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工业》2005,33(9):29-29
《塑料成型加工技术读本丛书》本丛书包括《塑料装懒,《塑料注射成型》,《塑料压制成型》,《塑料回收利用》,《塑料中空吹塑成型》,《塑料配混》,《塑料热成型》,《塑料挤出成型》,《塑料压延成型》,《泡沫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浇注成型与旋转成型》,共11本。已出版的5分册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兴兴  刘敏  陈滢 《化工进展》2020,39(8):3333-3343
微塑料由于比表面积大、疏水等特性长期停留在淡水系统中,淡水中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微塑料的环境风险,本文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微塑料对污染物的吸附以及微塑料对淡水生物造成的生物毒性和微塑料污染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它们广泛分布在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域,其中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季节和水文特征等影响微塑料在淡水中的分布。微塑料对重金属、多环芳烃等传统型污染物和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吸附,而且微塑料的吸附行为与微塑料的性质、污染物的疏水性以及环境因素,如水环境的pH、离子强度、温度和溶解性有机物等有关。此外,微塑料可以在淡水生物体内积累并对水生生物造成物理、生化等方面伤害,同时微塑料可以携带污染物引起复合效应。因此微塑料污染需要加以控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去除和微塑料污染的修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林伟雄  武纯 《广东化工》2023,(18):59-61+3
微塑料污染无处不在,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废水中的微塑料等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去除,并大量累积在污水污泥中,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污泥已成为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污泥微塑料的污染问题需要在污泥管理阶段引起进一步关注。本文总结了已有的污泥微塑料的研究,对污泥微塑料的含量和特性,污泥处理过程对污泥微塑料的特性的影响和微塑料对污泥处理工艺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污泥微塑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是《广东塑料》的热心读者,我认为《广东塑料》有自己的特点,如文章的可读性。我写过几部塑料专业书籍,在《广东塑料》上引用过一些论文的观点。从每期刊物上我都收集积累对我有用的文章,主要为塑料材料、塑料改性、新型助剂类文章。期刊的主题十分鲜明,《广东塑料》每期一个主题的编辑形式很好,这样可以重点突出,适应性强。如2004年第九期的塑料回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几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塑料材料(营养塑料、抗菌塑料、气体阻隔性塑料以及功能化农膜)的特点及其应用,提出普通塑料材料功能化,是实现普通塑料材料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污染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问题,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微塑料会利用自身的污染性及对其他污染物的吸附性扰乱土壤生态系统,更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加深入推进微塑料研究,结合土壤微塑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比分析了土壤微塑料分离及鉴定方法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微塑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土壤微塑料的未来研究及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塑料助剂》2007,(6):4-4
塑料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我国塑料用合成树脂的消费量已达35000kt,塑料助剂的消费量也超过2500kt,塑料助剂(塑料添加剂)是塑料材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塑料的发展程度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综合国力的水平,而塑料助剂的发展水平则可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的水平,塑料助剂产业的兴衰会直接影响塑料工业,可见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塑料可谓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一项发明,是构建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塑料废弃物难以降解,形成“白色污染”,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破坏。可降解塑料是源头解决问题的关键,可降解塑料在生物降解性,材料加工性能及安全无毒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布局可降解塑料领域。本文介绍了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及国内产业布局现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钱伯章 《国外塑料》2013,(11):28-35
生物基塑料的出现,为塑料工业摆脱对石油资源过度的依赖开拓了新途径。目前而言,生物基塑料成本还高,市场较混乱,消费者对生物基塑料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应用推广进度较慢。欧洲生物基塑料协会认为,尽管常规的石油基塑料仍然较为廉价,但生物塑料在今后几年内将会应用于更多部门和工业。尤其是消费品电子和汽车领域,存在巨大应用潜力。在一些石油基塑料应用领域正面临着被生物基塑料替代或部分替代的发展趋势。本文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塑料工业持续高速发展,2005年合成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已突破4000万吨/年,随着市场对塑料制品需求的扩大,特别是在建筑材料、汽车部件、电子电器等行业中,对塑料制品耐老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的防老化是一门应用技术,而塑料助剂的应用能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但用得不当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大家对塑料的老化与防老化技术越来越重视。为此,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与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塑料助剂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7年5月17—2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前)在广州市联合主办“塑料老化与防老化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承办,内容主要有:塑料老化与防老化机理;塑料防老化配方设计技术;塑料老化性能测试技术;塑料老化与防老化装备技术与应用;塑料改性技术;塑料添加剂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使用玻纤改性热塑性塑料便产生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此类塑料的性能优于原树脂。通过探讨此类塑料的主要加工特点,提出了制品设计及注塑模具设计的几大要点,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对增强热塑性塑料加工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塑料配电柜,该塑料配电柜由改性树脂经注塑成型或者热压成型加工制作而成。另外,根据塑料配电柜的不同要求有的塑料配电柜中还使用了尼龙网或钢丝网或者钣金件骨架,这样既保证了塑料配电柜的绝缘性能,又增加了塑料配电柜的刚性,同时还增加了塑料配电柜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塑料配电柜耐老化、免油漆、耐雨水冲刷、耐腐蚀、绝缘性能好、电磁波屏蔽性能佳、加工工艺简啦、生产制作成本低廉,综合性能优于会属材料制作而成的配电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塑料分散剂TAS-A与颜料共混应用于聚丙烯塑料着色。叙述了分散剂在塑料着色中的基本机理。通过分散剂TAS-A用量变化,观察颜料对聚丙烯塑料着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分散剂TAS-A可部分取代颜料,降低颜料用量,降低塑料着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提高塑料制品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机理及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标准检验方法。从生物降解塑料降解功能及其废弃后所处环境条件出发,针对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阐述了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合适应用的领域。以期为正确看待生物降解塑料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对生物降解塑料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塑料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但由于人类的随意丢弃和非规范处置行为,使得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塑料污染的防治已成为大势所趋。防治塑料污染的根本是正确地使用、回收并且再利用塑料,防止塑料废弃物泄露到大自然中无法降解。因此,以追溯为核心动力,政策保障和主体参与度提升为双引擎,探究如何促进塑料的高值化循环利用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厘清追溯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的主要追溯手段与应用场景,剖析我国塑料追溯的难点所在。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我国塑料追溯体系的若干建议,分析具体要素,在政策支撑下实现落地。  相似文献   

16.
改性塑料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塑料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通用塑料的工程化,通用工程塑料的功能化和特种工艺塑料的实用化,指出塑料改性仍是塑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概述塑料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通用塑料的工程化,通用工程塑料的功能化和特种工程塑料的实用化,举例说明几种塑料的高性能化及其应用情况,指出塑料改性是塑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生物塑料     
刘兴 《现代塑料》2013,(2):26-30
PT:近年来,石油资源的短缺使得生物塑料日益成为市场的新宠。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很多人对生物塑料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晰,因此,首先请您就生物塑料这一概念作一简要解释。生物塑料与我们常提到的降解塑料或者可堆肥塑料之间有何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德国塑料窗的发展及现状,从技术的角度将塑料窗进行分类,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塑料窗的结构,阐述了塑料窗的各种优越性能。最后,重点介绍了德国硬质PVC塑料窗的制造、安装及应用,向人们展示了塑料窗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种塑料挤出膨胀成型新技术由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研发成功。据该研究所的何亚东教授介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塑料管材、管件,以及其它一些塑料异形材的生产。最大的特点是节省能耗,改变了通常采用的塑料加工先熔融再注塑的流程,取而代之的是“二次成型”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