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FL车铣复合数控机床有着强大的加工功能,不仅能多轴车、多轴铣和加工深孔。更为重要的是其具有在线测量的功能。且在NX软件中能实现对测量循环的编程,并后置输出相应的代码,大大提高编程的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WFL车铣复合机床的一个简单测量循环为例,叙述怎样编写后置处理器,以及输出需要的测量循环的机床代码。  相似文献   

2.
复合加工作为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数控设备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多种复合加工的领域中,车铣复合加工是目前发展最完善的一个领域。在国内外的各种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机床厂家纷纷推出此类设备,作为高端设备的展示内容。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很多企业在做设备选型时,经常将此类设备当成专用机床来看待,但并没有赋予设备更多的使用范畴,往往是按照某个零件的工艺需求来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在选择设备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面对曲面加工的复杂性,多轴加工已经成为目前精密切削的趋势,为了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使工件在部机床上就能完成多工序的加工,这样的机床称之为复合加工机床。复合加工机床的特性为结合多部传统机床的加工工序于部机床上,由素材到成品,所有的加工流程只需部机床来进行切削加工,如此将有利于少量多样的加工方式,更可进而搭配双王轴双刀塔,使工件双边都可进行加工,减少工件的装卸及移动次数,达到缩短加工周期、提升产品优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面对曲面加工的复杂性,多轴加工已经成为目前精密切削的趋势,为了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使工件在一部机床上就能完成多工序的加工,这样的机床称之为复合加工机床。复合加工机床的特性为结合多部传统机床的加工工序于一部机床上,由素材到成品,所有的加工流程只需一部机床来进行切削加工,如此将有利于少量多样的加工方式,更可进而搭配双主轴双刀塔,使工件双边都可进行加工,减少工件的装卸及移动次数,达到缩短加工周期、提升产品优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等)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零件加工,这些零件的编程技术也被行业人员所掌握.而对于一些除了需车削加工外,还需要进行铣削、钻削及铰削等多种不同工序的复杂零件(如图1所示),它的加工工序通常也是采用工序分散方式和工序集中方式两种模式.加工工序分散方式是指综合使用多台机床(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等),各台机床完成单一或几个工序.加工工序集中方式是指用一台机床来完成一个工件所需要的所有加工工序.  相似文献   

6.
XIZC这类车铣复合机床是价廉物美的实用机床,如何让这类机床发挥更大作用一直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管理者常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是给还在思考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介绍一款操作方便、加工策略高效的加工软件——S011dCAM Machining。iMachining不只是可以在铣床上发挥作用,就是在∥刀(的车铣复合也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7.
X/Z/C这类车铣复合机床是价廉物美的实用机床,如何让这类机床发挥更大作用一直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管理者常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是给还在思考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介绍一款操作方便、加工策略高效的加工软件——SolidCAM iMachining。iMachining不只是可以在铣床上发挥作用,就是在X/Z/C的车铣复合也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8.
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度是金属加工领域最终的追求目标,也是检验加工产品是否能够达到高质量的标准。随着现在技术的不断革新,相应的技术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诸如一些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机床加工技术等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加工理念以及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高质量、高效率、高精准度的发展需求了。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复合加工技术便应运而生。复合加工技术所指的是一种加工设备展现出来不同的加工艺术、加工技术、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的技术总称,拥有着强大的加工功能以及应用范围,同时其应用的前景也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科研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NX7.5建模编程软件相关的同步建模、WAVE、铣车CAM和后置处理等功能,解决5轴铣车加工的加工统一环境CAD/CAM编程问题,为零件铣车复合加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该技术更大的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12年7月17~20日,由SolidCAM举办的"多轴联动、车铣复合"师资培训班在上海举办,来自上海、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湖北、河北、山东以及天津等地的57所院校共90多位教师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在培训期间,全新的革命性高效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11.
车铣复合机是利用铣刀旋转和工件旋转的合成运动来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使工件在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已加工表面完整性等多方面达到使用要求的一种先进切削加工方法。车铣复合加工不是单纯地将车削和铣削两种加工手段合并到一台机床上,而是利用车铣合成运动来完成各类表面的加工,是在当今数控技术得到较大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切削理论和切削技术,过去需要在几台机床上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现在只需要一台机床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加工。  相似文献   

