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子昂 《四川建材》2024,(2):96-97+117
软土地基强夯置换加固工艺及其效果分析对于确保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性。为此,以某沿海石化基地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试验从单击夯击能、垫层厚度、单墩影响范围、夯锤直径、夯锤重量和夯锤落距等参数对置换深度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强夯置换软土地基在软土层厚度较小时,效果为最佳,施工中夯点间距应大于3 m,最佳夯距为3~6 m,夯锤面积与置深度呈负相关,在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小锤多夯进行置换加固,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重锤小落距的组合进行置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场地试验,从单击夯沉量、总夯沉量、有效加固深度、总夯击能量利用率、处理后土体的物理性质指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强夯试验数据,得出重锤低落加固效果优于轻锤高落。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处理吹填砂地基机理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民  吴恒  周东 《施工技术》2012,(Z1):58-61
结合钦州湾吹砂填海工程,对强夯法的处理吹填砂地基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锤重、落距与夯击能、夯击遍数和夯击击数、夯击间隔时间等。  相似文献   

4.
高广运  李志毅黄诚 《地下空间》2004,24(4):427-433,464
基于大变形理论,针对已有强夯数值分析处理边界条件的不足,通过补列夯锤的刚体运动方程,较好地处理了锤土动力藕合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建立了能调整施工参数的强夯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为了保证显示算法的网格稳定性,引入“生死单元法”。在同能级条件下,探讨了夯锤底面积和夯锤动量变化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调整夯锤底面积的大小,可以方便地控制夯坑深度,夯锤底面积存在一个优化值,它对应的加固效果最佳;在同能级强夯下,重锤低落距是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工程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强夯加固地基是用吊车或起重机将具有一定重量的夯锤提高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利用夯锤的势能差将地基夯实。砂性土壤经锤击后水分被挤走,土体固结,承载能力提高。但是淤泥性粘土水分不易挤走,土体难以固结。因此,在淤泥质粘土上利用强夯加固地基不易成功。对淤泥质粘土提高承载能力的方法通常是将淤泥挖掉,然后填矿渣、砌毛石,或采用桩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柱锤冲扩桩处治软弱路基的夯击能及垫层厚度的比选试验、参数相关关系及优化、夯击能与垫层厚度及累计夯沉量的关系等研究,得出柱锤冲扩桩柱处治软弱路基是可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可以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基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培岳  陆新  王兵 《四川建筑》2007,27(6):117-119,122
山区填土地基多为土石混填,具有颗粒大小不均、孔隙率大、含水率低等特点。采用强夯法加固此类地基时,夯坑形状接近于倒圆台体。文中从夯坑的形状出发,以现场实测夯坑数据为基本参数,考虑夯点间距、夯锤半径及地基土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模型预估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击实试验在强夯加固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晖  刘曙光 《山西建筑》2009,35(8):105-107
根据强夯加固地基与室内击实试验的相似之处,用室内击实试验探讨了强夯加固地基中硬壳层的形成机理,得出为了使强夯中得到比较密实的“硬壳层”,夯击过程应该使用先轻锤后重锤的夯击方法,同时应该分多遍来夯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于物理学上碰撞理论,夯能沿深度分配公式,阐述了增加击次,增大夯锤重量对增大夯实深度的作用和机理。论述了砂性上比粘性土容易达到较大加固深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深层柱锤强夯工法主要特征是利用高锤底静接地压力的柱型锤,在形成的夯孔内夯击,人为地降低起夯面,用较小能量达到增大加固深度的效果。通过两例工程实践证明,该工法具有加固深度大、效果好、工程造价低、振动影响小、适用范围广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在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填石路基动力夯实效果及施工设备参数优化问题。以液压夯实技术为例,基于碎石土孔隙率的变化使用二维颗粒流离散元方法对填石路基动力夯实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基于夯击前后填石材料孔隙率的改变,讨论了不同夯锤重量、不同夯锤下落高度及不同夯锤提升时间3种情况下路基的动力夯实效果及动力夯击的有效影响深度。由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增大夯锤重量和提高落锤高度均可有效增强动力夯实效果及增大夯击的影响深度;增大提锤时间只能小幅提升填石路基的动力夯实效果,而对动力夯击的有效影响深度影响不大。液压夯实技术适合选用改变锤重方案来增强动力夯实效果以及增大夯击的影响深度。  相似文献   

12.
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似理论,自行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对3000kN.m8、000kN.m和10000kN.m能级强夯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的动应力在锤底有变化,夯锤两侧的动应力几乎为零。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在锤底浅层土体形成应力集中层,在该集中层上,动应力的增幅较为明显;动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衰减,...  相似文献   

13.
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剧烈振动会影响周围的居民以及建筑物,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强夯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安全距离,基于某站场地基处理实际工程,建立了强夯施工的有限元模型,以强夯最后一击地表振动速度为评价指标,针对强夯的安全距离和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个相关因素对于安全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的性质的影响更大,笔者认为在保证夯击效果的前提下,宜采用轻锤高落距的组合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强夯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詹金林 《施工技术》2012,41(13):109-111
对GPS和强夯施工的特点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强夯施工的各种关键参数和GPS的工作原理。通过基于夯锤上安装GPS接收装置设想,提出基于GPS的强夯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PS高精度测量,对强夯施工时夯锤的平面位置、落锤高度、夯击遍数、夯击范围、间歇时间、收锤标准、安全距离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结合数据库、软件工程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强夯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映射和模拟,实现严格的过程控制和存储,能够有效避免现阶段施工人工管理误差,有效实现强夯施工信息化管理,减小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是在重锤夯实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工期短、费用低、效果显著等优点。由于地质复杂,在施工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通过黄河尼那左岸副坝工程实例,分析了强夯法相关试验的结果,确定相关技术参数,实践证明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较经济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良助 《建筑科学》2007,23(3):87-88,95
介绍强夯法在某制药厂GMP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说明强夯法作为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施工简便、加固效果显著、使用经济等优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地区黄土高填土处理技术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陷性地区黄土高填土工程的填土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振动碾压、冲压和强夯技术处理效果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方法和各方法具体的施工参数。并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就处理效果检测、施工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沙晓军 《工业建筑》2012,(Z1):665-669
对6000,8000kN.m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施工、检测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对夯前、夯后标贯击数、干密度、湿陷性系数、压缩系数、承载力、沉降量等参数的分析,得出强夯处理效果以及有效加固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