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塘江深水域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马学峰  揣国新 《浙江建筑》2006,23(10):43-46
复兴大桥位于钱塘江深水域中,主墩桩基础为φ2.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受到强涌潮水压力制约和深水位及洪水水位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塌孔、漏浆等事故。其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为此采用振沉加长钢护筒、膨润土造浆、稻草造浆、锯末造浆护壁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钻孔桩水下灌注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要点。做好各要点的控制,钻孔桩的成桩质量就可以得到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根据洛阳开元大道焦枝铁路立交桥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阐述了施工准备、钻机成孔、检查方法及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并对质量控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闽煤大厦钻孔灌注桩商品砼水下灌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具体阐述了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成套施工技术,并针对以往施工中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具体的施工实例,较为详细的叙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习斌 《山西建筑》2007,33(22):102-103
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方法、性能参数、灌注操作技术及灌注速度四个方面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工序水下混凝土的施工要点,以达到对灌注桩施工进行有效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萍 《山西建筑》2007,33(35):123-12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在较短工期内优秀完成施工的施工工艺流程,详细地阐述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要点,探讨了正反循环钻孔施工工艺,以推广该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 ,对大直径钻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其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做出分析 ,找出影响其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并对其关联因子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2.
大口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成孔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青 《福建建筑》1996,(1):48-49
本文叙述正大广场主楼大口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桩位、垂直度、孔径、泥浆护壁、分层钻进、孔深以及孔底沉渣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挖孔空心桩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大直径挖孔空心桩的优越性,对国内外空心桩基础的试验研究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大直径挖孔空心桩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顶进施工法用大口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检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尺寸偏差、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纵向、环向钢筋数量及保护层厚度,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精确计算,全面评价排水管的施工质量,为实际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义位移模型的大直径桩体结构单元内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雄华  王蕾笑  周健 《工业建筑》2001,31(10):34-36
以广义位移法数值模型为基础 ,给出了桩 土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有限元程序中大直径桩体结构单元的内力分析算法。对典型工况下大直径单桩的内力数值分析表明 ,大直径桩体结构的几何尺寸以及梁柱结构特性对桩 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影响很大 ,是桩基设计计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波在大直径桩中传播的三维效应现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论述了在动力检测大直径桩中的三维效应现象,对大直径桩的几何弥散现象和横向惯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由于三维效应,在大直径桩的动力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昱敬 《建筑技术》2012,43(3):243-247
在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刚性桩布桩间距等于3~5倍桩径。桩长和桩径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设计目标值确定。就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水平比较而言,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水平尤为重要,且按变形控制设计比按承载力控制设计更合理。通过对现有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和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桩基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利用刚性桩现场单桩荷载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大型荷载试验成果,对现有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方法进行改进,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8.
借鉴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 桩)水平承载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果,建立水平荷载作用下多个构造形式有无伴侣的单桩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低承台桩基设置桩伴侣可确保承台向地基土传递水平荷载,成倍减小基桩的应力和位移;对于桩身范围地基土模量低的低承台桩基的水平承载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善;配备桩伴侣后,将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由刚接改为铰接也能大幅度减小桩身内力,桩顶与承台的距离可单纯考虑竖向承载力和变刚度调平基础底板沉降的需要;设置桩伴侣后可取消褥垫层;桩伴侣的高度变化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内力和位移影响很小;在罕遇地震等荷载工况下,桩伴侣可作为耗能构件,首先牺牲伴侣,避免或延迟桩头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大直径桩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一般为缓变形,未必符合指数曲线特性,很可能服从其他非线性特性,为此对离散灰色DGM(1,1)模型进行拓展,建立了非线性离散灰色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优化理论求出初始迭代点,提高了非线性离散灰色模型的精度。利用该模型预测大直径桩荷载与沉降曲线,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与GM(1,1)模型、离散灰色DGM(1,1)模型相比,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为大直径桩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以追求更好的桩身完整性,生产管节的单节长度越来越长。结合管桩实例,介绍了大直径超长PHC管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