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动微波/红外成像复合导引头交班性能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舰空导弹复合导引交班问题的研究,分析出交班过程中存在控制信号一致性和衔接性问题;经分析后,建立了复合导引头各子系统跟踪回路的数学模型且进行了简化,并构建出其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此制导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了舰空导弹防御反舰导弹类目标时,典型情况下交班过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交班过程对弹道有一定扰动影响;针对此问题,以自适应交接律的思想为基础,交班时采用交班算子进行交班,或弹目距离较远且交班时采用追踪法为导引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一次函数或正弦函数作为交班算子及远距离交班时,采用追踪法均可以降低交班对弹道的扰动程度,改善了交班性能. 相似文献
2.
3.
针对舰空导弹采用双模复合制导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旋转式相位干涉仪的测角原理和红外玫瑰扫描跟踪目标的实现方法;在分析舰空导弹交班流程的基础上,对被动微波/红外制导交班误差进行了分类和计算,分析求解出导弹交班总误差;通过实例仿真,讨论了各误差源对交班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为舰空导弹复合制导交班及导引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技术在目标探测和识别系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单一的红外成像探测精度高,且不易受干扰,但无法在雾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并且搜索范围有限;单一的被动微波探测具有作用距离远、不易受天气干扰、可大范围搜索等优点,但制导精度差[1].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双模复合技术实现了互补,克服了各自的不足,综合了各自的优点,可以大幅提高导弹的技战术指标,实现精确制导.为此本文进行了复合制导方案设计,深入研究了红外随动微波技术,通过对复合交班流程的梳理,建立了复合交班仿真模型,最后基于动态目标模拟完成了复合制导技术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6.
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抗干扰能力评估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复合导引头的工作原理,抗干扰效能评估准则以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系统构建了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抗干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因子进行了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红外成像导引头角跟踪系统控制回路各部分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建立了导引头的数学模型。对导引头角跟踪回路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从跟踪回路的跟踪性能、参数变化对回路性能的影响、考虑射手模型时角跟踪回路的性能、隔离度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导引头跟踪回路的超调量、上升时间、隔离度等性能已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对导引头角跟踪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为红外成像导弹制导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和总体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毫米波/红外复合导引头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分析了毫米波/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国外发展的情况,并对毫米波/红外复合导引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进行红外成像系统的仿真有助于系统的整体设计,同时也是评价系统性能的有力工具。概述了红外成像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所采取的重要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现状,对现有的几个典型仿真模型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建成了动能拦截弹半实物仿真系统(KHILS)、标准-3动能拦截弹头半实物仿真系统和导引头试验系统等各具特色的动能拦截弹红外成像仿真系统,用于动能拦截器半实物仿真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设计、试验与评估.综述了这3种动能拦截弹红外成像仿真系统,分别介绍了这3种红外成像仿真系统的发展背景、主要用途、系统结构和特点,并着重阐述了它们的高拟真度目标和背景信号特征模型以及先进的实时三维景象生成系统和高拟真度红外场景投影器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一种低成本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成本制导技术是精确制导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显著提高现有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费比.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低成本制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目的是在精确制导的基础上研究降低制导系统成本的方案,从而实现制导技术的低成本化.选用成本较低的微机械陀螺作为惯性传感器,稳定平台采用俯仰、偏航两轴稳定平台方式,在控制方式上采用模拟控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数学建模和MATLAB仿真,最终得到了比较满意的仿真结果,并对伺服系统的仿真结果做了稳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以及伺服系统隔离度分析,仿真结果说明低成本伺服技术是可以实现的,而且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都能够满足制导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红外导引头大气层内探测能力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3 ~5μm 波段范围内窗口辐射及大气噪声的分布情况,指出3-3 ~3-6μm 为红外导引头工作的理想波段。对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辐射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高度为其最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信噪比来表征导引头系统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导引头相关参数的评估和初始化,仿真表明影响导引头探测能力的主要噪声来自光学系统本身,大气透过率对红外导引头探测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