类新发光材料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龚丹 《电子设计技术》2011,18(12):64-65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设计的密度越来越高,信号频率和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顺应这一市场发展的需要,Candence公司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Candence16.5版本,此版本开发升级了Allegro & OrCAD企业级  相似文献   

8.
量子点(Quantum Dot, QD)作为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具有发光光谱窄、激发光谱宽、量子产率高及可溶液制备等优点,其制成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器件通过色转换过程可实现红、蓝及绿波段较窄的发射半波峰(<20 nm),色域范围超过120%NTSC,被视为下一代最有潜力的显示技术之一。然而,量子点材料的发光不稳定性、低出光效率与全彩化技术难题严重限制了量子点材料在高性能显示设备方面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实现稳定高效的量子点全彩化新型显示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量子点材料改性、量子点材料封装方法、量子点涂层出光增强策略以及量子点图案化显示应用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升量子点LED显示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光电技术》2005,46(1):45-46
英国剑桥显示器科技公司(CDT)日前宣布,在该公司等参加的一项由欧盟提高资金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成功地开发出了外部量子效率比过去提高1倍的高分子OLED材料。采用这种高分子材料的OLED元件的外部量子效率为6%。利用红(R)、蓝(B)、绿(G)中效率最低的红色高分子材料,实现了比过去高1倍的外部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0.
硅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低工作电压、储量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在锂化/去锂化过程中会产生超过300%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硅颗粒粉化和容量快速衰减。近年来,一类新型的蛋黄-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这种结构可缓解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文对蛋黄-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分析了蛋黄-壳结构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阐述了蛋黄-壳结构参数对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开发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纳-微结构设计和结构参数优化,有望获得性能更优的新型蛋黄-壳结构硅碳负极材料,进一步推动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应用。  相似文献   

11.
ROHM株式会社已开发了适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高耐压(400V)、大电流型(20A)快速恢复二极管RF2001T4S,从2005年7月起开始样品出货,并于2005年10月起以月产100万个的规模实现量产。此次ROHM开发的RF2001T4S采用了独特的高耐压结构和最新的重金属扩散工序,相比传统产品实现了高速trr化、低VF化以及在高温状态下的低IR化,从而实现了世界最高效率特性。另外,在可靠性方面,在实现高ESD耐量30kV(Typ.200pF,0Ω)的同时,降低了高温状态下的发热损失,具有优异的特性。ROHM开发出新型适于PDP用快速恢复二极管@章从福…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化连接/SAB微电子系统超高密度互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微电子系统用新型超高密度、高可靠互连方法及表面活化连接(SAB)技术。同种或者不同材料之间,经过洁净和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压力下可以获得非常可靠的连接,同传统的引线键合、焊料球倒装焊、导电胶连接等相比,SAB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开发高集成度、微小型的电子装置。并介绍相关的SAB室温连结装置以及低温SAB倒装焊机,SAB技术用于开发新型微电子系统的一些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屏间隙支撑隔垫物的关键技术,可以替换传统的半透/灰阶曝光工艺,仅使用一张普通的全透光罩即可实现不同的支撑高度需求,并且达到遮光的效果,大幅节约了制备成本,可用于曲面或柔性显示面板。其中,主要隔垫物由两层色阻材料堆叠衬垫并覆盖平坦化层及黑色的光阻材料形成高度,辅助隔垫物由一层色阻衬垫并覆盖平坦化层及黑色的光阻材料形成高度,主/辅隔垫物的各自高度及它们之间的段差可以通过改变衬垫色阻的尺寸及平坦化层厚度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可以使主隔垫物高度的调节范围达0.6μm,辅助隔垫物高度的调节范围为0.5μm,它们之间的段差可以在0.2~1.3μm之间调节,理想段差位于此区间内。基于上述技术制备的液晶显示屏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可用于高世代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材料具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双重优点,因而近年来成为材料方面的又一研究热点[1].该类杂化材料的薄膜在光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但薄膜的表面质量对其各种光学性能影响较大,薄膜表面越粗糙,光学性能越差,所以研究如何制备具有高质量表面的薄膜材料十分必要,将为这种材料走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型TFT-LCD柱状隔垫物的形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大尺寸TFT-LCD的新型柱状隔垫物(photo-spacer)材料。与已经量产的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更高的弹性恢复率和外压形变承受能力。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的对比实验显示,该材料经过230℃加热20min柱高的缩小率为3.04%,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摩擦压力对于Spacer柱高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超快液晶薄膜中的实时动态全息视频显示成果,此薄膜不需任何外加电场,而且全息响应在毫秒量级,全息图建立和自擦除时间最快都可达到1ms。利用红绿蓝(RGB)三色激光作为读出光获得了无串扰噪声红绿蓝三色实时动态全息显示视频。基于全息复用技术,在此材料中实现RGB模式彩色全息视频显示。由于此材料易于制成大尺寸显示屏,而且无需任何外加电场,所以由其制成的空间光调制器或其他全息显示器件无需进行像素化,这样就能有效地克服现有空间光调制器的缺陷,其有望在未来被开发成高分辨率、大尺寸、彩色实时动态全息三维视频显示器。  相似文献   

17.
李亚晖  薛唯  蒋玉蓉 《现代显示》2003,276(6):36-39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对现有的显示技术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目前实现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OLED研究的热点。因发光材料和工艺的多样性,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彩色显示,本文详细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常用的彩色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封装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电子及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封装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具有高导热及良好综合性能的新型封装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显得更加重要。本文综述了一种新型的封装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电传导性能以及热机械性能进行了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一种新型平板显示器——有机场致发光(EL)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00年初举行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上,先锋公司展出了采用有机EL板的汽车CD播放机和MD播放机,摩托罗拉公司展示了用有机EL板作显示窗的手机。 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用低分子有机材料开发出了发光板。1990年英国剑桥显示公司用高分子材料开发成功了有机EL板。 有机EL板的结构与彩色生成 有机EL板的结构。图1(a)为基本有机EL单元的结构,其中阳极由透明铟锡氧化物构成。单色有机EL板只要将阳极和阴极按矩阵排列即可,结构简单,如图1(b)所示。图1(c)为有源矩阵方式的彩色有机EL板结构,这种方式能增加像素点的  相似文献   

20.
陈梅  李育德  刘静伦 《应用激光》2009,29(6):518-520
提出了一种光谱适用性较广、大功率输出的新型圆筒形增益区气体激光器的谐振腔设计方案.此腔由两个反射镜和含于两反射镜之间的两透镜组成,这种谐振腔方案更适宜于在5.3μm波长具有很高透过率材料(如CaF_2)的CO激光器和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很高透过率材料(如光学玻璃)的He-Ne激光器.同时,结合实际应用以CO激光器为例,给出了其光腔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