12.
车铣复合机是利用铣刀旋转和工件旋转的合成运动来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使工件在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已加工表面完整性等多方面达到使用要求的一种先进切削加工方法。车铣复合加工不是单纯地将车削和铣削两种加工手段合并到一台机床上,而是利用车铣合成运动来完成各类表面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零件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产品精度不断提高,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编程以其自身的优点(计算精度高,出错机会少)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加工中.自动编程实际上就是CAD/CAM应用,其工作过程是将CAD设计的模型,通过CAM模块计算出刀位轨迹,再由刀位轨迹生成刀位文件(CLS),由CLS文件给出切削点数据,还有控制机床的其他信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附件头在机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节约成本,附件头动力源大部分都设计在滑枕里,利用主轴来驱动附件头旋转,使用西门子840D系统"设定值交换"功能,使用一个电机可驱动不同的机床轴,从软件版本NCK SW07.04之后,只需要设定选项参数,不再需要编译循环。近些年来,机床行业可以说是飞速发展,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从设计角度考虑,机床不但要满足客户要求,更要节约成本,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数控系统的一些特殊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使得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数控车床加工非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时,若非圆曲线不以列表函数,而是以函数表达式的方式给出,则手工编制加工程序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该非圆曲线进行分段,在加工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利用数控车床具备的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进行拟合加工,其缺点是节点的计算、程序的编写等的工作量巨大.现代数控系统有强大的宏程序功能,用户宏功能的变量运算可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并精简程序量.因此,对于非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加工程序,可采用宏程序的方法来进行编写,实现手工高效编制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数控车床加工非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时,若非圆曲线不以列表函数,而是以函数表达式的方式给出,则手工编制加工程序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该非圆曲线进行分段,在加工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利用数控车床具备的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进行拟合加工,其缺点是节点的计算、程序的编写等的工作量巨大.现代数控系统有强大的宏程序功能,用户宏功能的变量运算可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能力,并精简程序量.因此,对于非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加工程序,可采用宏程序的方法来进行编写,实现手工高效编制程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数控机床的所有运动与操作都是执行特定的数控指令(G代码)的结果。完成一个零件的数控加工一般需要连续执行一连串的数控指令,即数控程序(G代码程序、NC程序)。当采用自动编程时,经过刀具轨迹计算产生的是刀位文件,而不是数控程序。因此需要将刀位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程序,即刀位文件必须经过后置处理才能转换成NC程序。由于不同的数控机床所采用的数控系统出自不同的厂商,因此,后置处理必须是针对指定机床的。一、 后置处理的过程后置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后置处理过程原则上是解释执行,即读出刀位文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作为后置处理的景深对实时性、真实性等特性的需求,提出改进的方法处理景深特效.在计算散光圈半径时,使用线性化的深度,使各处深度的精度统一,并以此作为优化遮挡关系问题的基础;由于聚焦对象和非聚焦对象存在互相影响,使用平滑的散光圈插值,并把像素颜色外推的散射操作较好的模拟成GPU可直接识别的聚集操作,降低遮挡像素间的相互影响;改进散光圈内的随机采样,提高采样像素的有效性;增加一个大型模糊和小型模糊,分别应对需要过多模糊和需要较多细节处,改进模糊图像和未模糊图像的插值函数,使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控机床进给轴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方法落后、检验重复性差等缺点。因此,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激光干涉法检测混联复合机床转台的定位精度,以评价和提高其精度。对干涉仪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空气折射率是干涉仪应用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分析了其原因和补偿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机床定位精度检测和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