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签技术》2021,(4):50-51
不干胶标签市场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不干胶标签的广泛普及,其在包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据AWA亚历山大沃森公司发布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球标签总用量约为660亿平方米,不干胶、收缩标和湿胶标签依然为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标签方式,从总用量上来看,三大标签方式总用量约占全球标签总用量的94%,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包装理念的改变和技术革新,给中国的不干胶标签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不干胶标签市场在中国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7%~9%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欧美国家不干胶标签市场平均5%~6%的增长速度.尽管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和发达国家成熟的不干胶标签市场相比,中国的年人均不干胶标签用量仅有0.5~0.6平方米,相比欧美地区人均十几平方米的年用量(美国年人均17~18平方米),中国的不干胶标签市场还有很多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下面就从各个行业来阐述不干胶标签在其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郝晔 《印刷技术》2008,(22):9-10
长期以来,北美不干胶标签市场一直是全球不干胶标签市场中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组成部分。2007年,北美不干胶标签市场产值达60亿美元,需求量达52亿平方米,其中美国的需求量达44亿平方米一加拿大为5.4亿平方米,墨西哥为2.6亿平方米(如表1所示)。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里,北美不干胶标签市场还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预计2007~2012年,北美不干胶标签市场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2%,其中美国为1.5%,加拿大为2%左右,墨西哥不干胶标签市场虽然起点比较低,但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谭俊峤 《今日印刷》2004,(F10):7-13
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发明不干胶材料后,工业和军事上的需要使得这种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不干胶标签的应用范围同样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不干胶标签印刷在印刷行业中属于特种印刷。近年来,随着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这各印刷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印刷方式。目前,国内外从事专业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印刷企  相似文献   

5.
不干胶标签因使用方便而被社会各行各业广泛采用,从近几年我国不干胶标签的市场看,不干胶标签的消费量正在迅速增长,且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不干胶标签达8~14m^2,美国是14m^2,欧洲是10m^2,日本是8m^2,而我国年人均不干胶标签的消费量尚不到1m^2)。目前.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不干胶标签性能的要求也向复杂、  相似文献   

6.
现在,国内的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发展很快,给标签印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选择一款适合本企业的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标签印刷设备是每家标签印制企业所关注的!在此,笔者就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几种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曾光 《今日印刷》2005,(3):31-32
中国不干胶印刷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原材料生产、印刷加工工艺到设备的引进、国产化和生产能力上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国内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印刷企业已有3000多家。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著名的标签印刷企业和标签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进入中国.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也同时进入,为中国巨大的、兴旺的市场加入了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乔英哲 《印刷工业》2013,(12):61-62
随着包装、防伪、物流等行业对标签需求的急剧增加,中国标签印刷行业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维持在15%~20%,其中,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南地区。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12~18平方米的不干胶消费量,我国人均不干胶消费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不干胶印刷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从原材料生产、印刷加工工艺到设备的引进、国产化和生产能力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国内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印刷企业已有3000多家,目前国内不干胶标签的需求主要来自日化、家电、电子、医药、食品、服装、超市、物流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著名的标签印刷企业和标签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进入中国,新设备、新工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数码印刷》2010,(9):20-20
<正>430亿平方米2009年全球标签印刷总量达430亿平方米据国际标签印刷集团统计,2009年全球标签印刷总产量为430亿平方米。从各类标签细分市场来看,不干胶标签占40%的市场份额,湿胶标签占42%,收缩标签和包覆膜  相似文献   

11.
贾洁  徐宏伟 《印刷杂志》2006,(10):62-64
近年来,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5%~20%,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已颇具规模。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不干胶标签年人均消费量为8~14m2(美国为14m2,欧洲为10m2,日本为8m2),而我国目前的不干胶标签年人均消费量低于1m2。由此可见,不干胶标签印刷在我  相似文献   

12.
杨鑫 《印刷技术》2010,(2):12-12
在美国.柔印是标签印刷的主流技术,80%的不干胶标签采用柔印方式。在欧洲,不干胶标签印刷甲柔印和凸印各占一半,我国的不干胶标签目前只有10%~15%采用柔印,这说明柔印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仅从麦安迪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上看(已经超过100台),超过80%的客户是从凸印转向柔印的。  相似文献   

13.
张琼  小雪 《印刷杂志》2001,(10):20-21
本刊2000年第4期曾报道了艾利不干胶标签印刷培训中心正式开业的消息。至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该培训中心运行状况如何,培训效果又如何呢?近日,本刊记者趁新一期培训班开班之际,走访了位于艾利(中国)有限公司昆山工厂内的艾利不干胶标签印刷培训中心。艾利不干胶标签印刷培训中心于2000年2月23日正式开业,总投资200多万美元,是亚洲第一个不干胶标签印刷加工的专业培训基地。它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四周绿茵环绕,环境宁静优美。培训中心拥有目前世界上一流的不干胶标签印刷加工的全套设备,包括印前系统、不干胶标签印刷机、不干…  相似文献   

14.
《网印工业》2008,(3):51-52
模内标签是目前标签应用的最高形式,与当前流行的不干胶标签相比,模内标签近乎完美,所以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模内标签产业,包括标签原材料、印刷加工工艺,制造模具和塑料成型设备,如吹塑机,注塑机等,均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标签印刷工业总产值468.7亿元,增长8.5%,2019年实现7%~8%的增长,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2018年不干胶标签产量实现64亿平方米,增长10%,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5%,2019年增速超过10%,面积超过70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我国标签印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印刷》2009,(9):89-89
8月7日,北欧陆欣达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专家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印刷企业领导在公司本部成功地举行了2009年度不干胶标签印刷专家座谈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顾问、标签印刷分会名誉理事长谭俊峤先生,不干胶标签行业专家、美国艾利·丹尼森公司标签材料部高级工程师傅强先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不干胶标签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等面材作为承印物,在背面涂布一层粘胶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随着洗涤用品和食品等行业多样化发展,标签印刷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2012年我国标签印刷工业的总产值为260亿元,2013年达到了约300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5.4%。据统计,我国目前年人均不干胶标签消费量大约为3m2,发达国家不干胶标签年人均消费量大致为8~14m2,由此可见,不干胶标签印刷在我国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对印刷企业而言,了解不干胶  相似文献   

18.
颜安 《印刷杂志》2014,(2):16-17
<正>近几年,随着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的不断发展,原来依靠传统印刷方式进行的不干胶标签印刷技术得到了彻底的革新,最初的凸版印刷方式(如圆压平、平压平)即简单的凸版标签印刷设备,经过近些年国内外印刷机制造企业的不断研发改进,已经基本上被圆压圆的印刷方式所取代(间歇式或卫星式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标签印刷业界也进一步"革命",原来传统的平版印刷方式也逐渐运用  相似文献   

19.
啤酒不干胶标签市场见涨 百威、喜力、嘉世伯、英特布鲁等国际啤酒巨头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领啤酒标签的潮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啤酒不干胶标签.到2007年,全球啤酒不干胶标签用量将达到2.7亿平方米.中国啤酒企业也紧跟国际潮流,提升品牌形象,啤酒不干胶标签逐步进入迅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不干胶标签起源于国外,其在中国市场的起步相对晚很多,但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展十分迅速.有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中国不干胶标签的年产量为14亿平方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保守的估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干胶标签新的应用需求也层出不穷.面对巨大最终用户市场,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市场的不干胶标签,已经成为印刷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对印刷企业而言,标签印刷是他们的长项,相对而言,印刷企业更加关心的是标签的粘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