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了深入探讨华北西部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不同古氧相遗迹化石组合特征,选取河南焦作、河南禹州、山西附城和太原西山4条露头较好的太原组剖面遗迹化石为研究对象,运用遗迹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遗迹化石及其围岩进行研究,并划分出不同古氧相遗迹组合。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遗迹化石可划分为4种不同古氧相遗迹组合。具有红色潜穴充填物的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合为贫氧相遗迹组合,产生于较闭塞海湾潟湖底部的贫氧环境;具有灰白色潜穴充填物的Zoophycos-Skolithos遗迹组合为常氧相遗迹组合,出现于浅海上部或海湾潟湖上部的常氧环境;具有灰色潜穴充填物的Zoophycos-Helminthopsis遗迹组合为弱氧相遗迹组合,形成于浅海中部的弱氧环境;Nere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为厌氧相遗迹组合,产生于浅海下部的厌氧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华北盆地太原组沉积期古环境研究及地层精细对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豫西焦作地区上石炭统太原组的 及其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新汶煤田太原组与山西组孢粉组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新汶煤田太原组和山西组中的孢粉化石的研究,共鉴定出孢粉化石52属154种,其中太原组38属140种,山西组32属135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和含量在纵向上的变化共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自上而下):Ⅱ Gulisporites cochlearius-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带和Ⅰ Laevigatosporites-Thymospora带。通过与华北部分地区石炭一二叠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东秦岭造山带奥陶系两岔口组中的牙形刺化石9个属。其组合面貌具有中奥陶世晚期牙形刺的特色,总体可与河南荆关一带寺岗组和陕西耀县一带桃启坡组中的牙形刺对比。  相似文献   

7.
8.
河南省焦作地区太原组几乎每层灰岩中均含有Zoophycos,但大小、形态、丰度、分异度和充填物颜色各异.对太原组L1L8灰岩层中Zoophycos的产状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Zoophycos在个体形态与大小、产状、充填物颜色、丰度上均存在的差异与沉积层岩性及沉积背景有关.在纵剖面上,从L1灰岩到L8灰岩,Zoophycos遗迹化石的颜色呈现规律变化,这与水深、岩性性质密不可分,在浅水、氧化环境中,遗迹化石充填物为红色、褐色,随着水深加大,氧气减少,颜色变为灰白、浅灰色、灰色、深灰色,当水深最大时,形成了黑色充填的Zoophycos遗迹化石(仅发育在L4中上部、L7中部和L8中上部).总体看来,焦作太原组碳酸盐岩的形成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其最大海侵分别位于L4与L8灰岩层.  相似文献   

9.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2):190-193
进一步确定太原组硅质岩中硅岩的种类以及所含的其他矿物成分,对于分析硅质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差热等分析方法,在太原组下部层状硅质岩中新发现了大量的叶腊石矿物并确定硅质岩中硅岩的种类为蛋白石。新发现的叶腊石具有典型的叶腊石光性特征,X衍射特征峰清晰存在,差热曲线中具有明显的叶腊石吸热谷。硅质岩中的叶腊石赋存在具有两组方向的微裂隙中,并被硅质岩中主要矿物蛋白石所包裹。  相似文献   

10.
华北板块太原组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中夹有大量黑色层状、似层状、团块状和条带状的硅质岩,对其成因尚有较大争议。为了探讨其成因,选择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层位和形态的硅质岩样品,采用岩石薄片观察、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太原组硅质岩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硅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并普遍含有玉燧、微晶石英和方解石,在底部层状硅质岩中还见有大量的叶腊石;硅质岩中的硅质矿物是SiO2对方解石的交代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是未被硅质完全交代的残留矿物,叶腊石是由体系外部提供的活性Si与岩浆岩碎屑水解提供的活性Al在微裂隙中经过合成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为华北板块太原组硅质岩的成因提供了矿物学方面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佳县—子洲地区太原组砂体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可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太原组砂体分为潮汐沟道砂体,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三类,不同成因的砂体,在结构组分,构造,测井曲线和展布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特征又明显地影响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从而控制着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最有利于储层形成 与演化的砂体为潮汐沟道砂体,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导致胶结作用较强,压实和溶解作用表现不明显,使砂体内保留有相对多的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物性也较好;这类砂体多呈条带状分布于太2时的中,南部地区,该区块的太2段亦是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块,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的储集性能不及潮汐沟道砂体,且分布局限,属于较差的储集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12.
豫西焦作地区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L_1—L_9)中,(竹蜓)类化石丰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分析,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古生态类型,即底栖型和浮游型。前者多呈纺锤形,长纺锤形、园柱形、隔壁褶皱强烈,旋壁厚并具旋脊或轴积,主要产自 L_1和 L_6-L_9灰岩中,被解释为形成于高能的近滨环境;后者出现于 L_2-L_5灰岩中,以个体大,呈球形,隔壁平直,旋壁薄且旋脊不发育为英特征,被认为产生于低能的远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或附近)环境。  相似文献   

13.
滦河三角洲地区现代沉积环境类型多,分布紧凑,生物繁盛,是进行沉积学和痕积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最近考察发现.滦河三角洲各种沉积环境单元一般均有特征的痕迹形态或痕迹组合.滦河三角洲上大致可划分出三个环境带,每个带中的生物痕迹在组成、大小、分异度和丰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此外,在各种环境里出现的所有的痕迹中,还识别出三个重现的痕迹组合,并在文中讨论了控制生物痕迹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二叠系牙形石研究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叠系以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是四川盆地的重要产气层之一。作者对33条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工作,在取得丰富牙形石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二叠系的地层划分与对比,二叠纪至三叠纪底部的Neogondolella和Anchignathodus属的演化系列,沉积相与牙形石的关系,和根据上二叠统牙形石色变判断上二叠统油气成熟度指标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质队和研究部门的大量观测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焦作经济区水资源的污染状况。研究表明主要污染源是城市污水和农业污水。本文还对焦作经济区水资源保护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越城岭花岗岩主体属S型花岗岩。它是在3~7公里深处,相对还原和含水条件下,由岩浆结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老厂环形影象特征、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分布、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及岩浆岩脉特征,推测环形影象为隐伏花岗岩体上侵、成矿热液上涌之产物。内环为隐伏岩体突起部位,也是已知矿体的赋存空间。老厂银铅矿床成因类型不是火山岩矿床,而是与隐伏花岗岩体有关的中温热浪矿床。  相似文献   

18.
川南茅口灰岩岩溶特征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州地区茅口组灰岩岩溶分为三种类型:层间古岩溶、阳顶古岩溶、缝洞系岩溶。后者是在层间、阳顶古岩溶及裂缝分布区基础上经过地下水的多期改造形成的,它是现今油气储渗的有效空间及运移通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分布。岩溶作用的不均一性及茅口灰岩的致密性,使茅口灰岩纵向上形成多个储集层段,横向发育多个裂缝系统,气水分布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圈闭内有天然气产出,圈闭外也有良好的天然气显示。  相似文献   

19.
双河地区核三段砂岩储集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阐述了双河地区核桃园组第三段储层物性受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或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大要素的控制;指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与粒度中值和填隙物含量紧密相关;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的关键。文中总结出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的中部扇部位是最有利的含油气远景区,外部扇部位是油气二次勘探值得注意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新疆吐拉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拉苏地处新疆伊宁县北部 ,属干旱、半干旱环境敏感地区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逐步加大 ,草场和灌丛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本文在吐拉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首次分析了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包括自然景观的破坏、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勘探的工作管理 ;合理利用草原环境容量 ,制止过度放牧 ;积极开展鼠、虫害的防治工作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草原的科学管理等生态环境整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