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包国方 《中国宝石》2000,9(3):82-84
“顾客就是上帝”的道理是人人皆知的,但如何为“上帝”服务,却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2.
“顾客就是上帝”。所有的眼镜企业都明白,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所以极尽所有之能事拉拢顾客、影响顾客。传统的促销手段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更深受其苦的却是眼镜企业本身。怎样才能终止这种无休止的“恶性”竞争呢?我们认为,攻心为上,透过优质服务牵住顾客的心,远比吸引顾客的眼球更有效,更彻底,更长远。  相似文献   

3.
“客户是上帝”这句企业界的流行语常常使企业营销部门为了应付客户的各类问题而筋疲力尽,为了探求“上帝”的心理,营销部门常常采取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来展示其产品的卖点,然而在全球大部分产业都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的今天,要想抓住客户心理、创造顾客忠诚度,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从顾客的心理出发,挖掘出客户的潜藏心理利益,从而锁定企业的客户群。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进入买方时代,市场上任何一种产品都时常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业绩,"顾客至上"被不少企业奉为自己的服务宗旨.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眼镜零售店,也一直把顾客当作上帝,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一个不慎的举动、造成跑单.  相似文献   

5.
闲话三则     
“顾客就是上帝”,这话乃生意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餐厅里,管理者动不动就会将其拿出来训导员工,可是我对此却抱有疑异:第一,上帝未必有当今的食客那么难以侍候;第二,与宗教信仰相比.大家可能更看重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6.
有一句易行难作的话:顾客是上帝。“上帝”永远是对的,所以不要与上帝争论是与非。因为你得罪了一个顾客,那么失去的将是一批消费者。所以,我们终端的导购人员,一定要将这句话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您会有疑问:"顾客是上帝,怎么会赶走他们?"其实这是服务行业人员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为珠宝企业做培训的时候,许多一线员工都会问我类似于"如何提升自己的销售业绩"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在产品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具备高端、专业及有技巧的服务,是提升业绩的关键。那么什么是专业和技巧的服务呢?这里面的内容很多了,我们会在未来一一与您分享。今天,我将告诉您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就是:见到顾客第一面时,你都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张阳 《中国食品》2008,(6):44-45
在餐饮企业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很长时间以来,这种说法成为很多餐饮企业恪守的一条金科玉律,指导着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企业服务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9.
诚信的回报     
惠斌 《上海纺织》2004,(1):33-33
顾客永远是“上帝”,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商家的经营准则。然而,“上帝”在购物时最害怕的却莫过于被商家欺骗了。所以,经营者若向“上帝”伸出的手中藏着无形的危机和陷阱的话,相信“上帝”是不会笑脸相待的。  相似文献   

10.
如今许多眼镜店提供给顾客的是一成不变的服务,凭这种服务要在新的时代继续抓住顾客是越来越困难了。顾客期望得到更大的服务空间,有些顾客喜欢个性化的眼镜,有些顾客希望参与其中的设计……眼镜店对顾客的要求能简单地说不吗?要知道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呀!到了出现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的时候了。为顾客量身订制服务,就是根据顾客对眼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强 《餐饮世界》2012,(2):25-26
顾客是上帝?顾客至上?或许现在很多的餐饮人已经不再信奉这样的"口号"了。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上帝们"刁蛮的投诉,"上帝们"对一根头发丝的斤斤计较,"上帝们"因一根钢丝球而对服务员破口大骂。于是乎,我们这些餐饮人开始反思:"上帝"到底怎么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记者清理工作邮箱时发现,投稿和投诉的读者邮件各占一半。仔细阅读投诉信件时,竟然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对“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有话要说,在此借这个栏目将他们的想法、观点公布出来,供业内经营者们对照、反思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品》2012,(18):49-49
金南香渔港餐饮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经营正宗潮菜为主,公司秉承“发展潮菜美食,丰富大众生活”的企业使命和“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宗旨,重视企业信誉及热情服务顾客的态度,凭借专业的烹饪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纺织指导》2006,(5):39-39
在“顾客就是上帝”的消费时代里,取悦消费者不仅仅在销售环节的服务上,更应该体现在产品的定位、设计上。家纺产品存在于人们最纯粹、最真实的感情空间中,好的家纺就要让人感受到犹如与亲人、朋友相处般温馨、自然,还有个性。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眼镜店的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顾客,尽力提高个人和全店的业绩,每天的工作重点就是盯着店门看到有顾客进店就做好相应的服务。但是当了店长之后,就不能单单只看业绩了,还包括店铺的经营管理和人员稳定性的管理。一个门店,总会有新生力量的加入,如何带好新人,尤其是现在的90后员工,让他们发挥出最大能力,为门店创造价值呢?来自广西的店长阿梅向小编分享了她的管理心得:循序渐进、耐心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稳住他们的心,心情好了,业绩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16.
"顾客是上帝",这句服务行业通用的服务标准,最初也许只是想强调要给顾客最好的服务。这是非常好的理念,可惜眼镜行业真正能理解"上帝"精髓的员工太少,所以很多时候,服务仍做不到位。既然员工不知道"上帝"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孙杰 《中国食品》2002,(4):2fzgsp
敢于向传统说法“顾客就是上帝”挑战的罗杰斯,因“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而引发的诉讼案终于有了说法。2001年12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宣告驳回原告周先生“要求罗杰斯向其书面赔礼道歉、拆除店内‘为维护大多数顾客的权益,本餐厅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的店堂告示、赔偿其精神损失费5000元”的诉讼请求。罗杰斯赢了,然而胜诉的罗杰斯为什么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开心?罗杰斯的经理人士为什么还是心情不能平静?他们想的是什么?这件事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罗杰斯又将有什么打算?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罗杰斯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凡先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代理商的发展和效益的产生都需要建立在足够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顾客就是上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谁能够看准用户的需求,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建立有效的人联网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本质就是了解顾客需求在哪里,但真正的顾客需求并不是通过线上了解的,虽然线上销售增长较快,但线下体验更为重要。作为代理商,如果能做好人联网,与客户做好面对面的交流,把握消费需  相似文献   

19.
只要是结伴来商场的,他们之间肯定有交流,先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同时也体现出对顾客的尊重,让顾客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能让其找到上帝的感觉,这一点针对那种对彩电知识有一定了解和那种请有“军师”来购彩电的顾客很有效,我们认为此时不贸然地打断他们,甚至要抓住时机随声附和。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服装纺织》2012,(12):240-240
互惠心理 海底捞说:管理人员一天感动10名顾客,不如去感动5名员工,因为受到感动的5名员工绝对不止感动10名顾客!相关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顾客满意度就提高5%,而利润可增加25%-85%!所以说,客户是左手,员工是右手,员工不满意,客户就不可能是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