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根据说明,后续课的内容是具体的电气(电工和电子)设备。但是它既可以是单独设置的课程,也可以是指各专业的专业课中的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基础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视的。但是,1991年以后,许多工科学校从专业出发片面理解“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大幅度削弱,或者整块删除,甚至干脆砍掉某些自认为“无需”、“无用”,但对提高学生素质,扩大知识视野,拓宽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重要的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逐步得以普及,物理课程的重新建设成为了物理教学的一个首要问题。一、当前工程专科物理课程开设与教学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全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物理教学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状况。有…  相似文献   

3.
要充分认识到开设思想教育课是高校真正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们不妨将“德育”分为三个子系统,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基础理论课;思想教育课是专业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可视为类似生产实习的专业实习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教育课的地位和作用象其他专业理论课一样不容忽视。按国家教委原来的规定,思想教育课设置五门课程,但执行起来较难。各高校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不一,对开设哪几门,各开课多少学时为宜等意见分歧较大。有些课程的内容欠严谨,有些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互交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是在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4.
如何上好“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课中南工业大学孙培梅“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课”是有色冶金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在学生学完了所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冶金设计的能力,为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研究当代大学课程设置,从江泽民同志“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这一论断出发,提出中国高等学校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设想。文章建议区别作为信仰的宗教与作为文化的宗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大学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思路、学校课程中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知识融会贯通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使学生的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由被动思维转为主动思维。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目的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高等学校进行情报普及教育仅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是不够的,还必须扩充内容,增加新课,使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情报学知识、增强情报意识、掌握情报检索和情报研究技能以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改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文检》课原有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情报学方面的内容,并使原有的“文献检索”扩大到“情报检索”和“情报利用”等方面;二是新增若  相似文献   

8.
黄文哲 《模具制造》2024,(2):118-120
《机械制图与CAD》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针对当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赛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确保学生更好地适应后续学习和满足职业需求。  相似文献   

9.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是一种非理性教育,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以氛围、风格、环境等方式体现出来。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大学精神主要是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的,它是大学的形象和标志,是大学的精气神。隐性课程的习得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大学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德育规律的特殊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 ,探索高校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是广大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认识和研究德育的规律性 ,是我们改进德育教育的理论前提。高校德育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 ,用比较简明的话来表述 ,是进行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相对应的其它教育活动主要是理论文化课的教学。这些课程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 :理论课、知识课、技能课。理论课着重于让学生理解 ,知识课着重于学生记忆 ,技能课则着重于学生的操作。但总的来说 ,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 ,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知识总量急剧增长 ,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不得不对此作出迅速的反应 ,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 ,从重视专业教育转向重视通识教育 ,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通用人才 ,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为不断学习、创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会引起我国大学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一场深刻变革 ,本文旨在从大学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来谈谈大学课程结构和内容应完成的转变。一、我国高校本科阶段公共基础课程的现…  相似文献   

12.
上好高等数学课的体会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吴群英《高等数学》学时长、内容多、较抽象,是学生头痛、畏惧的一门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授课中体现特色一般当一位老教师站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便可能对他有这样的看法:知识渊...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许多理工农医经管类高等院校(以下简称“理工院校”)先后开设了已在我国绝迹近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起初,曾有人认为:这是一门短命的课程,一旦中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了,这门课业就“寿终正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语文”愈益显示出它在理工院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一门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的课程。如果说,前几年人们还在争论“大学语文”是短命课还是长寿课的话,那么,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却是如何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开创理工院校语言文学教学的新局面了。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根据我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提出“六步一主体”教学模式,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原则,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按照抛问题、看微课、接收知识、组织讨论、绘制思维导图、评价思维导图的步骤组织教学,旨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硅酸盐物理化学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表面工程行业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为课程目标,面向表面工程行业,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内容开展了教学研究。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高了课程的“两性一度”,形成了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性结果。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学生的课程知识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机构正在从以往的“知识的共同体”逐步转化为“知识的经营体”。从市场的观点出发,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交换关系,而其间各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则是连接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媒介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以及高校教育服务与社会需求的顺应性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研究通过2006年实施的学生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结构体系以及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的方向看“高等教育大众化”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比例逐步向15%靠近,一些研究者欣喜地看到:高等教育快要大众化了。然而我们是否相过,西方学者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和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自身是个什么样子,大众进入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高等学校的知识、课程、师生关系还是原封不动吗?最后我们有没有建立起大学基本制度、规则、观念方面的传统?这些传统尚没有建立起来的话,谈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不是有点滑稽?本文无力回答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只是从目前高等学校知识、课程、师生关系等方面新出现的一些迹象看,大众进入高等教育地高等学校长期养成的惰性可能有一些冲击,这只是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由王伟廉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 0 0 1年 8月版 )是一本继承了原有高等教育学专著的主要优点 ,并尽可能吸收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在体例上、内容上以及一些重要观点上都做了较大修订的理论著作。该书重新编排了全书的体例 ,使逻辑更加严密、结构更加合理、脉络更加流畅。例如 ,关于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内容在书中调整为两章 ,其他章节都在逻辑上与这两章发生关联。在内容方面 ,对比原有的著作也做了适当的增删 ,删除了一些工作体系性质的内容 ,增加了“2 0世纪本学科的发展回顾”、“本学科目前面临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是慕课形成和发展的强力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的形成与变化,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了新的"课程教学形态"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独立的课程教学平台",产生了"基于互联网的高等学校新型类型";另一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内部,新的在线课程教学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使课程教学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的更替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共生于同一生态环境下,他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既相互竞争,又彼此融合。他们共生共长,共同形成了慕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条件有“软件”和“硬件”之分。“软件”主要指态度、情感、意志、人际关系等精神的氛围。“硬件”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仪器设施、校园校舍等。在“硬件”稍微欠缺的情况下 ,常常可以用“软件”来弥补。以优秀的教育策略来调动学习积极性 ,就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以软补硬的较佳途径。近十年来 ,高校教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 ,但教育质量提高的步子仍很缓慢。究其原因 ,主要是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自由当作有效学习的保证。因而 ,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 ,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内容 ,进而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